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3小時就刷屏,爲什麼「猜畫小歌」能這麼火?

“猜畫小歌”是什麼?和你畫我猜有什麼區別?刷屏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01

“猜畫小歌”:AI 圖像識別 + 繪圖遊戲

“小歌”是 AI 的名字,“猜畫小歌”和“你畫我猜”很像,不同的是,這次是用戶玩, AI 猜。

發佈3小時就刷屏,為什麼“猜畫小歌”能這麼火?

玩法很簡單。系統給出關鍵詞,玩家在 20 秒內根據關鍵詞畫出簡筆畫,AI 識別所畫的內容。如果 AI 猜對了,進入下一輪。如果 AI 猜錯了,這一局就結束。連續猜中的話,還能榮登排行榜高位。

除了識圖功能之外,“猜畫小歌”還配有語音功能,更加有趣。每畫一筆 AI 就說話猜詞,還會發出調侃的聲音“你畫的啥玩意”,目前一共有 335 幅畫作等待解鎖。

02

“猜畫小歌”為什麼會火?

這款小程序上線不久就引爆朋友圈,和年初風靡一時的“跳一跳”有得一拼。為什麼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刷爆朋友圈呢?我們總結了 3 個原因:

原因 1:簡單

小程序遊戲都有個重要的特徵:簡單。

第一是開始簡單。

入口方便,只需要在微信界面下拉,就可以開始。小程序依附微信平臺,很方便切換,不需要切換到其他APP,也不需要登陸。打開就玩,玩完就走,簡單粗暴。

發佈3小時就刷屏,為什麼“猜畫小歌”能這麼火?

重新開始也簡單,失敗了馬上回彈出默認“再玩一次”的界面,引導用戶繼續玩,在小遊戲上停留的時間就更長。

第二是玩法簡單。

發佈3小時就刷屏,為什麼“猜畫小歌”能這麼火?

小程序的休閒遊戲不需要技術含量,例如“跳一跳”、“最強彈一彈”只要按屏幕就可以,沒有複雜的操作。“猜畫小歌”的題目是一些基本圖形,包括食物、動物和常見的生活物品,比如青蛙、鞦韆、夾克、地圖等。玩法簡單降低遊戲門檻,引導更多的人進入。

遊戲行業有一句話:一款設計出色的遊戲不需要任何說明,立刻就能讓玩家上手。

原因 2:遊戲反饋系統好

第一是設計效果好,包括各種感官體驗。

發佈3小時就刷屏,為什麼“猜畫小歌”能這麼火?

視覺上,“猜畫小歌”的遊戲界面有種清新童趣感覺,看起來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在本子上畫簡筆畫的場景。這種30%陌生+70%熟悉的模式,就很容易讓玩家產生興趣。

聽覺體驗上,有創新設計。遊戲的女聲音效非常有意思。如果猜不出你畫的內容,它會說:“我沒看懂你在畫什麼”,偶爾還會爆出一句“你畫的啥玩意?”等傲嬌的吐槽,或者直接告訴你它猜不出。

作畫的倒計時也非常人性化。倒計時5秒的時候,如果AI還沒猜對,水面開始上升,畫面會開始抖動,計時會變紅。在細節方面,“猜畫小歌”為玩家良好的體驗感花了不少心思。

整個遊戲體驗包含各種感官體驗,而且是動態的,時刻創造新鮮感。

第二是更完善的即時反饋設計。

“猜畫小歌”即時反饋的間隔更短。

比起其他你畫我猜類型的遊戲,“猜畫小歌”即時反饋的間隔更短,每畫一筆就有語音反饋,用戶的即時滿足感超強。

在升級的過程中,也能很清晰的知道,自己距離下一次升級還有多遠的距離。

原因 3:社交屬性強

“猜畫小歌” 的裂變分享設計

發佈3小時就刷屏,為什麼“猜畫小歌”能這麼火?

引導用戶分享,是遊戲類小程序運營的常見手段

。“猜畫小歌”之所以能夠短時間內爆紅,和它的社交屬性是分不開的。

將玩家在闖關過程中,所有的畫生成一張長圖,並帶上小程序的二維碼,從而刺激用戶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群,是“猜畫小歌”最重要的裂變的方式。

可能有用戶會覺得自己很有創造力,出於炫耀心態主動傳播。有的用戶會發給朋友求助或者吐槽,引起關注和二次傳播。通過這種方法使用戶參與感更強,社交屬性更強。

另外,升級、展示、排行榜和分享機制都有,產品邏輯清晰,這讓用戶體驗非常流暢,一氣呵成,更容易分享。

03

小程序遊戲的 3 種傳播設計

小程序遊戲要火起來,一定離不開用戶分享。引導用戶分享的設計一般有 3 種——互惠分享、成果分享、排行榜分享。

第一種互惠分享,轉發動機是給用戶好處。

不只是小程序遊戲,還有很多分享設計都是處於這種動機。比如,一些電商小程序,鼓勵用戶轉發得優惠券;“歡樂鬥地主”中,用戶如果想要繼續玩,則必須把小程序發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裡;分享小程序碼到朋友圈,好友幫忙搶火車票。

第二種成果分享,轉發動機是“求關注”。

很多玩家把自己的畫分享到朋友圈,並不是因為畫得好,更多是想知道別人的評論——“求關注”。這時候小遊戲就創造了社交話題。

發佈3小時就刷屏,為什麼“猜畫小歌”能這麼火?

AI 還沒有完善的的圖像識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傳播,因為引入了很多“嘈點”。比如說,有時候簡單一畫就猜出來,有時候畫得好卻識別不了。

第三種排行榜分享,轉發動機“炫耀”。

發佈3小時就刷屏,為什麼“猜畫小歌”能這麼火?

一般人都有炫耀心理,無論是吃雞、王者榮耀曬戰績,都是出自於這種動機。很多遊戲小程序為了增加使用時長,都利用了熟人社交鏈。通過用戶的好友關係,減去了信任成本,增加打開率。

“跳一跳”為了突出社交屬性,也設置了基於微信好友圈的排行榜。既可以瞭解自己在眾多好友中的排名,也可以爭奪靠前的位置。

04

遊戲類小程序成為掘金新方向,商業價值凸顯

遊戲類小程序吸金能力強

微信會話分享已經成為小程序場景的第一入口,而遊戲本身就具備了天然的分享屬性,引入遊戲將極大豐富小程序的生態,而遊戲的吸金能力眾所周知。

麥當勞、耐克在“跳一跳”中植入廣告,各大自媒體報告稱廣告費均為2000萬。據知情人士透露,“海盜來了”月流水已經突破了1000萬,單日流水峰值也達到了200萬。

7月10日-11日騰訊舉辦了2018微信公開課小遊戲&小程序專場,微信小遊戲團隊現場公佈開放100天以來小遊戲成績單:發佈遊戲超過2000款,日廣告流水上千萬。

對於遊戲小程序還有著多場景的變現可能。當小遊戲的日活躍用戶達到一定量之後,廣告變現路徑是完全可以考慮:遊戲底部 banner 位、原生廣告植入、續命激勵來引導用戶點擊廣告等等。同時,小程序遊戲本身還可以考慮通過設置付費關卡和道具等方式變現。

近日,QuestMobile發佈了《微信遊戲小程序報告》,公佈了一系列有關微信小遊戲的數據統計情況。從數據統計分析的整體形勢來看,微信小遊戲呈現出瞭如下的發展態勢:

總體上看,80%小程序用戶都在玩遊戲

目前,遊戲小程序已經是微信小程序最大流量構成。QuestMobile數據顯示,平均每5個微信小程序用戶就有四個在玩小遊戲。

小程序留存率偏低問題將得以解決

一直以來,困擾小程序開發者的一個難題就是留存率的偏低。留存太低將極大影響小程序的可持續發展,這一點官方也看在眼裡。

不久之前在微信的一次小範圍會議上,官方釋放了一個很明確的信號:將通過功能更新,提升小程序的用戶喚醒能力。這意味著,沉睡中的用戶可能被二次喚醒,開發者有更多機會將用戶從“遊客”變成粉絲。

用戶使用時長持續增加

發佈3小時就刷屏,為什麼“猜畫小歌”能這麼火?

小程序的使用場景不斷增多,用戶使用小程序的時長也逐月增多。有玩家表示:“我以為把吃雞、王者農藥、微博、抖音都卸載了就可以好好背書,沒想到微信小遊戲能玩三個小時。”

05

最後說兩句

小程序平臺的崛起,但不是所有小程序遊戲都能做起來。簡單的設計、改善的即時反饋系統、以及強有力的社交屬性,一起促成了“猜畫小歌”的刷屏。

刷屏背後,我們總結了小程序遊戲常見的 3 種傳播設計:

第一種互惠分享,轉發動機是給用戶好處。

第二種成果分享,轉發動機是“求關注”。

第三種排行榜分享,轉發動機“炫耀”。

裂變不在於嘗試過多少方法,更重要的是洞悉用戶的分享動機,給他們想要的,他們自然想分享,相信你也能做得到。

作者:坤龍老師(ikunlong)團隊未諳,一個筆名很多的拖稿患者,新媒體打過雜,寫過5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