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漢學家:以史為鑑,中俄協力攻堅貿易「霸凌」主義

7月16日,俄文著作《習近平新時代》的作者——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著名漢學家尤里·塔夫羅夫斯基教授,於該書五天前於莫斯科正式出版之際,攜新書亮相於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中俄經濟對話”,並以史為鑑,強調中俄兩國不僅要致力於經貿合作,更要為“世界問題”的解決做出貢獻——那就是保持有益的“勢力均衡”,遏制諸如歷史上“霸權主義”國家掌控世界的圖謀。“從而讓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擁有獨立自主選擇各自發展道路的權利。”尤里·塔夫羅夫斯基強調,“這才是中俄合作的世界性意義之所在。”

俄漢學家:以史為鑑,中俄協力攻堅貿易“霸凌”主義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著名漢學家尤里·塔夫羅夫斯基(YuriTavrovsky)教授

“美對華貿易戰讓我想起第一次鴉片戰爭”

饒有趣味的是,儘管當日(7月16日)美俄首腦會議如期舉行,並向外界傳遞了富有“建設性”的信號,但有輿論認為,特朗普此行的更為重要的目的則是借普京之口來為自己涉嫌“通俄門”釋壓。在奉行“美國利益至上”的特朗普剛剛“霸道”地出席了“北約”峰會,揮舞著貿易保護主義大棒問罪全世界之際,這場“普特會”更顯“氣場”複雜!

對此,塔夫羅夫斯基教授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對華貿易戰讓我想起當年英帝國主義發動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的清王朝也在對西方貿易上享有絕對的出超優勢。而地緣的紐帶似乎也將中、俄的命運與西方霸權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不久,英法聯軍於1853年攻擊了俄國的克里米亞,並導致後者戰敗。7年後同樣是英法聯軍,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以史為鑑,塔夫羅夫斯基強調,援引歷史典故,就是為了告訴今天的人們,尤其是中國人民與俄國人民,諸如西方“霸凌主義者”掌控世界的圖謀從未打消。並強調指出,美國總是想方設法離間中俄,而中俄則需要不斷加強溝通、團結,以共同應對西方的企圖。

“中俄雖然不是盟國,但兩國間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已經、正在且還將繼續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貢獻持久力量。”塔夫羅夫斯基指出,中俄合作勢頭良好,但經濟金融等領域尚存瓶頸亟待克服。因此,解決好兩國間的貿易、經濟合作問題,不僅惠及兩國,更為“世界問題”的解決做出貢獻——那就是保持有益的“勢力均衡”,以遏制“霸權主義”掌控世界的圖謀,從而讓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擁有獨立自主選擇各自發展道路的權利。“這才是中俄合作的世界性意義之所在。”

以“金融”合作為抓手,開闢中俄合作新格局

“中俄一定要要及時發現制約兩國關係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俄羅斯聯邦總統經濟顧問、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謝爾蓋·格拉茲耶夫(Sergey Glaziev)出席“第四屆中俄經濟對話”時表示,中俄兩國最主流的政策人士和最優秀的經濟學者,應就兩國最重要且緊迫的問題坦誠交換意見,然後拿出共同認可且具高度可行性的方案。

以中俄兩國共同研製新型飛機為例,現在的重點是,兩國如何在重要標準和參數上進一步加強協調,統一標準,以實現共同打造巨型高科技企業的最終目標。為此目標離不開全方位多層級交流合作。

格拉茲耶夫認為,當前俄中兩國的政治關係水平非常高。普京總統非常重視對華友好關係,兩國政治合作不斷深化。一個友好、穩定的中俄雙邊關係,不僅有利於兩國,而且對整個歐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格拉茲耶夫看來,中俄合作仍有很多潛力亟待發揮。不過,譬如,兩國在投資領域的提升潛力就很大。目前,中俄兩國領導人已經達成協議,要對接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倡議。那麼在這個聯合對接的大框架內,中俄各界如何才能落實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頂層設計並層層推進呢?他認為,在雙方智庫的長期合作中,已經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首先就是確立若干重要原則:第一是尊重主權。第二是互利互惠。第三,重點在於提升兩國相互投資的積極性,使經貿格局更趨合理。尤其要擴大中小企業間的聯繫,為民間、商務交流不斷創造更好的條件。中俄應在尊重國際法的前提下,不斷為兩國商務人士的往來提供便利,不斷優化兩國的營商環境。尤其在金融領域,雙方的智庫人員正致力於推進中俄兩國金融與銀行系統的一體化,以促進兩國在經濟上的相互支持,使雙方能夠產生足夠的實力和向心力,從而不受第三方干擾或制裁。

凝聚共識,將頂層設計化為攻堅行動

在7月15-16日“第四屆中俄經濟對話”召開期間,中俄智庫聯合撰寫的報告《培育中俄復興增量:兩國智庫關於中俄經濟金融合作的共同研究》(以下簡稱《共同研究》)發佈。

人大重陽執行院長王文指出,當前,中俄兩國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然而,兩國輿論和公眾對彼此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偏差和誤解、誤判。因此,有必要就冷戰結束以來中俄兩國合作關係進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以期凝聚中俄共識,尋求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的解決之道。

報告首先回溯中俄經濟合作主要成就,然後著重分析尚存的瓶頸與問題。中俄專家在充分調研、反覆溝通的基礎上,形成高度共識,認為當前中俄經濟合作存在六大“瓶頸”:兩國貿易投資規模小且結構較為單一;金融合作面臨諸多現實問題;合作模式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兩國市場開發程度較低且在諸多行業存在貿易壁壘;兩國相關部門及項目實施者的認知影響項目的有效執行;“綠色”金融成本較高,納稅人面臨額外負擔。

《共同研究》還提出六點政策建議:繼續深化政治互信,提高互信“執行力”;加大貿易、金融及投資領域合作規模;繼續為“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培育增量;深化科技合作,推動“智力”合作;繼續挖掘電商合作新潛力,落實地方合作新亮點;積極開展智庫和民間“雙驅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