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佛系青年看什麼 NO.7

日本傳記電影《禪》

一位母親在彌留之際對兒子說:

“我覺得真正的極樂世界,

就是我在你身邊度過的快樂時光,

當下就是極樂世界。”

兒子看著母親慈和的面容

沒有流露出多少對死亡的恐懼

他說:“我們要在人間建立樂土!

母親問道:

“如果說人間就是樂土,

那人們為什麼要相互殘殺,承受疾苦,

無法擺脫死亡的痛苦?”

她看著兒子,面露不捨

留下她的期許:

“我希望你,能找一種方法,

解脫所有這些痛苦,

我將永遠等著這一天,等你找到方法…”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8歲的道元永遠地失去了他的母親,卻因為母親留下的這些話,找到了他生命的依歸。在他此後幾十年的人生中,尋求解脫之道是唯一的宗旨。

為此,他跋山涉水從日本來到中國求法,又將所學禪法帶回國,開山建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僧人。他就是日本佛教曹洞宗創始人道元禪師。

點擊觀看《禪》預告片

日本傳記電影《禪》講述的就是,公元750年前(中國南宋時期)道元禪師一生修行弘法的傳奇故事。

這樣一部難得的關於出家人的電影,在日本和美國十多個地區上映時,收穫極大好評。在2011年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電影提名國外展映單元,豆瓣評分達到7.8分。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道元禪師遠來中國到底收穫了什麼?他又是如何在動亂中的日本開宗立派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電影《禪》。

關鍵詞:道元禪師、曹洞宗、修行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道元禪師的東方尋禪之路

道元禪師三歲喪父,八歲喪母,自幼體會著生命無常。他是一個極其聰慧之人,在篤信佛法的母親指引下,走上出家修行之路顯得自然而然。但他與當時日本其他修行之人不同,他遍訪名山古剎,追尋著佛法傳承的脈絡。

1223年,正是中國宋朝時期,茫茫天地間,道元禪師隻影獨行,卻步履堅定。電影開篇的這幅畫面幾乎成為他此後人生的寫照。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早已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道元禪師此行就是為了拜師求道。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然而,在參訪了天童山的一些寺院後,他失望地發現,僧人們多為了維持寺院而在世俗事務上耗費精力,而於究竟的佛法修行一事卻不甚用心。

他心灰意冷,卻在準備回國的途中遇到轉機。在山間趕路的道元禪師偶遇了一位從集市上回來、揹著很多食材的老和尚。他心地善良,不忍老和尚如此勞累,便出言幫助他。

誰料,老和尚直接拒絕了他的幫助,還說:“這活兒是佛法修行的要緊工作,怎麼可以交給別人呢?”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道元禪師甚是不解,他說:“為什麼會把這麼重的工作交給您這樣的長者呢?我覺得像您這樣的年長者,每天專心的坐禪,研讀古人的公案才更好。”

老和尚聽了這話,意味深長地告訴他:”你並不懂得什麼叫修行,好像連字面的意思也不懂。“道元禪師依舊不解,卻覺得眼前這位長老似已悟道。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他沒有急著回國,轉而去了老和尚所在的寧波阿育王寺。在這裡,他竟遇到一位酷似他日本好友源公曉的中國僧人寂元法師。源公曉雖與道元禪師是好友,卻是一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的暴戾之人。立志當將軍的他卻早早在戰場中犧牲。

這位寂元法師聽了他的遭遇後,勸他返回天童山,並向他推薦了高僧如淨禪師。道元禪師似有所感,毅然決定隨寂元法師而去,投如淨禪師門下學習。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這一次,他沒有選錯。如淨禪師講授:“參禪必須的身心脫落,身心脫落就是遠離無明和五欲的方法。”因而,門下僧人皆坐禪靜觀,道元禪師更是晝夜精勤。

不久後,他到阿育王寺見了那位老和尚,再次問起修行一事。老和尚如初見一般,在寺院齋堂忙忙碌碌,卻顯得身心自由。他告訴道元禪師:“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從無始以來,就是這個樣子,什麼都無所隱藏。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這一次,道元禪師聽到老和尚的話後,發自內心地笑了。這也是他在電影裡唯一一次露出笑容。或許這一刻,他了悟了。

不過,悟道後的道元禪師並沒有絲毫懈怠,甚至比之前更加勤勉。許多時候,僧人們睡覺、休息的時間,他都在坐禪,如此精進的道元禪師得到了如淨禪師的讚許。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就這樣,他在如淨禪師身邊修行三年後返回日本。臨行前,如淨禪師對他說:“悟是無限的,修行也是無限的,悟道與修行的連環是要永遠持續下去的。”

修行就是如此,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一樣,無有中斷,不可停歇。如此簡單樸素的道理,道元禪師用一生來實踐,終成日本佛教一代禪門宗匠。

在日本創立曹洞宗的道元禪師

公元1227年,道元禪師回到日本。本以為他可以在此廣弘善法,卻不斷遭遇修行上的考驗。

歸國途中,道元禪師所見皆是一番民不聊生的景象,官兵肆意侵犯百姓,街頭大量無家可歸的遊民,甚至寺院的僧人也不勤於修行,常常到鎮上玩樂,此情此景令他倍感痛心。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他沒有在曾經駐錫的建仁寺待多久,便移居郊外的一座廢院,飲食起居所有事務都親力親為。他要在這裡編寫《普勸坐禪儀》,把自己在中國學到的修行方法彙編成書。

有一日,達摩宗覺晏禪師門下弟子孤雲懷奘突然來訪,詢問什麼是修行辦道,佛法的真意是什麼。道元禪師將自己寫的《普勸坐禪儀》拿給他看。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就在孤雲懷奘認真翻閱的時候,道元禪師把他被雨打溼弄髒的鞋子刷乾淨了。原本懷著較量的心思而來的孤雲懷奘此刻全無分別心。兩人一起在禪堂裡打坐,外面嘈雜的雨聲絲毫未能打擾到他們。

沒多久,寂元法師從中國來到日本找道元禪師,原來如淨禪師已經圓寂了。也正是在此時,道元禪師道出他的理想:“我想在這個國家裡弘揚古佛天童如淨禪師的禪風。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然而,對道元禪師宣揚的佛法,帶有試探、挑釁之意的不只有達摩宗,還有激進的傳統門派。他們甚至帶著刀棍前來,要求道元禪師解散門派,否則就要殺掉他。

千鈞一髮之際,鎌倉的將軍波多野義重救下了道元禪師並將他帶到了安養院住下。這裡曾歸他母親的孃家所有,如今竟成為他們修禪講法的地方。而當初想要挑戰他的孤雲懷奘也請求留下來,隨他修行。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於是,幾位法師一起在這座安養院修行,他們一邊外出乞食,一邊開荒種地,自力更生。不知不覺,來到這裡求法的僧人越來越多。而道元禪師始終專注於坐禪和編修《正法眼藏》。這裡也逐漸建起殿宇,稱為真正的佛門道場——興聖寺。

就在興聖寺不斷建設、僧人愈發安心修道時,波多野義重將軍前來報信,原來傳統門派的人嫉妒道元禪師的影響力,計劃帶人來燒寺驅僧。將軍建議法師們先到深山避難,道元禪師婉言拒絕了。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或許道元禪師從未曾料想,同為修道之人,有些人竟可以如此殘暴。就在一個平常的夜晚,傳統門派的人集眾前來,殿宇、佛像、全部被他們燒燬。

看著辛苦建起的道場被毀,法師們都有些倉惶。道元禪師在火光前對大家堅定地說:“我們的事業才進行了一半,無念至極,肝腸寸斷。然而,我們不能讓佛的光芒就此被撲滅!


一場大火無法燒掉他們心中的理想,也無法摧毀他們弘法利生的大願。道元禪師帶著僧眾去往越前,途中竟還有新的僧人希望加入他們。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永平寺

在道元禪師的帶領之下,僧團的隊伍不斷擴大。他們重新建起寺院,恢復坐禪修行。這座永平寺就是後來日本曹洞宗大本山

1253年,道元禪師自知壽數已盡,囑咐弟子們勿忘勤奮精進,令弟子孤雲懷奘繼承為第二世,最後在禪堂坐禪中圓寂。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電影詳細講述了道元禪師一生歷程中的幾件大事,卻弱化了具體的生平經歷,令觀眾在瞭解故事的同時品味道元禪師對佛法的理解。

正如電影編劇所說:“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要去探討更多哲學方面的話題,而是要讓大家去理解那個時代道元這樣一個人的生活,尤其是他生活下去的那種勇氣和力量,去了解道元一生的故事和想法。”

實際上,道元禪師在求法問道、開宗立派中遇到種種困惑、磨難,我們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會經歷。而他篤志毅行的精神和慈悲利他之心,不僅凝聚著弟子們一起修心求道,也令後世無數人領悟佛法的力量。


跋山涉水問道求法,歷盡艱辛開宗立派,電影《禪》講了什麼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