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他曾追随太虚大师钻研佛法长达10年

他与赵朴老之间有半个多世纪的情谊

他是星云大师十分敬佩和怀念的长者

他就是佛门一代宗师茗山长老

穿过历史的漫漫尘烟

走进大德法师的生活

采撷先辈智慧的光芒

本期“以和为尚”栏目

我们一起来了解茗山长老的故事

茗山法师,191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自幼随母亲信佛。19岁时,在家乡剃度出家;20岁时,受具足戒。1933年秋,茗山法师考入焦山佛学院;1936年,到武昌世界佛学苑研究班深造。

抗日战争期间,茗山法师在湖南南岳、衡阳、来阳、祁阳、宁乡以及长沙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1946年,茗山法师返回焦山定慧寺,担任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主编院刊《中流杂志》,发行遍及日本及东南亚,影响颇大。

1978年后,茗山法师回到焦山任定慧寺方丈,并任南京栖霞寺方丈。1983年,茗山法师在栖霞寺筹办“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1993年,茗山法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94年当选为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2001年6月1日,茗山法师示寂,世寿八十八,僧腊六十八,戒腊六十七。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学霸养成记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茗山法师出家时年仅19岁,那时候的他就有了与常人不同的远大志向。

出家一年后,茗山法师受了具足戒,随后考上定慧寺焦山佛学院读书。他的目标从来不是做一个敲打唱念的小和尚。

在焦山佛学院求学的时光里,茗山法师渐渐成长为一名“学霸”。尽管所学有佛教史、唯识、因明、俱舍、文学、法律、代数、物理、英文等多种知识,他还是渴望深入研究佛学。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1936年 太虚大师到焦山佛学院讲经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终于,他等来了太虚大师,并牢牢地抓住机会,提出去武昌佛学院深造的请求。太虚大师应允了这个年轻又聪慧的法师,还亲自写介绍信给当时佛学院的负责人法舫法师。

1936年的秋天,茗山法师负笈求学,远赴武昌。此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追随太虚大师潜心钻研佛学。茗山法师的人品、佛学和求知精神得到许多人赞许。

当时,武昌世界佛学苑图书馆设立高级研究院,学科分为六大系,学生名额仅20名。茗山法师赫然在列。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然而,时逢战乱,佛门弟子也无法远离尘嚣而独自清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武汉三镇沦为战场。

彼时,佛教的改革者太虚大师带着仅20多岁的茗山法师,辗转湖南衡阳、长沙等地寺庙任职和筹办佛学院,甚至将衡阳花药山寺的事务交给他。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尽管年纪尚轻,仅读了几年佛学院,茗山法师还是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将寺院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做得很好。

此外,他还秉承太虚大师之志,为抗战救国四处奔走,在湖南衡阳筹集粮食、衣物支援抗战。衡阳沦陷后,他组织僧伽救护队为国效力、为民纾难。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面对战争,茗山法师不仅勇敢地走上前线,更救度众生的慈悲之心将化为自己必修的功课。他给自己规定每周一和周日实行慈悲,要做救人苦难、给人快乐的事。之后更是延展到每一天,最低限度要日行一善。

可以说,经过多年学习和磨砺的茗山法师,不仅有渊博的佛学知识和较高的修持境界,还有爱国爱教、慈悲济世的壮志。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教育是大业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抗战胜利以后,茗山法师返回焦山定慧寺,他过人的学识和眼光在这时充分展现了出来。1946年初夏,茗山法师在定慧寺任监院,并兼任佛学院教务主任。

当时,佛学院的学生中就有后来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对于茗山法师办教育的思想和热忱,星云大师曾自谦称:“与他们的发心相较,自觉还是相距甚远。”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在修学方面,茗山法师一直秉承太虚大师八宗平等说,定慧双修,研究教义,通晓经律。如他这般博学的人,每日的修持都十分刻苦,常常写作到深夜。

认真研究佛理的茗山法师,在这期间编写了许多经典的提要,如《法华经》《地藏经》《仁王般若经》《阿弥陀经》等,不仅供自己梳理思考,也给他人“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改革开放以后,茗山法师对风雨飘摇的中国佛教充满了担忧,同时又踌躇满志。这时候,旧日曾共事的好友赵朴老找到了他,希望尽快恢复寺院,共同建设“人间佛教”。

在茗山法师看来,这个时候为佛教界培养人才是最为紧迫也是最重要的事。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1982年,在赵朴老的关心支持下,他在南京栖霞寺开办僧伽培训班,招收了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84名学僧。次年,在培训班的基础上,“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开始筹建。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候,许多中国佛教未来持续发展的种子就是从这里生根发芽。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除了佛学院教育僧才以外,茗山法师也丝毫不放松三宝道场传戒的弘法事业。

江苏镇江宝华山隆昌寺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结庵传经的地方,也是著名的律宗道场,历史上每年春秋各放戒一次。1957年后,隆昌寺停止了放戒。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1992年秋天,当时兼任隆昌寺住持的茗山法师,不顾年迈体弱之身,恢复了隆昌寺中断35年的传戒大典,开三坛大戒,有近千名戒子得戒。身为戒师,茗山法师十分尽责,一时传为佳话。

在茗山法师看来,佛教寺院本来就应该是修行道场,要参禅、念佛、修持,要弘法利生。而为中国佛教培养好未来的人才,则是他付出毕生精力来做的事。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以诗书结缘,教化众生,被誉为“当代诗僧”,出家六十余载的茗山法师不仅有着深厚的佛学知识,还是一位诗词、书法大家。

一生写诗数百首,墨宝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又有哪些值得传颂的故事呢?下一期“以和为尚”栏目,我们继续了解茗山法师。


以和为尚|“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茗山法师用一生修学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