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桶」共享洗衣機未經強制認證 浣熊先生遭罰

9月21日,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網站公示的京(朝)質監罰字〔2018〕4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北京浣熊先生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未經強制性認證的洗衣機,被北京市朝陽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七條,作出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處罰決定日期為2018年9月20日。

中國家電網瞭解到,北京浣熊先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3月,主營業務為共享洗衣服務。浣熊先生創始人兼CEO侯波曾任優信集團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前期也曾在百度、去哪兒、攜程等公司任職。


“一人一桶”共享洗衣機未經強制認證 浣熊先生遭罰


浣熊先生欲以“一人一桶”破局衛生難題

藉助物聯網技術以及共享經濟的熱潮,脫胎於投幣式公用洗衣機的共享洗衣機使用體驗大幅提升,受到了廣大學生、工人、公寓租戶等流動群體的廣泛歡迎,同時也吸引了眾多創業者以及家電企業的入局。

面對廣闊的市場需求,海爾、美的、創維、TCL等家電企業早已通過原有商用洗衣機業務或者孵化創業團隊的方式走進了共享洗衣業務的前沿。比如,海爾集團旗下“海狸先生”、美的集團旗下“美美洗”、創維集團旗下“輕客共享洗衣”、TCL集團十分到家等。

雖然共享洗衣機的使用體驗出現了大幅提升,不過公用洗衣機本身所產生的健康衛生問題一直制約著共享洗衣市場的壯大。一些高校學生吐槽稱,在學校公用洗衣機中,有人洗鞋有人洗貼身衣物,這種混雜的洗衣方式很不衛生。而在一些高端公寓,衛生問題也是讓白領一族一直頭疼的一大痛點。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解決方案就是在洗衣機中添加自清潔、殺菌功能,運營商通過定期的消毒、保潔來確保洗衣機的清潔。相關數據顯示,定期消毒、保潔的成本大約會佔到共享洗衣業務收入的15%左右。而且從消費者心理角度來看,汙染了之後再消毒也不見得能清洗乾淨。而單獨擁有一臺洗衣機又花銷過大,於是很多人不得不在健康和鉅額開銷之間反覆衡量。

浣熊先生創始人兼CEO侯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針對上述市場痛點,浣熊先生推出了機器共享、桶獨享的解決方案,並自主研發了核心硬件和配套系統,生產一臺洗衣機會搭配50-60個洗衣桶,現在已經開始了第一批的量產和設備鋪設。

中國家電網瞭解到,浣熊先生洗衣機採用“桶機分離式”設計,並通過單向水流技術,讓每個洗滌桶擁有獨立洗衣空間,實現洗滌桶與機體0交互,杜絕交叉感染,從而解決共享洗衣的衛生問題。每個用戶只需要購買或租賃一個專屬的洗衣桶,洗衣時放進去簡單安裝就可以正常使用。據悉,該洗衣桶購買價格和租賃價格均為60元。


“一人一桶”共享洗衣機未經強制認證 浣熊先生遭罰


“一人一桶”並非獨創 企業規範運營不可忽視

對於“一人一桶”的共享洗衣模式,許多家電業內人士和消費者表現出了深度的認可。

深圳十分到家服務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魏永剛告訴中國家電網,“一人一桶”洗衣機可以有效解決共享洗衣過程中病菌滋生、交叉感染等問題,而且也從心理上給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TCL共享洗衣業務計劃將在繼續使用配備免汙技術和除菌技術共享洗衣機的基礎上,逐漸加大“桶中桶”洗衣機在共享洗衣領域的應用。

實際上,“一人一桶”洗衣機並非浣熊先生獨創。早在2017年3月,TCL就發佈了免汙式“桶中桶”洗衣機,“大桶免汙+小桶免汙專屬”的免汙技術解決方案,即在洗衣機的大桶內設計獨立的專屬小桶,洗衣時大桶、專屬桶的洗滌程序分區操作,互不干擾。而且,小桶方便拆卸,一臺洗衣機解決更多家庭成員的專屬洗滌需求。

能夠把“一人一桶”洗衣模式推廣到商用領域,浣熊先生可謂深具慧眼。不過,這並不能掩蓋其企業運營中的漏洞。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列入目錄的產品未經認證,擅自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的,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我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是政府為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國家安全、加強產品質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製度。浣熊先生的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固然為消費者和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了新價值,但其使用未經強制性認證的洗衣機參與業務運營,同時也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並破壞了企業發展競爭的公平性。只有按照法律法規實行規範化運營、真正以用戶需求為核心不斷創造價值,企業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