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王振宇後續:這個騙子在和我們玩兵法……

相信幣圈中的各位,也被“王振宇事件”刷屏了吧,幣圈就這麼點人,這件事當真鬧得街知巷聞。

幣圈王振宇後續:這個騙子在和我們玩兵法……

事發主角王振宇也相信大家有所瞭解了吧,這個年紀大多數人還在大學裡苦學代碼,而他已經混跡幣圈一年多,結交了無數幣圈大佬,還懂代碼,會用程序操作Fcoin上的業務,寫寫外掛還能賺點外快,更厲害的是,當事人還熟知法律,具備相當強的反偵察能力。

幣圈王振宇後續:這個騙子在和我們玩兵法……

把這件事捋清,簡直就是一個劇本,完全可以翻拍成一部電影了,19歲的“天才”少年闖蕩幣圈,緊靠一年多時間,便在圈內混得如魚得水,一步一步踩在別人頭上,成為幣圈一方人物,但是他的“理想”不僅僅止於此,他一直在密謀撈一票大的。

來看一下,他所用的兵法。

1、知己知彼:瞭解法律,民事糾紛和刑事詐騙的區別。

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係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係的民事糾紛。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

刑事詐騙: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

他的行為無法構成刑事案件,無權出動警力將其逮捕。

2、暗度陳倉:8.17早上,在群裡約吃飯,製造還在交易的假象,進一步圈錢。

這次是一次有預謀的行動,他在群裡與別人“吹水”,讓受害者保持信任,持續給他轉幣。

3、障眼法:購買去泰國的機票

這個圈子的效率極高,在知道受騙的情況下立即展開行動,瞭解到他曾買過一張去泰國的機票。

其實這很可能是他的障眼法,按照“劇本”來說,可能當事人還在某家不知名的酒店敲著鍵盤,用電腦遠程著另一臺電腦,和我們談天說地著。

4、緩兵之計:假意退還比特幣

8.20日,事件已發酵至高潮,其時,100萬懸賞令已經就位,此時當事人卻不慌不忙地跳出來說明,幣將會全數退回。

原以為電影也要結束,人也該散場了。但是劇情再度反轉,這其實也只是當事人的緩兵之計,他歸還了小妹0.45個比特幣,給其他受害者也只是零頭,事件再度達到高潮,可是當事人依舊運籌帷幄,所有人反應和動作,都在這個“天才”少年的掌握之中。

幣圈王振宇後續:這個騙子在和我們玩兵法……

為什麼捲走1000萬後還敢淡定冒泡?

有出來冒泡證明人還在,向警方報警,無法構成攜款私逃,只能構成民事糾紛,就好比你借錢給別人,他不還你,你沒辦法讓警察抓他坐牢。

為什麼答應還款,而且只還一點?

作為一個在幣圈混跡這麼久的老江湖,肯定是瞭解圈內的能量的,100萬的懸賞令也他預想之中的,可是他仍然有恃無恐,因為有還錢的動作,所以無法定性成詐騙,就算他在泰國,警方也無法將其引渡。

幣圈王振宇後續:這個騙子在和我們玩兵法……

當事人確實是一個用兵好手,可是,這樣被人唾棄一輩子的行為值得嗎?人這一輩子就這麼長,可怕是不是物質上的貧窮,而是你在奢靡無度之後,身邊連一個可以說得上話的人都沒有。

區塊鏈是一個全新的行業,很多法律法規還未有所完善,很多場外交易,就只憑藉著彼此的信任,也希望此事為大家敲個警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