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近日,晋江市各个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秋季班陆续开班了。截至目前,晋江市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秋季班共招生647人。缤纷开学季,四点钟学校服务品质再提升,特色课程启智开悟,多方力量“保驾护航”,陪伴孩子乐享七彩童年。

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于2013年3月由晋江市妇联正式成立,系福建省首个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来支持的项目。项目以双职工家庭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由市妇联为项目指导方,依托社区、企业、学校开展课业辅导、互动游戏、兴趣培养、成长教育、亲子关系调适等免费公共服务,逐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同时也为外来务工人员在晋务工的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

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据了解,项目成立五年来,试点延伸至村、社、非公企业、市直机关等领域,形成了一套“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项目创建的“晋江模式”。截至目前,晋江市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项目试点已增至25个,惠及了几千名儿童,共服务了551707人次。该项目还得到全国妇联、省妇联、泉州妇联及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17年、2018年被纳入晋江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受到人民网、中国网、中国妇女报、福建日报等全国十几家重要媒体的宣传报道近200次。

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注重品质提升,服务更专业化】

市妇联、社工机构、四点钟学校试点单位在合作过程中互相磨合、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探索最有效最专业的儿童社会服务,建立一套具有现代社区儿童教育模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启动《新时代 新儿童 新未来——社会工作介入四点钟学校晋江探索》编撰工作

在项目开展5年之际,市妇联联合致和社工积极开展项目经验总结工作,制作了项目的最新画册和新闻媒体汇编,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服务项目提供经验借鉴,同步启动《新时代 新儿童 新未来——社会工作介入四点钟学校晋江探索》编撰工作,将在总结反思项目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项目经验模式。

同时,注重项目形象提升,设计了四点钟学校项目的logo和形象墙,统一了四点钟的标识形象,根据每个月的服务主题,完成各四点钟学校统一系列的装饰工作,提升四点钟学校的统一形象,扩大四点钟学校的影响。

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丰富课程载体,服务更多样化】

项目开展初期,大部分试点单位以看管、督促孩子做作业为主,现今以丰富的服务内涵吸引着学生和家长,尤其在拓展性课程开设上,呈现亮点。

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项目在做好常规课业辅导服务的同时,延续之前“一校一特色”的服务模式,继续深入挖掘各个试点的特色,例如,安踏公司四点钟学校立足企业本身的业务和文化,融入体育精神,开设体育文化课堂,助力晋江市申办世中运;金鸡公司四点钟学校立足公司和学员需求,积极链接专业国学老师,定期前来四点钟学校为学员们上国学课,丰富学员的文化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意尔康公司四点钟学校,结合学员对手工的热爱,开展了手绘面具、趣味剪纸、吸管作画、树叶拼画等多种形式的手工课,打造出了“特色手工艺术学校”。

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意尔康“四点钟学校”特色手工课

同时项目引入特色服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世中运、安全教育、家风家训、闽南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等课程,开展特色社工服务,完善和丰富学员的课程内容,为学员们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例如项目在5月份、6月份开展了系列的“助力乡村振兴”特色服务,促进儿童感悟“助力乡村振兴”,并用实际行动进行阐释。

从“新”出发 晋江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服务升级

【整合多方力量,服务更有保障】

一是发挥高校社工人才作用。积极与北京社会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漳州师范学院、集美大学等省内外社会工作专业院校建立了督导合作关系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共建关系。

二是发挥社会各界志愿者作用。项目持续采取“妇工+社工+义工”的“三工”服务模式,除市妇联、镇妇联和试点单位妇联对项目服务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参与外,还与晋江市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利郎公司党员志愿服务队、泉州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12345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共建志愿服务,定期提供志愿服务,充实项目服务内容。

三是发挥本土社会资源作用。积极整合试点单位及周边现有的青少年宫资源、学校资源、社区内退休老教师资源等为“四点钟学校”的学员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培训。此外,项目还链接了司法部门、消防部门、图书馆、科技馆等资源一起参与到项目服务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