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为完成重症儿最大的心愿,全家陪他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妈妈,我知道我的病看不好了,我有个心愿,我想捐献器官。” 包艳平震惊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在她的眼里,儿子李潘卓还是个孩子,竟然像个大人一样说出此话,眼泪缓缓的从包艳平眼中滑落,心像撕裂了一样的疼,仿佛这一刻便是母子两的生死离别。包艳平心想:是啊,白血病复发,如果不移植不就是死路一条么。图为李潘卓趴在京都儿童医院病床上。

包艳平今年45岁,来自于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丈夫李永华42岁,1998年在媒人的介绍下结婚,育有二子,可谓幸福美满。未料到2017年11月小儿子李潘卓的一次发烧彻底打破了平静的生活,送到医院时他已经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一个月后骨穿结果显示李潘卓患有急非淋髓系白血病m2高危,这个结果把全家都吓蒙了。图为李潘卓的腿依旧不能正常行走,妈妈在为他揉腿。

当月,李潘卓在北京海军总医院就进行了大剂量的化疗,治疗过程中呕吐腹泻,嘴、肺部感染,每天靠营养液维持,包艳平经常以泪洗面,李潘卓看在眼里,他强忍着痛苦对妈妈说:“妈妈你别哭,我不疼,就是没力气而已,我一定会打败病魔的,相信我。”图为爸爸喂药,由于太苦,李潘卓难以下咽。


然而病魔来势汹汹,2个月的治疗,李潘卓腿部虽然有知觉了,但是却还是无法站立,而肺部感染依旧很严重。但李潘卓坚持每天和哥哥视频联系,从小他就是个重感情的孩子,几个月的分离让他无比思念家里独自一人的哥哥,他笑着说:“和哥哥聊天的时候我感觉就不痛了,和以前一样。”图为李潘卓每天都会和哥哥视频聊天以解思念。

直到今年8月份,检查结果显示白血病复发,这个重击让大半年来压抑的一家人抱头痛哭,而后李潘卓借口上厕所就不见了,包艳平夫妻在医院里找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在医院顶楼找到了坐在楼梯上的儿子。图为妈妈抱着身体不适的李潘卓。

他小小的眼睛已经哭红,哭着问:“爸爸,咱家还有钱吗?我的病肯定治不好了,别再为我花钱了,哥哥还要上学,我不想你们都被我连累。”爸爸李永华紧紧抱着儿子,心里暗暗发誓就算出门讨饭,也要尽力救儿子。图为李永华经常为不能帮助到儿子而独自伤心。


在李潘卓没生病前,包艳平夫妻俩在家里做裁缝,这次生病化疗期间由于一直在做抗感染治疗,已经花费80多万,欠下外债53万。李潘卓虽然才10岁,但深知父母为自己欠下巨债,在前不久就和父母提出了不想再拖累父母,并且要器官捐赠的想法。图为护士在为李潘卓做治疗。

包艳平说:“儿子他不想我们再为他花钱,他拿着我手机在网上看到可以登记器官捐赠志愿者,说如果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还能帮助到别人,很有意义。”包艳平夫妇起初很不能理解,很心疼儿子,可是李潘卓表示:“这是我的心愿。”商量许久后,夫妻两决定一起和儿子登记成为器官捐赠志愿者,他们要陪伴他完成心愿,“我为我儿子感到自豪。” 图为一家三口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现在包艳平夫妻还没有放弃,在四处借钱想给儿子做移植,而李永华经常外出打各种零工用以维持日常生活,李潘卓在京都儿童医院继续着化疗,但化疗己经产生耐药了,医生说准备55万做移植。每天高昂的费用,让李潘卓离移植越来越遥远,离生的希望也越来越遥远。图为住院10个月的李潘卓看着窗外的世界。


直接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果不能直接扫码,可将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识别。该项目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小星欣新生命项目,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010-516601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