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眼瞅着国庆假期过半,新闻报道中全国各大景点都是人满为患,说实话黄金周是一个让人非常纠结的事儿,出门的后悔不迭,在家的心痒难搔,出门还是不出门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然还有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出门去哪儿,上一篇公号刚回答了几位朋友提出的问题“推荐一个有北京味儿地方”,我推荐了钟鼓楼;这又有朋友问了:“北京有什么人少的地方可以玩?”这问题一个比一个难啊,我改名叫“十万个为什么”得了。

不过各位朋友的问题一定要尽心尽力解答,我搜肠刮肚总结了这几年在北京二环内游历的经验,挑出几座各具特色的古寺,喜欢寻访古迹、收藏古物、安静闲坐,聚众摆拍或者放空发呆的朋友不妨去走走。

法源寺

第一个当然推荐我最喜欢的法源寺了,关于法源寺的历史,法源寺的丁香,法源寺的猫,我已经写了好几篇长文了,也安利不少朋友去了法源寺。

它是市中心的一处秘境,一块净土。它屹立于千年历史的风云际会中,有铁血悲歌,有亡国伤痛,有壮士慷慨,还有着浓浓的花香诗意。那么多名留青史的人来了又去,而几度兴亡,朝代更替,只留下一缕花香长留人间。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法源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初名“悯忠寺”,堪称北京最古老的寺庙。“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毫不为过。物转星移,沧海桑田,英雄美人俱往矣。如今我们徘徊在法法源寺中,只能遥想那些或悲或喜的往事。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虽然现在不是法源寺最美的赏花季节,但是秋日法源寺也别具特色,我半月前刚去过,花木扶疏,庭院静美,可静坐,可撸猫。

现在法源寺已经不要门票,平时都开放,而且这附近就是著名的牛街,逛完寺庙去聚宝源搓一顿,或者买点肉片烧饼回家涮涮,都不错。

地址:西城区法源寺前街七号(近广安门内牛街)

不要门票,白天全天开放

白塔寺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白塔寺也是我喜欢去的一个寺庙,因为白塔实在是太美了。前天,我推送了最有北京味儿的地方钟鼓楼那篇文章后,有位老北京给我留言说,要说北京味儿其实还有俩地儿,一个是白塔寺,一个是报国寺,我深以为然,这俩地儿咱今天都能说到。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白塔寺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庙,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这座白塔由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建造。经过八年的设计施工,于1279年终于建成,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为什么说这里北京味儿浓呢?还得从清朝说起。清代中后期,这里的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白塔寺庙一开,郊区的农民早早地就来到这里,为的是占据一个好的摊位,出售自己的家禽和农副产品。北京风味传统小吃的摊位更是一个挨着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卖年糕的、卖豆汁、油茶的,叫卖声不绝于耳。白塔寺庙会延续将近百年,直到1960年才被现代的商场代替,当时建起的白塔寺副食店现在还在。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白塔寺平时相当幽静,寺内有纪念白塔的设计者尼泊尔匠师阿尼哥的塑像,游客或者信徒通常会绕塔而行。如果想俯瞰白塔寺的全景,附近一家叫做“莲花”的咖啡馆,是在“白塔之光”青年旅社的三楼,有一扇窗户正对白塔,视野极佳。值得一提的是,附近的白塔寺东夹道这条胡同是我认为的北京最美胡同,没有之一,白塔映衬着红墙,是最经典的北京风景。

地址: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门票20元,全天开放

广济寺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广济寺是真正的隐藏在浮华闹市中心的一座清净圣地,寸土寸金的西四路口有这么大一座寺庙,人家挂牌是“中国佛教协会”,当然牛了。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广济寺香火很盛,一进门就能给感受到虔诚的宗教氛围,我不是信徒,但喜欢此地的安静,这里保留着明代寺庙格局,建筑和文物都非常珍贵。比如,大雄宝殿是寺中正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脊正中有华藏世界海,俗称香水海,整体呈山形,由下往上依次为琉璃砖烧制的水纹、莲花、梵文等,象征永恒世界,不生不灭,此种殿脊为北京其它寺庙所无。还有明代三世佛及十八罗汉造像,康熙时建的汉白玉戒台,乾隆年间的青铜宝鼎等都是宝贝。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铸造的青铜宝鼎放置在大雄宝殿,有2米多高,放置在刻花石座上,鼎身铸有佛教八供(轮、螺、伞、盖、花、瓶、鱼、结)等花纹,造型古朴大方,工艺精湛,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大雄宝殿后壁悬挂着一幅《胜果妙因图》,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著名画师傅雯用手指所画,高5米,宽10米。画面上,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座上,慈容可掬地向信徒讲经说法,周围一百多位弟子洗耳恭听。有趣的是,听众中,还有中国的历史人物关羽、关平、周全及布袋和尚等。

地址: 市西城区阜城门内西市路口

不要门票,全天开放。

西黄寺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这个地方也是绝对值得隆重推荐的,就凭它300年来秘不示人,如今终于开放就值得一看,更何况这里还有号称北京最美的一座白塔。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黄寺如今比较著名的是卤煮,但实际上清朝时这里有一大片宗教建筑。古有东黄寺和西黄寺,又称双黄寺。 东黄寺的正名为“普净禅林”,可惜的是,东黄寺几经损毁,现已无存。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西黄寺是五世达赖喇嘛和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在北京的驻锡地,在藏传佛教界具有重要影响。清顺治九年(1652年),顺治皇帝亲自派大臣入藏敦请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来京会晤,拨巨款9万两白银为迎请五世达赖喇嘛而敕建了西黄寺,因此西黄寺又称达赖庙。自1652年建成以来,这座集汉、藏、印三种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寺庙一度作为皇家寺院,对外界紧闭大门。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西黄寺今年终于对外开放。进到古寺内,大都数人都直奔白塔,只见它身洁白而精细,唯美而端庄,既有印度之风,又融合了汉、满、藏等民族之精华,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据说这整塔的雕刻是清代白塔雕刻的集大成之作。无愧“北京白塔之冠”的美誉。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这座塔全名为“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因为此塔是乾隆皇帝为纪念六世班禅而建造的。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元月,班禅不远万里从西藏到承德为乾隆皇帝祝寿,活动结束后,六世班禅抵京驻锡西黄寺。意想不到的是,那年京城天花流行,六世班禅因未接种牛痘,而染上了天花,最终圆寂于西黄寺内。享年42岁。乾隆皇帝亲临凭吊,为了纪念他于西黄寺西侧敕建清净化城塔及清净化城塔院。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今天的西黄寺为藏传佛教佛学院,经过大修焕然一新。成为闹市中一片清静之地。

地址: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大街11号

门票20元,仅周六周日开放,9点到下午4点

天宁寺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这个地方有点意思,我问过不少北京人,去过这个寺庙的人不多,哪怕是住在附近,哪怕是经常打天宁寺桥上过,都好几十年没去过,包括我自己,所以终于下决心去一回,结果真的被震到了,天宁寺塔太美了。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天宁寺很古老,据清《日下旧闻考》引旧籍考证,寺始建于5世纪北魏孝文帝时。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之一,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证,天宁寺塔的建造年代为辽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走到近处观塔,很是震撼,建筑太精美了。天宁寺塔塔高57.8米, 为八角十三层檐密檐式实心砖塔。十三层塔檐逐层收减,呈现出丰富有力的卷刹。整座塔造型俊美挺拔,雄伟壮丽,体现了辽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仰莲座共3 层,上承塔身,塔身四面设有半圆形券门,门两边雕有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雕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历史上曾经记载,春节时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天宁寺燃灯供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月初八会点燃360盏灯,京城百姓争相赶来观灯。全塔共悬挂风铃3400个,风做时铃齐鸣,仿佛编钟悠远流长。有古诗为证:“灯明三百六十点,最好天宁云外塔,风撼三千四百铃,恨无梯级上青冥。”

地址:西城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前街甲3号

不收门票,开放到下午4点。

嵩祝寺及智珠寺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这个地方似乎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即使节假日也相当清净。它们被大众知晓还是因为几年前的“会所事件”。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嵩祝寺及智珠寺两座大寺庙,距故宫东北角楼仅500米,在沙滩北街胡同的尽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嵩祝寺的前身原为明代的番经厂、汉经厂所在地,是皇家御用的印刻藏文经典之所。在清朝,大藏经的刻版最初存放地在嵩祝寺,首印亦在嵩祝寺,因此前人又称京版大藏经为“嵩祝寺版”。虽然现在都已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两座寺庙依旧属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然而这里却一度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深墙大院中隐藏着的是两个高档会所。嵩祝寺成为私人会所嵩祝名院,智珠寺变身为外国高档餐厅TRB 。后被举报曝光,现在市民可以进寺庙参观,但法餐厅还在继续营业。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古寺的修复,据说当时进行修复工作的是一群外国工匠,活儿干的特别讲究,完全修旧如旧,用的都是原来的材料,所以修缮后并不见古建惯有的雕梁画栋,保留了沧桑陈旧的质感,我很喜欢这种风格。寺庙里还有一些后现代的雕塑和前卫的画展,有些混搭穿越的感觉,怪怪的,但是很适合在这里摆拍一些文艺的片片。人均消费800元的法餐厅没敢进,我也就隔着窗户看看,然后街边撸串去也。

地址:东城区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

不要门票,全天开放。

报国寺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报国寺很有名,我不少朋友都是那里的常客,千年古刹报国寺,如今是以经营书籍、邮票、钱币为主的文化市场。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说它有浓郁的北京味儿,也是有原因的,那还的从明末说起,明末清初,报国寺就曾是京城最著名的书市,比琉璃厂书市还早许多年。这里曾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清朝定都北京后,实行满汉分城而治。南城成为汉族及其他各民族官员、文人和科考举子们的聚居之地,会馆、试馆云集宣南一带。原在内城灯市口城隍庙的书市也迁至报国寺。殿前廊下,书摊相连;寺周街巷,书铺林立。报国寺原有传统花市,每月逢五之日的庙会,游人如潮,文人雅士们纷纷来此逛书市、赏花、登毗卢阁,可谓盛况空前。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假日躲开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里寻几座幽静古寺半日偷闲

康熙十八年(1679),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虽然,乾隆十九年(1754),得以重修,并定名“大报国慈仁寺”,但随着琉璃厂书市的兴起,报国寺书市渐而衰落。而今,报国寺又秉承数百年之文脉,成为书市文化广场,实为盛世之举。

从去年起,报国寺门前每周四摆摊的商贩都进入寺庙设摊,如今寺内设有各种专项展厅,有钱币、邮品、玉器、瓷器,连环画,旧报刊、文献资料等等,喜欢淘旧货的可以来看看,寺内环境也是相当幽静。

地址: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

不收门票,开放到下午4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