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走进云迹创意设计在上海的办公室,映入眼中的,是各种各样的小物件。那些精美的项链和首饰被安放在一个个小玻璃柜里,而更里面一间办公室的飘窗上面,则放满了各种各式各样好看的小东西,例如精致的陶瓷咖啡杯、古铜色的奖杯、漂亮的礼盒等等。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很难想象,你眼前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在很多年前,3D打印还只是科幻电影中的一个情节。而如今,它却真真实实的来到了人们身边。

在云迹创意设计总经理王亚的办公室里,有声Voice记者第一次见证了巧克力打印的整个过程。从融化巧克力豆,将巧克力液体原料注入针筒,再到设计打印样式,最后机器开动,打印出成品。仅两三分钟,一个写有记者名字的个性巧克力成品就这样诞生了。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等这个巧克力凝固好了,就可以拿下来吃了吗?”看到被打印出的巧克力名字,有声Voice记者有些惊奇。

“嗯,是这样的。”王亚面带微笑。她动作优雅,说起话来轻言细语,温柔而有力。

当然,刚刚看到的只是最简单的二维打印,还不是真正的3D打印。王亚解释到,由于3D打印耗时较长,办公室的室温略高,并不适合3D打印巧克力。因此没有演示巧克力的3D打印过程。

不过,通过这一简单的巧克力打印,我们对3D打印已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2010年,从莫斯科国立医科大学留学归来的王亚开始在国内从事住院医师工作,然而她发现,国内的医疗环境与国外的有着巨大差距。而一次机缘巧合,王亚结识了云迹的董事长,开始接触到3D打印行业。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时自己也是对这个领域非常好奇,不管是对于产品还是技术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兴趣。”王亚就这样开始了自己在3D打印消费级领域的创业之路。

3D消费级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资料显示,3D打印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喷墨打印机的发明。1984年,查尔斯·胡尔将光学技术应用于快速成型领域,拉开了3D打印的帷幕。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各种3D打印技术在多个行业应用并行发展。

如今,3D打印在制造、医疗、学术、航空航天、军事等多个领域已非常普遍,然而王亚发现,其在消费级市场的应用和普及却处于一片巨大的空白当中。

“我们看到了市场的空白,觉得是一个机遇。而且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在制造方面材料浪费更少,可以做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产品。我们3D打印优势很大,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不得不说的是,做消费级市场是一条非常难走的路。”王亚说到。

她表示,到目前为止,国内真正做3D打印消费级市场的企业还不超过5家,作为第一个在3D打印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云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淌过了许多坑,走过了不少弯路。

在发展之初,云迹3D打印的主要方向是人像定制打印。通过云迹的3D打印机,云迹可以帮助用户打印出做一个迷你版的自己。在王亚看来,这一方向可以做婚庆、儿童以及老人市场。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比如在结婚时,新人可以为自己打印一对人像,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此外,父母都喜欢记录孩子的成长,每年打印一个孩子的成长人像作为成长的见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对于老人,子女则可以给老人打印人像,以作在老人百年之后的留存和念想。

然而经过3年潜心研发,云迹的3D人像打印终于推向市场后,王亚却发现,由于成本偏贵,市场价偏高,这样的业务只能针对一些高端消费人群,普通消费者仍然无法触达。为此,王亚和她的团队根据市场调研和反馈后,迅速转向多品类研发。

到目前为止,云迹已经拥有包括首饰、文创、礼品定制等等100多种产品品类,并且积累了100家以上企业级客户,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和接受。如今,云迹还正与学校合作,开展3D打印未来课堂项目,普及3D打印知识。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幸福与辛苦

“我们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为上海医药集团雷允上定制的一款阿胶产品的包装盒。当时客户给我们的反馈特别好,还介绍了客户给我们,也有很多客户自己找上门来和我们谈合作。”

谈及自己最为满意的一个案例,坐在沙发上的她站起身来,将一个精致的包装盒递到记者面前,详细地介绍着这一件产品的每个细节。

精致的线条和花纹勾勒出上海的许多标志性建筑,看起来精美又不失大气。王亚告诉记者,整个盒子从材质的选在以及花纹设计等都是云迹的设计师自己设计的,镶嵌在盒子上的金色花纹全都是通过3D打印实现的。每一个盒子上面,还印着被赠与者的名字。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款产品我们得到的反馈是非常好的。定制的每份礼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送出去的其实是一份价值感,让人家觉得你很用心。”

自己的产品得到认可,这大概是每一位创业者最为幸福的时刻。然而,真正创业的人必定懂得,这份幸福得来背后的来之不易。

3D打印在工业专业术语中叫做“增材制造”,其打印流程一般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打印和后处理四个步骤。前两个步骤主要涉及软件和光学成像技术,第三个步骤涉及材料、机械和电子。前三个步骤相辅相成,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影响打印的最终结果。

对于云迹来说,她们必须在设备和材料方面谨慎操作和选择,让用户获得最满意的产品。

外人看到的多是成绩的光鲜,幸福之下更多的其辛苦与坎坷。王亚表示,她们曾耗费了巨大精力和时间开发了8款产品,设计以及想法都特别好,但是在落地的过程中遭遇了无法实现的问题,这让她感到非常沮丧和难过。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云迹的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3D打印企业,云迹既不研发打印设备,也不研发打印材料。

“那么云迹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呢?”记者问到。

“云迹的核心能力在于创意设计。”

“不制造设备,不生产材料,发展是否会受限于其它厂商的技术水平呢?”对于记者的这一担忧,云迹创始人王亚表示,云迹目前来讲还没有这个困扰,对于消费级领域的产品类型来说,目前的技术发展以及品类已经是足够的。

3D打印从科幻走向大众,云迹创意要做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另外,她还补充到,目前市场还在初步发展阶段,普通人群接触和了解的比较少。基于市场这样一个的市场情况,云迹前几年仍然还是在培育市场。

“打印设备可以买到,打印材料也可以自己买,设计师可以请最高端的。这样你们是否很容易被复制呢?”面对记者的进一步逼问,王亚依然不紧不慢的耐心作答。

她表示,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可以被复制的,但是一个企业的成长成熟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有些坑是必定要淌过的。即使你有高端的设备,材料以及设计师,但是你的产品能否获得市场欢迎也仍然未知。

“如今,如果有一个定制项目来了,我们已经能够很快判断这个产品应该用什么设备以及材料,怎么设计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这就是时间以及经验给予我们的能力和自信,是他人无法轻易复制的。”

她曾经对投资人说过:再难的困难,我都会啃下来。她坦言,如今的她,变得比以前更有韧劲了,也看到自己身上坚强的一面,同时压力也大了很多。

“女性总是要比男性感性很多。”谈起女性创业者和男性创业者的区别时,她说到。

“那你觉得你的优点是什么呢?弱点又是什么呢?”

“优势的话,我是个服务型很好的人,容易用善良和真诚去打动客户。弱点可能是心软吧,客户如果讨价还价一下,我可能就心软了。”她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