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战网:华为离职创业,他想翻译清楚「智慧警务」到底是什么?

时至今日,什么是智慧警务?可能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敏捷战网:华为离职创业,他想翻译清楚「智慧警务」到底是什么?

深度报道/共3306字/阅读8分钟

项目名称:敏捷战网

主营业务:智慧警务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融资情况:2017年1月获得烽火与时投资千万天使轮投资

关键词:智慧警务、公安侦查、县域、软件应用、智慧派出所、警力下沉、实战

受访人:敏捷战网创始人 李艳军

一句话提炼:县域警务信息化的软件与服务

中国的警务和美国的警务有什么不同?

从电影在中国的渗透可见一二。如果说中国的优秀警察都是《追捕》中的高仓健,那美国的优秀警察可能是《黑衣人》中的威尔·斯密斯。当然这无关乎孰优孰劣,只是基础设施的不同,

或者换句话来说——警务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很大差别。

2016年,李艳军从华为离开创业,出来之前并没有考虑投身安防行业,软件专业的他只想做些外包开发业务。但在一次与烽火的合作中发现,安防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和他之前在美国大片里看到的相差甚远。他心想,『这里的空间非常大』。

敏捷战网:华为离职创业,他想翻译清楚「智慧警务」到底是什么?

李艳军

中国的『智慧警务』大概从2010年开始,国内部分省市区公安机构开始提出,将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警务指挥、情报综合研判、视频监控与侦查等方面。但时至今日,什么是智慧警务?可能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到了2015年,这件事的基础面开始有了大的风声。9月,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业内常说的雪亮工程。

但雪亮工程的意义,更多在于前端的硬件建设,而在后端具体应用的软件层面,占比非常少。

『其实前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很久了,2000年左右,海康威视、大华等公司就在做这件事,但今天公安部对各层面也有新的想法,开始不断从基础设施转向应用。』

据报告,2017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5400亿元,行业增速11.11%。而软件平台占安防总体3%。按照2015年全国成规模的视频监控市场4860亿人民币计算,安防软件市场规模大概在250亿到500亿左右,处于萌芽期。

而近两年安防软件市场有明显的扩张,国内市场年增长率达30%以上。

基于此,李艳军决定扎根其中,『出来还是要对社会做些贡献』。2016年,警务信息化软件及服务供应商敏捷战网成立。

也正由于雪亮工程的推进,近年来大批人脸识别、车脸识别等公司投身其中。而对敏捷战网而言,他们一是只做软件,二是软件设计的初衷,是贯穿公安破案的全过程,针对基层民警的刑侦应用。

所以简单来说,敏捷战网所做的事,就是结合前端基础设施供应商,包括人脸、车脸、大数据、视频结构化等公司,充当桥梁,把技术与业务相结合开发实战应用产品。

但问题是,有部分前端公司也在做应用层的事,那做结合的护城河在哪?

李艳军以他们所做的全域感知平台为例解释。

『现在人脸和车脸都有自己的独立系统,我们想的是把人脸和车脸的视频等一系列多维数据做融合,再做实战应用。比如轨迹,基于人脸,3个点位被人脸相机抓了3个脸,这3个点就形成一个轨迹。但如果结合了车脸,就是多个点形成的轨迹,轨迹的质量会细化,这对公安破案非常有帮助。』在汇集公安全领域感知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将数据由分散到集中化利用,更大发挥数据价值。

敏捷战网:华为离职创业,他想翻译清楚「智慧警务」到底是什么?

其次,他们还开发了针对视侦、刑侦的沉浸式视频侦查应用——全景视频侦查。

民警在做视侦办案过程中,目前比较好的追踪系统是一个GIS地图,类似于window操作系统里文件夹的逻辑,一点开便是长串用文字描述所在地方、朝向的设备名称列表。

『这对民警来说就很繁琐。如果这个路口我经常去,我一看这个设备名称,大脑里就能反应出对应哪个路口的摄像头,点开这台设备的视频去找罪犯。但有时候角度不一样,

可能一个杆子上挂3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拍一个角度,这个没有再找另外两个,就要一个摄像头一个摄像头地不断去找。对区域不熟的新民警,更是复杂。

敏捷战网开发的则是全景呈现应用,类似于谷歌地图的实景,任意拖拽都能看到当前点位360度全景。

『看他往哪个方向走,再点一下就能跳到下一个点位,然后又能看到对应走过来的全景,能提升很大效率。即便是一个新民警,没来过这个地方也能很快找到。』

敏捷战网:华为离职创业,他想翻译清楚「智慧警务」到底是什么?

而这样的全景产品,无疑可以应用到安保活动当中,合理布置安保警力,哪里多少人、哪里布置几辆车等。

也就是说,以前破案更多靠民警的经验,更多像高仓健这样的神探会为人传颂。『现在会方便很多,很多民警对实地没有清晰的概念,我们想做的是即使一个新民警在没有太多经验的情况下,也能知道每个场景是什么样的』,李艳军说。

敏捷战网:华为离职创业,他想翻译清楚「智慧警务」到底是什么?

2017年,敏捷战网为银川市局实施智慧警务合成作战体系,落成了标准智能化合成作战中心。期间从1月至7月,银川市整体警情下降、刑事案件发案、两抢类案件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创近9年最好水平。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在实地视察时给予了肯定。

近年来,中国公安一直在提『警力下沉』,许多骨干要下到基层,而公安的基层,便是派出所。

『同样,智慧派出所也没有人能讲清楚。比如一个派出所有多少民警,所长可能知道,每天有多少案件可能就不清楚,案件的具体可能更不清楚,每天来办事多少人、办事什么事也不清楚。』

所以针对派出所,他们开发了智慧派出所系统,从办案、办事、办公三个层面为派出所做信息化。

『具体来说是,一方面做空间的可视化,一方面做业务的可视化。空间的可视化即做到整个派出所的空间透明,目的是派出所内部的安保。业务的可视化就包括办事和办案。汇集所有案件信息,就知道派出所怎么运营的。办事方面,有多少人来办事,办事平均时长、办的什么事、等待时长;还有办公,包括像OA,派出所的车辆管理,地图上在哪、去做什么了、谁在开等等。』

去年,他们为武汉和平派出所部署了一套智慧派出所平台。平台上线以来获多方好评,和平派出所也因此被评为『智慧派出所优秀示范单位』,并入围『2017湖北省最美公安派出所』。

敏捷战网:华为离职创业,他想翻译清楚「智慧警务」到底是什么?

除去全域感知平台与智慧派出所,他们还针对不同场景开发了许多具体应用,在李艳军看来,敏捷战网的后续形态应是类似于APP STORE的软件逻辑。

因为公安的警种很多,刑侦、缉毒、经济、治安等每个警种都有不同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产品种类非常多,目前我们主要专注于刑侦。我想未来会慢慢统一到一个平台,每个警种使用的就类似于平台下的工具,你想用什么就像去APP STORE去下载一样。

如果整体去看敏捷战网的产品体系,会觉得非常繁琐。但如果从他们的用户层级架构来梳理,这件事又没有那么复杂。即从民警——派出所——分局的实战着手。

『每个分局管辖十几个派出所,分局也会有系统可视化呈现每个派出所管辖哪片辖区,点到某个派出所就跳转到派出所的系统中来,分局就可以对每个派出所进行管理,每个派出所又对自己管辖社区进行管理。』李艳军说。

如果从整个行业来看,事实上这是一片极度分散的领域。

在美国的警务系统里,一般由FBI、CIA等部门全国统一建设一个平台,而在我国,各个层级都有自己的软件系统。

现在的局面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东西,包括公安部自己也建,结果下面又很难对接上,省厅也想做这件事,但针对自己的省又建了一个很大的平台,结果各个地市去响应他的数据库时又不进行开放。另外各个层面各自找不同的厂家来开发,不同厂家系统不一样,沟通壁垒也很高。所以各个地方都有非常多的项目。

相应没有统一的系统,便无法以大数据的逻辑去做这件事。所以这也是他们聚焦于实战的另一个原因。

采访的最后,在裸泳问到为什么选择业务范围以县域为主时,李艳军有两个答案。

一个答案是避免直接竞争。一线城市有大厂家把持,如果从预算角度而言,前端建设的预算明显会高于软件系统,导致前端建设往往是一个项目的重心。

而从需求角度而言,县域的信息化支撑则更为空白,县域对于信息化系统之于实战的需求,则更为迫切。

第二个答案则更是李艳军曾说想为社会做贡献的原因,『今天社会上的犯罪,其实在县域城市更频发,一线城市监控覆盖率已经非常高了,真正的犯罪很少见了,但他慢慢会流串到县里,县域的警力和监控与一线城市是没法比的。

正如大多科技进步的直接导向都将弱化对人们经验与智慧的仰仗,虽然可能高仓健这样的神探或许在未来会越来越少,但这件事本身的方向,已足以让李艳军赋予『出来还是要对社会做些贡献』的意义。

- End -

裸泳已进驻今日头条、新浪、网易、天天快报、搜狐、九派、大鱼号、雪球等,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