推荐丨弘扬河洛文化 让文旅助力城市开展

每年下半年举办的河洛文化旅游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贴上“河洛文化”这个标签,瞄准“文化旅游”这个市场,就是要拉动以“十一”黄金周为中心的洛阳秋季旅游,形成牡丹文化节之后的全年第二旅游峰值。13年来,河洛文化旅游节在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上稳步提升,最高纪录分别达到1141.92万人次、71.31亿元。

推荐丨弘扬河洛文化 让文旅助力城市开展

然而,与牡丹文化节对比,仅就旅游数据而言,河洛文化旅游节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以两大节会撬动洛阳发展的“双子效应”也就还欠些火候。这也让洛阳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开始反思:举办河洛文化旅游节,河洛文化该如何彰显,文化旅游该如何更好的融合,地方特色该如何体现,节会红利该如何放大,短板弱项该如何弥补,转型升级该如何实现?河洛文化+国际范:这样的盛会让人感觉来的“值”在首届中原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逛上一圈,你会听到不少观众这样评价:“有情怀”、“高端”、“国际范儿”。这样的印象从何而来?从展馆的设置上就能看出本次博览会的高规格。

推荐丨弘扬河洛文化 让文旅助力城市开展

出彩中原馆、“一带一路”国际馆、印象洛阳馆是这次展会的3个主要展馆。在出彩中原馆中,数十个城市的参展商带来了精品特产和文创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一带一路”国际馆则汇集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商品,异域风情十足;印象洛阳馆内的各类演出让观众近距离体验河洛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参与感满满……可以说,本届博览会是一场诚意十足、文化狂欢,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碰撞、交融,为观众带来惊喜。据悉,此次博览会以“创新、融合、共赢、发展”为主题,汇聚了中部6省和“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1000多参展商和众多精美的文化旅游商品,为游客呈现了具有国际范、中国风、河洛特色的精彩展会。此次博览会更是本着开放、交流、创新、发展的理念搭建了中原地区和洛阳世界各地文旅商品交流平台,丰富和提升了中原文旅产品的内涵和档次,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牌和世界各地的友谊交流。

推荐丨弘扬河洛文化 让文旅助力城市开展

博览会期间,不少市民都是带着亲友一起来玩的。市民邵倩倩说:“本来只是想着过来看看转转,没想到还有皮影戏、雀金绣等民俗文化,觉得特别好玩。”同时,最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次居然还能近距离看到越南的家具、伊朗的毛毯,让她和朋友们觉得来的“值”。伊朗参展商丹尼尔说,她来中国有近10年的时间了,一直在推广本国的手工地毯。这次来到洛阳,感觉观众特别热情,博览会上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也让她很着迷,这是一次很好的博览会。“文化旅游”与“产业”紧密挂钩 让洛阳成为世人心中的诗和远方既对准“文化旅游”,又把“文化旅游”与“产业”紧密挂钩,首届中原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势必将带动河洛文化旅游节从整体上“突出思想引领、突出文旅融合、突出产业培育、突出文化惠民、突出河洛特色”,努力打造成一个既有文化特色又有旅游优势的品牌盛会,使之真正同洛阳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洛阳人民期待相契合、同洛阳城市地位相匹配。这是洛阳积极顺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趋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新战略定位的一次全新布局。

推荐丨弘扬河洛文化 让文旅助力城市开展

洛阳之“古”是辉煌灿烂、光彩照人的,洛阳之“今”亟待我们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谱写新时代浓墨重彩的新篇章。如此,洛阳才能在“古今辉映”中“让诗和远方真正走在一起”,抵达更高的发展境界。紧扣时代、打开眼界,聚焦重点、精雕细琢,进一步擦亮洛阳文化旅游的节会品牌,助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以丰富内涵、优质服务、出彩形式赢得游客的笑脸和称赞,赢得持久的人气和效益,洛阳就能日益成为世人的“诗和远方”。(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