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養魚這個礦你發現了嗎?提高水庫養殖效益途徑和措施是什麼?

水庫養魚這個礦你發現了嗎?提高水庫養殖效益途徑和措施是什麼?

漁中愉

我國大、中、小型水庫星羅棋佈,宜魚水面十分豐富,但由於大多水庫以發電、航運、灌溉等為主,導致水庫養魚產量低效益差,資源利用率極低。

其實,水庫養魚具有成本低、收益高等諸多優點,同時水庫水產品因其綠色環保優勢,在市場上需求大、價格高並且水庫內可開展多種經營,多途徑增收。

水庫養魚這個礦你發現了嗎?提高水庫養殖效益途徑和措施是什麼?

漁中愉

一、堅持採取科學與健康的養殖方式

水庫水體資源豐富、水域遼闊、陽光充足、水質良好,極適宜於水產養殖。但要想產量高、效益好,必須堅持科學養殖,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1)合理放養魚種

在水庫養殖中,要求投入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大而整齊的優質苗種,一般魚種規格在 15釐米以上,這種魚種生長速度快,回捕率高,經濟效益好。

如果投放體弱或規格小的苗種,不但成活率低,攝食能力差,生長速度慢,回捕率低,而且會被庫中國猛魚關所吞啡。

投放密度要合理,應根據水庫條件及養殖管理水平靈活掌握,一般每畝投入大規格魚種150~-200尾,小規格魚種350~500尾。

投放時間應實行隔冬放養,一般在每年1月前後,這時運輸成活率高,且魚類可早人庫早生長,增加生長時間。放養苗種應選擇天氣晴好時,在水庫上游向陽避風的淺水處。

2)科學投餵施肥

水庫養魚一般以濾食性鰱魚、鱅魚為主,應根據其主食浮游生物的特點,依氣候變化、溫度差別和水體營養狀況等不同條件確定施肥方法和施肥量。

確保合理平衡科學施肥,使水庫水色呈油綠色或淡綠色。一般大型水庫水體透明度應在80~100釐米,中型水庫在60~80釐米,小型水庫在40~ 60釐米。

施肥一般採用有機肥或無機肥,也可根據條件施用生物肥。施肥要掌握“施足基肥、追肥及時、少施勤施”的原則,在魚類生長旺季應多施追肥。

如果水庫中投放了吃食性魚類,則應按照其投餵要求科學投餵飼料。

3)加強魚病防治

水庫一旦發生魚病,極有可能禍及全庫,造成極大的損失。所以,水庫養魚應貫徹“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

在魚種放養前要對水庫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進行消毒。高溫季節或水體水質變壞時,應採用措施調節水質,發現魚病及時對症治療。

水庫較常見的魚病主要有病毒性魚病和細菌性魚病兩大類,而以暴發性流行病、腸炎病、爛鰓病、赤皮病、打印病和水黴病最多。

發生魚病後應立即請專業技術人員正確診斷,對症治療。

4)嚴格加強管理

水庫面積較廣,環境複雜,帶來管理難度加大,因此管理也是影響效益的關鍵。要日夜巡庫,加強值班,排除各種隱患;

加強進水口的管理,防止農藥及其他汙染物進人庫內;對水庫防逃設施要勤於檢查,特別是汛期要專人守護;加強巡查。

隨時掌握魚體生長及水體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偷值、電魚、炸魚、毒魚等非法捕魚的行為發生。

水庫養魚這個礦你發現了嗎?提高水庫養殖效益途徑和措施是什麼?

漁中愉

二、不斷調整養殖的品種與結構

目前大多水庫均以花白鰱養殖為主,品種較單一。由於養殖花白鰱需投放許多的肥料等,會造成一定的水體汙染。

並且水庫水溫一般偏低,浮游生物培育緩慢,造成花白鰱生長速度緩慢,產量不高,還可能造成肥料及人力的浪費,這就要求養殖結構要進行調整。

一方面,可以在水庫中逐漸加大草魚鯿魚、鯉魚的放養量,這些吃食性魚類處在食物鏈中的底層,具有較高的食物轉化率,淨水效果好。

其糞便也可以肥水用來養花白鰱,草食性魚類的飼料可以利用庫邊空地種草種菜解決,一舉兩得;另一方面,隨著市場對高檔水產品的需求。

可以與科研部門合作,引進匙吻鱘、池沼公魚、 虹鱒魚等品種,不僅可提高單位面積產出,還可出口創匯,提高養殖效益。

水庫養魚這個礦你發現了嗎?提高水庫養殖效益途徑和措施是什麼?

漁中愉

三、因地制宜搞好多種經營和綜合開發

水庫不僅水域資源豐富,而且庫汊、庫灣及空地較多,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增加多種經營收入。

一是可以在水庫中開展網箱、網攔養魚或利用庫汊、庫灣等養魚。水庫中水體較大,可在庫中架設網箱養殖斑點叉尾鮰、鱖魚、鯰魚、黃顙魚等名特優水產品種。

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水體空間,還能利用名優魚的市場價格優勢增加養殖收入。也可在庫漢、庫灣養殖名特優水產新品種或利用庫汊、庫灣等培育魚種,為水庫養魚提高大規格的優質魚種。

二是可以利用庫邊空地建設魚類苗種繁育池,自行選養親魚,進行親魚培育,自行繁育魚苗.水庫一般水質都好,極利於魚苗繁育,不僅能為水庫提供養殖的苗種,還可將苗種出售獲得收人。

三是利用庫邊空地種植農作物和青飼料。水庫一般水位高低幅度較大,因而極易形成較大的消落區,可以在消落區種植農作物或青菜、青飼料,既可增加種植收人,又可利用青飼料、青菜餵魚、肥水。

四是可以利用廣闊的庫區空間發展畜牧業。水庫沿岸都有多種經營的條件,可以利用空地種植青飼料養黑山羊、肉牛等。

還可利用水面及空地養雞、鴨、鵝等家禽,既可增加畜牧業收入,且畜牧產品的糞便又為養魚提供肥源,實現漁牧結合,互相促進。

四、大膽創新養殖經營策略和技巧

一般水庫都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要充分利用這此資源優勢,從追求“數量型”漁業、“單一型”漁業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把漁業同旅遊、休閒、餐飲、服務等聯繫起來,把水庫“藍色”旅遊與山村“綠色”旅遊結合起來。

創造性地開展漁家樂、垂釣樂、嚐鮮樂、划船樂、巨網捕魚野外生存訓練、環庫路觀光旅遊等休閒娛樂活動。

提高水上交通、漁家客棧、漁夫酒家的服務質量,培植特色旅遊新景觀,拓展漁業發展空間,拉長漁業產業鏈,為漁民增收開闢新途徑。

同時,要利用庫區現有的漁業資源及人力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水產加工業。庫區一般魚源充足,技術力量雄厚。

要在挖掘並利用民間傳統醃曬魚、煙燻魚等初加工產品的基礎上,千方百計引進資金可以進行魚面、魚丸、魚糕、魚子醬等系列快餐食品。

方便食品的加工,對低值廉價魚類進行深加工,對副產品進行綜合利用,形成多樣的營養、保健、方便型適銷對路的綠色食品。

以及飼料產品、加工製品,這樣不但可以緩解水產品季節性和地域性“壓塘壓庫”現象,而且還可以實現加工增值乃至出口創匯。

另外,還可利用水庫水產品綠色無汙染的優勢,發展綠色無公害水產品或有機水產品,打造具產地特色的水產品牌,從而實現品牌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