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研究」李剛:德法強調多邊主義:中歐合作新契機?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李剛:德法強調多邊主義:中歐合作新契機?

作者:李剛,中國武漢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欧洲研究」李刚:德法强调多边主义:中欧合作新契机?

近日,法國外長勒德里昂訪華,在與中方領導人會面中反覆強調“法國堅持多邊主義”。這是近一段時間以來,法國多次表示要重建“強有力的多邊主義”的繼續。同時,德國外長馬斯在多個場合宣稱將構建“多邊主義聯盟”。法國駐聯合國大使德拉特在《金融時報》撰文稱,“法德兩國將為維護多邊主義而戰。”

這與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為是“多邊主義的最重要支柱”的中國產生了共鳴,那這是否意味者中歐加強合作的新契機到來了?

事實上,德法兩國近期密集表態“示愛”多邊主義,並不是對外政策的轉向。長期以來,德國與法國認為歐洲的對外政策始終是多邊主義的,歐洲也一直以“文明型力量”自居,塑造自由主義、全球主義與和平主義的形象,認同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機制的作用。

但在多邊主義下,通過聯合國維護國際安全、通過世貿組織實現自由貿易,以及通過世界銀行援助消除貧困的努力應得到推動和尊重,但歐洲時常對此視而不見。

在“阿拉伯之春”運動中,尤其在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衝突中,歐洲支持以武力介入,置為多邊協商奔走的聯合國於尷尬境地。2013年起,歐美共同推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談判,單邊設置發達經濟體間更高的貿易標準,其結果導向就是架空世界貿易組織(WTO)這一多邊談判貿易標準的機構。

在對外援助中,歐洲也是經常繞過多邊機制,根據政治條件有選擇地決定援助對象和數額。顯然,歐洲的多邊主義有時只“多”到美國,是根據自身利益需求來界定的。

德法近期對多邊主義的熱衷也是如此。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行動——單邊與進攻性的貿易政策、對北約的懷疑、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朗核協議,給歐洲經濟和安全帶來巨大挑戰。歐洲為了約束特朗普政府而串聯“國際統一戰線”。馬斯明確表示,“多邊主義者聯盟”就是為了制衡美國方面的“美國優先”理念,勒德里昂也稱,美國的所作所為是要重建多邊主義的根源。

在高舉多邊主義大旗之後,歐洲希望特朗普政府能感受到壓力,重新回到西方大家庭。德國在抨擊美國的同時,特意強調並不打算另起爐灶,建立新的國際組織或常設對話機制,“多邊主義者聯盟的大門尤其對美國敞開”。馬克龍更是深情“告白”,“是美國發明瞭多邊主義,因此美國也有責任要捍衛它,甚至是賦予它新的時代意義。”

與此相對的是,德法強調的多邊主義對中國既重視,又充滿偏見和疑慮。無論從現實利益還是道義上,中國作為大國中少有的多邊主義堅定踐行者,在重建多邊主義國際社會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歐洲一如既往地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臆測中國的發展模式和戰略意圖。

馬克龍表示將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有要求、有信心”的對話,但會堅持“追求平衡、維護自身利益與世界觀”的原則。今年5月默克爾第11次訪華期間,多次表態攜手推進多邊主義,但馬斯在接受德國《星期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採訪時表示,中國與德國沒有相同的價值觀,“不屬於(多邊主義者聯盟)這個圈子”。

因此,近期德法在多邊主義上的一系列行為,只是西方陣營的自我調整和跨大西洋關係的再平衡,中國依然被視為“局外者”。不過,面對歐洲急於但還未“馴服”的特朗普政府,中歐有包括多邊主義在內的更多共同訴求,在有限範圍內進行更多合作的契機是存在的。

「欧洲研究」李刚:德法强调多边主义:中欧合作新契机?
「欧洲研究」李刚:德法强调多边主义:中欧合作新契机?

數字經濟智庫

「欧洲研究」李刚:德法强调多边主义:中欧合作新契机?
「欧洲研究」李刚:德法强调多边主义:中欧合作新契机?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欧洲研究」李刚:德法强调多边主义:中欧合作新契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