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奥斯卡的风向标,为什么越来越青睐华语电影?

继张艺谋的《影》和姜文的《邪不压正》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后,贾樟柯的新片《江湖儿女》入围了大师展映,刘杰的新片《宝贝儿》和台湾导演何庭豪的《魅力城市》也分别入围特别展映以及站台展映,年轻的青年导演白雪《过春天》入围多伦多新探索单元中,并作为开幕影片在北美和观众见面,这届电影节中华语电影可以说是百花齐发。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奥斯卡的风向标,为什么越来越青睐华语电影?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是北美重要的电影节之一,也是奥斯卡的风向标。2017年的《三块广告牌》、2016年的《爱乐之城》和2015年的《房间》都获得了奥斯卡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质量中国电影出现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除了《卧虎藏龙》、《色戒》、《功夫》、《夜宴》等大师级经典之外,今年入围的《邪不压正》、《影》和《江湖儿女》也有新导演的身影。今年《过春天》在多伦多电影节上获得了“新探索单元”开幕电影的荣誉,80年代后新导演白雪的首次亮相。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奥斯卡的风向标,为什么越来越青睐华语电影?

2000年多伦多电影节上《卧虎藏龙》的出现让大多数国际上对中国电影的印象大多还很迷茫。名为“站台”的竞争单元于2015年首次在多伦多成立。这个名字源自中国导演贾樟柯的代表作《站台》,这表明国际上对中国电影主题多样化的认可越来越高。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奥斯卡的风向标,为什么越来越青睐华语电影?

2017年获奖电影《大佛普拉斯》描述了底层小角色的悲惨经历,揭示了社会阶层差异所反映的残酷现实。电影《过春天》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通过中国独特的“走水”事件描述一个少女成长的故事,并探讨了在这个时代巨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特殊影响。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奥斯卡的风向标,为什么越来越青睐华语电影?

《过春天》改编自真实故事,侧重于从个人本身出发,通过探索人物行为本身的斗争和矛盾来反映人与环境的关系。电影中年轻女孩佩佩的冲动反映了香港和深圳特殊的生活背景给单身非家庭带来的伤害。这种冲动带来了佩佩成长的隐痛和植根于特殊历史背景的社会隐痛。通过精确使用镜头语言,导演生动真实地描绘了特殊社会背景下少女的冲动和成长。这也是国际电影节青睐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奥斯卡的风向标,为什么越来越青睐华语电影?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收入达到202.17亿元,首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吸引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电影的一个客观因素。中国电影制作人的不懈努力是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观驱动力。万达电影公司和宁浩以及黄渤、王思聪这些企业或者影视者企业人士都推出了自己相应的计划,以及其他知名电影组织和电影制作人正在通过投资资本和技术支持优秀的电影新人。据报道,今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决赛电影《过春天》是万达电影“菁英+”计划的首部作品。以《过春天》为代表的高质量的中国电影正在利用中国电影发展的春风,同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界绽放光彩。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奥斯卡的风向标,为什么越来越青睐华语电影?

这部电影的初衷是真实地传达当前的生活方式,探索人性的真谛,让电影深入生活。正如《过春天》的导演白雪曾经说过的,“我想记录我在深圳生活了十多年的每一刻每一秒的感受,这样每个人都能看到中国仍然有这么一群人。这是我完成《过春天》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