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奇:改村名

新傳奇:改村名

郝學利剛當上環保廳廳長不久,石橋村的老村長張德旺就找來了。張德旺說了來意,就是想把石橋村的村名改成“雙橋村”,讓郝廳長出面給有關部門打個招呼。

說起石橋村,和郝學利頗有淵源。十多年前,郝學利還是名科級幹部,被定點到石橋村扶貧。石橋村三面環山,村前有一條河,河上架著一座石橋,石橋村因此得名。

那時的石橋村真叫貧困,家家戶戶就靠幾畝薄田度日,村裡只有一條坎坷的泥巴路與外界相連,一到下雨天,根本沒法走。郝學利先是幫村裡貸款修了一條公路,然後因地制宜,幫村民引進種植香菇的技術,不到五年,就幫石橋村徹底擺脫了貧困,石橋村的村民們對郝學利很是感恩戴德。雖然後來因為郝學利工作調動,中斷了聯繫,但是村民們一直在關注著他,把他當作石橋村的保護神。這不,村裡遇到了困難,張德旺就來找他了。

郝廳長問:“老村長,村名既然要改成‘雙橋村’,那就是村裡有兩座橋了。村裡什麼時候建了新橋?”張德旺說:“說起來也是託政府的福,就在去年建了一座新橋,這也是我們想改村名的原因,這也叫與時俱進嘛。”

郝廳長說:“老村長,石橋村建了新橋是好事。說實話,當初我就打算給村裡建一座新橋,隨著經濟的發展,石橋不夠寬,早晚跟不上時代。只是後來工作變動,不歸我管了,才作罷。”他頓了頓,又說,“是這樣的,改村名歸地方政府管,與我的工作不對口,你直接找地方政府申報材料就好了n”

張德旺氣憤地說:“找過了,不讓改,所以才找你幫忙打招呼。”郝廳長思忖片刻,縣裡的人他大都熟悉,打這種招呼也不算違紀。礙於自己和石橋村特殊的交情,他最後答應了張德旺幫忙打招呼,但也說好了,別人能辦則辦,不能辦就算了。

過了兩天,郝廳長給縣民政局地名科的胡科長打了個電話,問起石橋村改名的事情。胡科長和郝廳長是老熟人了,當即就抱屈:“張德旺要改村名,那是無理取鬧!”

胡科長講,張德旺先找了鄉里,被拒絕後,就找到了縣民政局地名科。胡科長問過鄉里,鄉里反映說,石橋村就只有一座石橋。胡科長就問張德旺,村裡明明只有一座石橋,哪兒來的兩座橋?沒想到,張德旺信誓旦旦地講,村裡確實有兩座橋,河上一座,河裡一座,讓胡科長可以抽空去實地考察。

胡科長氣憤地說:“郝廳長,你給評評理,河裡怎麼會有橋?河裡那座橋不就是石橋的倒影嗎?這不是無理取鬧是什麼?我當即就將張德旺轟出了辦公室。”

掛掉電話,郝廳長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和張德旺經過近5年的相處,對這個人還是比較瞭解的,他為人耿直,不像無理取鬧的人。可是胡科長也不會說謊,他畢竟向鄉里瞭解過實情。那麼,石橋村到底是隻有一座橋,還是兩座橋呢?

想到這裡,郝廳長給張德旺打了個電語。張德旺在電話裡肯定地說,石橋村確實有兩座橋,不信的話,他可以親自過來看看。

郝廳長當然沒有時間去實地查看,不過,他還是聽出了張德旺的話裡有話,不然,為什麼非得一再強調讓他下去看看呢?思考了一會兒,郝廳長找來秘書小李,吩咐他去石橋村實地走一趟。

過了一天,小李回來彙報說,石橋村確實只有一座石橋,他還把用手機拍的視頻放給郝廳長看。郝廳長猛地一看,確實只有一座橋,待到仔細一看,心裡全明白了。

這天是週六,郝廳長一大早就來到石橋村的河邊,然後打電話給縣環保局的吳局長,說是趁週末休息,現在在石橋村清水河裡釣魚,讓他過來作陪。吳局長忙不迭地答應下來,馬上趕到了石橋村。

吳局長看見郝廳長和張德旺站在石橋上,急忙拿著漁竿走上前,問:“郝廳長,你不是來釣魚嗎?怎麼不見漁竿?”郝廳長指指清水河,說:“老吳,清水河都變成髒水河了,還能釣到魚嗎?我說釣魚那是藉口,就是讓你來看看,石橋村多出來的一座橋。”

吳局長四處張望,沒發現多一座橋,於是問:“橋在哪兒呢?”郝廳長指指河裡,說:“那麼寬一座橋,你不可能視而不見吧?”

石橋的不遠處,是清水河的一個水壩壩口,現在正是枯水季節,水流從兩側的洞口流下,河面的垃圾被水壩擋住,堆積了厚厚的一層,十幾米寬,發出陣陣惡臭。

張德旺說:“我說的河裡的橋,就是這個河面上的垃圾橋。”

自從三年前,石橋村附近建了一座化工廠後,清水河慢慢地就變成了髒水河,河上多了一條橋。

化工廠排出的汙水不但不做淨化處理,而且還把各色垃圾都往河裡扔。老村長張德旺為此事,找過化工廠理論,也找過鄉政府反映,最後卻被鄉里壓了下來。

鄉里不但不處理問題,還讓張德旺就此打住,不要把事態搞嚴重了。當然,鄉里也沒有明確表態不處理,只是說先緩一緩。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一年多。後來,鄉里居然還出臺了一項規定,無論哪個村出現了_上訪的情況,當年的農業補助款就延期發放。這項規定就把石橋村到縣裡上訪的路堵死了。

後來,張德旺一琢磨,既然明著不行,那就暗渡陳倉,改村名吧。改村名得走正規程序,得經過縣裡批准,等到縣裡來調查情況時,他就可以反映石橋村的現狀。誰知,張德旺將改村名的報告打到鄉里,又被壓了下來。後來他越過鄉里,直接找到縣裡,縣裡一聽說改村名,就把他推到民政局,結果被地名科趕了出來。

張德旺之所以死咬若多了一座橋,其實是希望縣裡能派人來核實,藉此發現化工廠違規排汙的事實。這樣既能讓清水河受汙染的事實曝光,也不會落個上訪的口實。

後來,張德旺在網上看見了郝廳長被任命為環保廳廳長的消息,當即靈光一現,就以改村名的藉口,找到了他。他知道郝廳長對石橋村有感情,應該能覺察出這其中的玄機,不會坐視不理的。

郝廳長心情沉重地對吳局長說:“老吳,我知道,我不能干涉地方政府的經濟大事,這些照片我打算髮在省環保系統的內刊上,讓各地環保部門展開討論,題目也想好了,叫《石橋村的噁心橋》,當然了,你們也可以找我改題目。”

送走郝廳長後,吳局長急忙往縣政府趕。到了週一,吳局長拿出一套整改方案,趕到省廳,要求改題目。後來,內刊出來了,題目是《還石橋村清清的河水》。緊跟著,石橋村的環境治理就展開了。

得知消息的郝廳長給老村長張德旺打去電話,風趣地問道:“老村長啊,村名還改嗎?”張德旺樂呵呵地說:“不改了,其實啊,石橋村這個名字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