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一萬米

劉慈欣說,人類最真正的優勢就在於想象力。誠然,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未知世界的想象從未停止過。世界的形成、天上和地下在人類的想象裡變得神秘而又豐富多彩。

本文主要梳理從古到今人們對地下認識的觀念演變。


地下一萬米

佛教三界二十八天圖

對於世界的整體構造,各個宗教都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如上圖的佛教三界二十八天體系,對應的道教也有相關的記載。

地下一萬米

道教神圖

道教的諸天的說法,是在三界二十八天之上又加了幾天。三界之上有四梵天,亦稱四民之天,又叫做四人天。此四天跳出三界、劫運不生、擺脫輪迴,超脫無累。分別是第二十九天,無上常融天;第三十天,玉隆騰勝天;第三十一天,龍變梵度天;第三十二天,平育賈奕天;

據《道藏》雲:"欲界六天,自東方第一太皇天至第六上明天為欲界,此天劫到大火焚燬;色界十八天,自東方第七虛無天至西方第八無極天為色界,此天劫到大水流蕩;無色界四天,自北方第一皓庭天至第四太素天以上為無色界,此天劫到大風吹散;又自北方第五天至第八天乃四種民天也。雖總曰無色界,然此天劫劫長存,水火風皆不能到也。三界劫壞,此天聖人又開化人種。始青天乃四種民之一天,如在上宰制劫運化生諸天也。"

這都是人們基於想象的宇宙觀。隨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多,宇宙觀也漸漸向唯物主義靠攏。

近代,關於人類認識地球內部構造,不得不提的一件軼事,當屬科拉超深鑽孔。

地下一萬米

莫霍面

1909年,莫霍洛維奇在研究一次地震時發現:某些地震波到達觀測站比預計的快。在該界面附近,縱波的速度從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橫波的速度也從4.2km/s突然增至4.4km/s。其出現的深度在大陸之下平均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為7km,平均深度為17km。根據分析,莫霍洛維奇於1910年提出地球有內外層之分。他指的內外層就是我們所說的地幔和地殼。而地殼與地幔的分界面也就被稱之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霍面)。

1946年美國杜魯門主義出臺,標誌著拉開冷戰序幕,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開始了長達40多年冷戰對峙, 兩大超級國家不但在政治、經濟、軍事鬥爭進行資源爭奪,而且在上天、鑽地、入海等科技前沿也進行史無前例的大比拼,"地球鑽探計劃"或許是世界上冷戰時期最奇葩的一項競賽方式。

地下一萬米

1970年5月24日,蘇聯啟動在科拉半島地區科拉鑽井的科研計劃,目標要打穿地殼進入莫霍面。此計劃直接由當時前蘇聯地質部長負責,當時聚集了不少科研人員參與挖掘工作,他們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科學經營。而且每人都獲得了一套莫斯科公寓,以及等於大學教授一年的月薪。

地下一萬米

鑽井工作本身並不複雜,甚至就是簡單的重複。雖然隨著鑽頭的深入,地殼溫度越來越高,但是鑽頭加速磨損這種問題是難不倒技術人員的,只是每天需要更換更多的鑽頭。

地下一萬米

當鑽探深度達到9500米時,鑽頭鑽進了一個含有黃金和鑽石的地層。取出的巖芯經分析表明,金含量居然高達80克/噸。要知道金含量達到4克/噸的金礦層就具有商業開採價值,地球表層中很少能找到金含量超過10克/噸的礦層,相比之下這裡幾乎是金子的寶藏。

但是當鑽到10000米深度以下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鑽井下傳來隱隱約約的怪聲。研究人員投入了拾音器,聽到一種從來都沒聽過吼叫聲,聽起來似乎是有東西在鬼哭狼嚎。這驚呆了在場的專家們,有人甚至認為已經鑽到了地獄之門附近。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種怪聲並不是真的打開了地獄之門,而是由於附近的地底下發生摩擦、擠壓、及岩漿造成地殼爆裂等地質運動產生的,多種不同頻率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讓人無法接受的怪聲。在沒有事實依據前,鑽探工作肯定還要繼續下去。

地下一萬米

1989年當其深度達到了12262米時最終被叫停。關於叫停的原因官方說法是經費出了問題,但也有傳言與聽到的怪聲有關。科拉超深鑽井是繼蘇聯空間站、深海勘探船之後的第三大科研成果,雖然這個12262米的深井已經被廢棄了好多年,但仍然是俄羅斯科學家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