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2017年開始,大量的城市農民工,因為高企的成本,和難以維繫的工作或小生意,都不可避免的大量回到農村,開始了新農村生活。

難道從現在開始,城市化進程就結束了嗎?顯然不會,國家也不會希望看到城市化就此結束,那麼怎麼解釋當下所面對的實際情況?

在說明這個情況演化之前,我要先說個小例子。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我認識一個做裝修的師傅,他2007年就已經來到上海,剛開始是在工地打雜,後來隨著經驗和技術的累積,他開始幫家裝公司在裝修幹活。

經過幾年的積累,他自己學會了各項裝修技能,然後拉著一幫親戚一起過來,自己組建了一支包工隊,開始在各種裝修公司和家庭裝修接活,這是很多來上海打工討生活農民的縮影,他們起步很低,所以沒有趕上大上海的大發展。

2018年,整個上海因為限購的原因,裝修行業陷入了嚴重的衰退,他所帶領的整合農民包工隊,明顯很難生存,乾的工程少了一半不說,而且結款也變得異常艱難。

其實這種情況不只是出現在家居行業,它出現在各行各業,幾乎所有行業在新一輪經濟週期中,都難以倖免的陷入衰退。

如今他有一個想法,就是打算回到農村,蓋一所大房子,然後種幾塊田,想回到以前安逸的生活當中。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面對他的想法,我給他的建議是否定的。

如今的農村,不是以前的農村,他不是你想回就能回得去,也許你現在還有村集體分配的土地,但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很快,那些土地就不一定屬於你。

黨的十九大開始,農村的改革將會進入一個嶄新時代,國家將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並決定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國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決定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這三個全面,詮釋的不是你想的口號那麼簡單。

國家還說了,農村發展的根本,還是要靠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不斷為農業農村現代化釋放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十九大的這些口號目標,顯然不是隻靠一雙手,辛勤勞動種田的農民,可以成功實現的目標,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詞:“新時代、農村現代化、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釋放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以下我來重點解釋這幾個關鍵詞,然後結合具體的政策,你就會明白,未來的新農村,你為什麼回不去。

新時代:這個詞,看似在中央文件中用得很頻繁,很普通,但它所代表的深刻含義,是農村將不再是以前的農村,過去的農村是不符合未來發展的農村。

那過去的農村是什麼樣?集體所有土地,土地不能買賣,按照人頭分配宅基地,資源利用效率低,農民生產資料落後,農民思想落後……

不是我對農民有偏見,現實就是如此,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很多有遠大抱負的農民,早就成為了城市居民,而留下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殘,需要國家支持的人。

既然過去的農村沒有希望,那怎麼來實現改變呢?接下來請看我的分析,主要是後面的幾個關鍵詞。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新房子的鄉村風景

農村現代化:什麼是現代化,過去我們天天看著新聞反覆強調,國家要實現現代化,都快覺得這只是一種口號。

其實現代化就是,從融資的現代化,到生產技術的現代化,再到銷售模式的現代化,最後到消費循環的現代化。

城市如今基本實現了現代化,金融已經和世界接軌,生產技術也躋身世界一流,營銷模式更是有領跑跡象,消費觀念已經從積累型轉向了消費型。

那麼農村此刻處在什麼狀態,農村金融水平幾乎為零,都是一些關係戶在拿國家的貸款,農村生產設備非常低下,大多還在半機械化狀態,甚至有些依然靠人力和畜力,營銷更是及其被動,基本是靠外來代理商採購量進行生產,消費市場接近以物易物的狀態,雖然有些誇張,但和城市相比,那就是兩個時代。

所以國家要推動的農村現代化,就是要徹底的顛覆之前的狀態,讓農村真正變成一個現代化的農村。

如何能實現現代化的農村,接下來要依仗的就是三個“全面”,即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農業全面升級:農業一直是我們國家的隱憂,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卻沒有世界最強的農業,這是必須要改變的,也是所有中國人必須要改變的。

雖然農業在所有產業裡面,佔用的GDP比率很低,但它卻是最重要的基礎。

農業要實現全面升級,首先要實現土地集約化使用,沒有土地的集中,就沒有農業的現代化,所以國家頒佈了土地流轉政策,目的就是讓無效的土地,順利流轉到需要土地的農民手中,讓土地真正實現集中,長期穩定經營。

這帶來的成果,會讓農業大型設備得到推廣使用,生產效率實現有效提高,加上資本和營銷模式的介入,中國的農業,必然往上上很大一個臺階。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農村全面進步:農村是農民的基礎,它是農民生活水平的象徵,如果一座村子破舊不堪,它所代表的,就是這裡的農民生活得水深火熱。

今年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村通公路,家家蓋洋樓,這完全得益於大量的農民來到城市打工,從而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回鄉蓋樓生活。

所以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農村的發展離不開城市資源的對接,農村的建設離不開農民的富裕。

可以想象一下,把城市一片別墅小區搬到一座落後的農村,讓當地農民住進來,想必過不了多久,別墅便會變成了破舊的農房。

再換一個想象,把一群富豪,搬到一個破落村莊里居住,想必用不了多久,那座破落的村莊,就會變成古色古香的,懷舊別墅群。

因此農村的全面進步,就是農民的全面富裕和思想變革。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農民全面發展:國家已經強調過,未來的農民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職業,農民不能是一個貧困落後的代名詞,而是一種產業的身份的代名詞,就像工人和白領一樣,它只是一種身份。

未來要實現農村現代化,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農民問題,我們要讓農民變成智慧的農民,他們掌握科技,掌握資本,掌握先進的營銷模式。

而要解決農民的能力問題,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農民現代化,或者是讓現代化的人才成為農民。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釋放新活力和注入新動能:面對農村的改革,不能只依靠當地原來的農民,而要靠新的思想,新的動力,那些新思想和新動力,不會憑空出現,而要靠新面孔的介入。

誰能成為未來農村的新面孔?我想肯定不是如今農村的老弱病殘,他們雖然生在農村,長大在農村,卻不一定真的懂得農村或者農業。

那麼能成為未來農村主人的人,一定是能符合未來農村發展戰略的人,首先我能想到的就是那些,在城市獲得了不小成果,同時對農村有很大感情的新城市居民,其次我能想到的是對農業有遠大想法的,大公司和大企業,最後我能想到的是,新一代掌握了農業知識的,有志青年,他們可以用手中的技術在農村,創造輝煌。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農業機械化對日落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未來的農村,不是現在的農村,它將是一批更高效的個人或企業,一同打造的新農村。

待農村土地流轉啟動之後,大公司可以借力資本,在農村兼併大量的閒散土地,然後藉助高科技人才,讓農業實現機械化,科學循環化生產,屆時的中國農業,將會進入騰飛軌道,農業會變成一個經濟快速增長點。

而現在那些打算回農村的農民,他們如果沒有意識到農村的變化,而只是用過去的眼光,去判斷未來農村的生活,最後的結局,就會像今天從城市離開一樣。

如今的城市因為已經實現了現代化,所以對人才的要求變得很高,而那些在城市無法生存的人,如果認為農村是競爭失敗的避風港的話,那一定會第二次被趕走。

大量農民將回流城市,農村,將是回不去的農村

城市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農村永遠只會留下一小部分人,目前中國整體的城市化率不足60%,意味著還有很大的空間,未來至少還需要5億以上人口流入城鎮,按照美國的農民比率,農業人口3%來計算,中國農村人口至少要減少至幾千萬,那麼大部分農民能去哪?我只能說,唯有城市能接納。

最後我想用一個段子結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那麼後面那些急切回農村的人會發現,另一句話馬上要出現:“農村跟不上,我要回城鎮!”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讓自己成長為人才,才不會畏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