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爲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他曾追隨太虛大師鑽研佛法長達10年

他與趙樸老之間有半個多世紀的情誼

他是星雲大師十分敬佩和懷念的長者

他就是佛門一代宗師茗山長老

穿過歷史的漫漫塵煙

走進大德法師的生活

採擷先輩智慧的光芒

本期“以和為尚”欄目

我們一起來了解茗山長老的故事

茗山法師,1914年出生於江蘇鹽城,自幼隨母親信佛。19歲時,在家鄉剃度出家;20歲時,受具足戒。1933年秋,茗山法師考入焦山佛學院;1936年,到武昌世界佛學苑研究班深造。

抗日戰爭期間,茗山法師在湖南南嶽、衡陽、來陽、祁陽、寧鄉以及長沙等地,辦理佛教會會務,創辦佛學講習所。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1946年,茗山法師返回焦山定慧寺,擔任監院兼佛學院教務主任,主編院刊《中流雜誌》,發行遍及日本及東南亞,影響頗大。

1978年後,茗山法師回到焦山任定慧寺方丈,並任南京棲霞寺方丈。1983年,茗山法師在棲霞寺籌辦“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

1993年,茗山法師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1994年當選為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2001年6月1日,茗山法師示寂,世壽八十八,僧臘六十八,戒臘六十七。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學霸養成記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茗山法師出家時年僅19歲,那時候的他就有了與常人不同的遠大志向。

出家一年後,茗山法師受了具足戒,隨後考上定慧寺焦山佛學院讀書。他的目標從來不是做一個敲打唱唸的小和尚。

在焦山佛學院求學的時光裡,茗山法師漸漸成長為一名“學霸”。儘管所學有佛教史、唯識、因明、俱舍、文學、法律、代數、物理、英文等多種知識,他還是渴望深入研究佛學。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1936年 太虛大師到焦山佛學院講經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終於,他等來了太虛大師,並牢牢地抓住機會,提出去武昌佛學院深造的請求。太虛大師應允了這個年輕又聰慧的法師,還親自寫介紹信給當時佛學院的負責人法舫法師。

1936年的秋天,茗山法師負笈求學,遠赴武昌。此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裡,他一直追隨太虛大師潛心鑽研佛學。茗山法師的人品、佛學和求知精神得到許多人讚許。

當時,武昌世界佛學苑圖書館設立高級研究院,學科分為六大系,學生名額僅20名。茗山法師赫然在列。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然而,時逢戰亂,佛門弟子也無法遠離塵囂而獨自清修。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不久,武漢三鎮淪為戰場。

彼時,佛教的改革者太虛大師帶著僅20多歲的茗山法師,輾轉湖南衡陽、長沙等地寺廟任職和籌辦佛學院,甚至將衡陽花葯山寺的事務交給他。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儘管年紀尚輕,僅讀了幾年佛學院,茗山法師還是憑藉著過人的智慧和勇氣,將寺院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做得很好。

此外,他還秉承太虛大師之志,為抗戰救國四處奔走,在湖南衡陽籌集糧食、衣物支援抗戰。衡陽淪陷後,他組織僧伽救護隊為國效力、為民紓難。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面對戰爭,茗山法師不僅勇敢地走上前線,更救度眾生的慈悲之心將化為自己必修的功課。他給自己規定每週一和週日實行慈悲,要做救人苦難、給人快樂的事。之後更是延展到每一天,最低限度要日行一善。

可以說,經過多年學習和磨礪的茗山法師,不僅有淵博的佛學知識和較高的修持境界,還有愛國愛教、慈悲濟世的壯志。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教育是大業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抗戰勝利以後,茗山法師返回焦山定慧寺,他過人的學識和眼光在這時充分展現了出來。1946年初夏,茗山法師在定慧寺任監院,併兼任佛學院教務主任。

當時,佛學院的學生中就有後來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對於茗山法師辦教育的思想和熱忱,星雲大師曾自謙稱:“與他們的發心相較,自覺還是相距甚遠。”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在修學方面,茗山法師一直秉承太虛大師八宗平等說,定慧雙修,研究教義,通曉經律。如他這般博學的人,每日的修持都十分刻苦,常常寫作到深夜。

認真研究佛理的茗山法師,在這期間編寫了許多經典的提要,如《法華經》《地藏經》《仁王般若經》《阿彌陀經》等,不僅供自己梳理思考,也給他人“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改革開放以後,茗山法師對風雨飄搖的中國佛教充滿了擔憂,同時又躊躇滿志。這時候,舊日曾共事的好友趙樸老找到了他,希望儘快恢復寺院,共同建設“人間佛教”。

在茗山法師看來,這個時候為佛教界培養人才是最為緊迫也是最重要的事。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1982年,在趙樸老的關心支持下,他在南京棲霞寺開辦僧伽培訓班,招收了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184名學僧。次年,在培訓班的基礎上,“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開始籌建。

在那個百廢待興的時候,許多中國佛教未來持續發展的種子就是從這裡生根發芽。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除了佛學院教育僧才以外,茗山法師也絲毫不放鬆三寶道場傳戒的弘法事業。

江蘇鎮江寶華山隆昌寺是梁代高僧寶誌和尚結庵傳經的地方,也是著名的律宗道場,歷史上每年春秋各放戒一次。1957年後,隆昌寺停止了放戒。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1992年秋天,當時兼任隆昌寺住持的茗山法師,不顧年邁體弱之身,恢復了隆昌寺中斷35年的傳戒大典,開三壇大戒,有近千名戒子得戒。身為戒師,茗山法師十分盡責,一時傳為佳話。

在茗山法師看來,佛教寺院本來就應該是修行道場,要參禪、唸佛、修持,要弘法利生。而為中國佛教培養好未來的人才,則是他付出畢生精力來做的事。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以詩書結緣,教化眾生,被譽為“當代詩僧”,出家六十餘載的茗山法師不僅有著深厚的佛學知識,還是一位詩詞、書法大家。

一生寫詩數百首,墨寶更是不計其數,這其中又有哪些值得傳頌的故事呢?下一期“以和為尚”欄目,我們繼續瞭解茗山法師。


以和為尚|“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茗山法師用一生修學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