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颍滨精舍时期有舍长,禹州师范学堂时期有堂长

禹州颍滨经舍时期有舍长,为李时灿。禹州师范学堂时期有堂长,首任堂长陈嘉桓,继任为许良臣,祥符县附生,河南优级师范理化科毕业。此外有书记兼医员一人,为傅金三,童生,禹州马坟村人。教员8人。熊辉琛,湖北松滋人,附生,湖北师范学堂毕业;孙润芝,裕州廪生,日本东京宏文学院毕业;翟福兼,孟县人,光绪壬寅科举人,河南初级师范学堂毕业;

禹州颍滨精舍时期有舍长,禹州师范学堂时期有堂长

郑有,济源人,王寅科举人,河南初级师范学堂毕业;赵国瑞,禹州廪生,河南初级师范学堂毕业;李敏英,禹州人,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堂,新郑监生,赵甲用,禹州附生。颍滨经舍的课程,虽仍讲授五经、四书,但已经放弃八股制艺,月课文章以时务策为主。功课设有经学、文词学、史学、政治学、舆地学、算学(包括代数、几何、三角、测绘等)及卫生学等。后四门是新学科,开始讲述时,学员们有努力钻研的,也有思想抵触不愿学习的。

禹州颍滨精舍时期有舍长,禹州师范学堂时期有堂长

有抵触思想的人认为:我们要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不要学那些雕虫小技。也有人说:“今天学格物,明天学致知,打个铁钉,还得找铁匠老师。”到光绪三十三年经舍改成师范学堂以后,所开的学科就以物理、化学算术、历史、地理等西学为主了。

禹州颍滨精舍时期有舍长,禹州师范学堂时期有堂长

陈嘉桓任堂长是在光绪三十三年,正是第一班师范学生入学之时。这班学生共100名,年龄从19岁到54岁不等,年龄大得多参加过几次岁考,他们的旧文化知识较丰富,两年后即1909年毕业,多数在禹州任教师。陈嘉桓,字肇卿,号具茨山农,180年生,家住禹州城北马坟村,家庭富裕,拥有土地庄园、私塾学馆,这给了少年时代的陈嘉桓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加上他勤奋好学,颖悟易启,20岁那年中秀才,二年后又补了廪。

禹州颍滨精舍时期有舍长,禹州师范学堂时期有堂长

及曹广权在禹州开办滨经舍,嘉桓和我的父亲都被选入肄业生童班进修,兼授蒙养班功课。光绪三十年广权号召本州举人、秀才去日本留学,以提高新知识,凡愿去者经过测试,由本州拨出银元500元作为学费,遣往日本国就学。嘉桓报名膺选。

禹州颍滨精舍时期有舍长,禹州师范学堂时期有堂长

当时清政府派有管理中国留学生的官员住在东京,称为学监。嘉桓经学监代为交涉入学。由于这批学生不懂日文,就被分配到东京都巢鸭村宏文学校就读。留学日本两年期满回国,仍回到禹州额滨经舍。不久,经舍更名,师范学堂成立,嘉桓任师范学堂堂长。

禹州颍滨精舍时期有舍长,禹州师范学堂时期有堂长

辛亥革命后,嘉桓辞去堂长职务,埋头书斋,专心读书和吟诗作文。嘉恒一生参与政治活动极少。武昌起义爆发之后,禹州城乡动荡不安,嘉恒出面与举人王槐三一同召集各甲大户商定全州10个里各设自治团一团,每团养兵50名,以材为单位维持地方治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