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1

案例:喬家大院的身股+銀股模式

這是諮詢公司喜歡引用的一個案例,其模式簡單,應用歷史悠久。


晉商何以成為中國商幫翹楚,何以稱雄商界500餘年,喬家又何以成為山西十大財東之冠?

世界經濟史學界把他們和意大利商人相提並論,給予很高的評價。原因就在於他們的股權激勵


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身股制度萌芽於明代的貸金制、夥計制,發展和興盛於清代及至民國初年,是晉商獨創的一種勞資組織形式。

2

銀股丨身股


銀股也稱財力股,是商號東家在開辦商號時投入的資金,每股面值為2000~10000兩白銀不等。


身股俗稱“頂生意”,是商號的職員以個人勞力折成股份,並享有與銀股等量分紅的權利,且不必承擔虧損責任


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正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出錢者為東家,出力者為夥計,東、夥共而商之”。


所以,從古到今,如何挽留住人才一直是個很大的困擾。真正的人才,看的比較長遠,拿股權來留住人才

,自古到今,都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3

股權——控制權


管理好股權,企業便蒸蒸日上,那麼,股權控制權是什麼概念?這與幾個數字有關,一個是67%,一個是51%,還有一個是34%。


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67%——數字對於公司的控制權極其重要


為什麼?這是源於法律的規則,《公司法》有規定,對於公司重大事項,比如增資、減資、合併、併購等等,必須要有2/3以上的表決權通過這個事兒才能幹。


如果你想在公司裡面成為一個擁有絕對控制權的實際控制人,你的股權就不得低於67%

51%——相對控制權


如果說這些事情還是想跟小夥伴們

一起商量,但是公司用什麼人,今年花多少錢,今年的發展方向要怎麼樣來定,這些如果擁有股權到51%,你說了就算,這樣叫相對控制權。


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34%——與67%概念相反


還有一個34%,跟67%這個概念相反。當你擁有34%股權的時候,不會被其他人架著走。

很多公司融資到A輪、B輪的時候,實際控制人已經低於34%了,低於34%,就很可能會被一部分投資人綁架,投資人認為應該往這個方向走,你們創業團隊說要往那個方向走。


這個時候投資人票數比你多,這個公司的發展方向就往那邊走了。 


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如果低於34%,就控制不了公司大的方向,你說我要跟他合併,我要被他收購,這些事情你說了不算。

4

股權稀釋


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這三個數字非常重要,一定要知道它背後的意義。


天使輪的時候就會稀釋掉10%左右A輪10%左右B輪10%左右,身邊還有你的小夥伴,股權的控制權就會跟著融資節奏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你的

股權激勵份額就知道大概怎麼去把握。


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5

企業不同階段——股權設計


同時,企業也應該在對的時間,實施相應正確的股權模式,不同的企業成長階段,就要設計好不同的公司股權。企業在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是不一樣的:

1.在企業的的初創期


公司遇到的問題不復雜,就是不同的合夥人擁有共同的願景,共同幹一件事情,只涉及到合夥人如何進入,如何分配,如何退出的問題。如西少爺因為沒有協議導致分家的案例(肉夾饃)。


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2.在企業成長期


企業可能需要快速的擴張,可能需要一定的融資,這個時候就需要商業計劃書(BP)和融資總監(FA),同時面臨著公司如何估值,投資者對公司評價的問題。

3.在企業擴張期間


公司可能具備了足夠的盈利能力,但想公司進一步發展和延續,就面臨著分錢(分權)的問題,也就是股權激勵的問題,不股改公司做不大

。(華為就是股改成功的最佳案例)


沒有34%的股權,可能會被投資人“綁架”?



4.企業在成熟期


創始人面臨不斷的資本進入,股權的稀釋,需要對公司的控制權進行安排,避免公司控制權的爭奪。(如雷士照明、國美之爭、山水水泥之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