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時間淡化了人們的記憶,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湮沒在歲月的長河中。近代水泥業和煤炭業在華夏大地蹣跚起步的腳印、南京大屠殺的災難和血腥等等,如今只能在塵封的檔案中覓得蹤影。但漢斯.昆德與哥哥和睦.昆德以及長子卡爾.昆德那份濃濃的中國情誼,值得我們銘記。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中國洋灰技術鼻祖:一身正氣拒不交出重要資料

光緒十五年(1889),經濟頭腦極為靈光的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見唐山一帶建築磚廠等用水泥較多,便開始籌辦唐山細棉土廠(英文Cement Plant的音譯,意即水泥廠)。該廠1891年正式投產,產出了中國第一桶水泥。次年唐廷樞病故,接辦者貪汙瀆職,到1893年入不敷出不得不關閉。1900年,由開平礦務局會辦擢升為總辦的周學熙著手恢復細棉土廠。他任命原開平礦務局的礦師李希明為該廠經理,高薪聘請了精通水泥製造技術的德國人漢斯·昆德為細棉土廠的總技師。舉薦漢斯·昆德的人是他的本國老鄉德璀琳,即後來夥同美國前總統胡佛騙取開平礦權的臭名昭著的傢伙,但是他舉薦的這個漢斯·昆德,跟他是截然不同的人。周學熙跟漢斯·昆德接觸不久,就發現這個人不但技術精湛吃苦耐勞,而且為人十分正直,於是非常器重他。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周學熙、李希明和漢斯·昆德忙忙碌碌籌備重建細棉土廠的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中國,開平礦務局三下五除二變成英國人手中的開平礦務有限公司了。一身正氣的漢斯·昆德痛恨英帝國掠奪行徑,對入主開平煤礦的英國資本家採取了拒不合作的強硬態度。當英國人在開平礦務局懸掛起英國國旗的時候,唐山細棉土廠懸掛的卻是中國龍旗和德國國旗,理由是這個廠的總技師漢斯·昆德是德國人。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為了保護中國企業的利益,漢斯·昆德將細棉土廠所有的技術資料和合同文件,全部拿到自己手中保管起來。當英國人得知這些重要文件在漢斯·昆德手中時,便多次向他索要,並許以重金,但都沒有成功。實在沒有辦法了,英國資本家就讓德璀琳出面去要。誰知漢斯·昆德並不買德璀琳的賬,德璀琳照樣碰了一鼻子灰。漢斯·昆德擲地有聲地說:“這是中國的企業,所有的文件資料都屬於中國人。我受周學熙先生的委託管理這個企業,決不能做背叛僱主而為自己謀取私利的事!”在漢斯·昆德保管的文件中,有一份是細棉土廠同開平煤礦訂的合同,合同中有如下的內容:“該廠墊款抵押開平礦局,如果一方不願合辦,可提前三個月通知對方,即可分辦。”說明唐山細棉土廠與開平煤礦不是一個企業,你英國人沒有理由將細棉土廠也算在開平礦賬上而掠去。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一年後,漢斯·昆德得知周學熙從山東回到天津任職,立刻專程趕到天津,將這份合同和所有的資料都交給了周學熙。就是憑著這份合同,周學熙懇請袁世凱出面交涉,終於從英國人手中收回了唐山細棉土廠。周學熙晚年在其《自述年譜》中寫道:“彼昆德者,即化驗洋灰成功一節,已於啟新有生成莫大之德,況又有保護之功”,“使昆德者當日不攜出(合同資料)或私授英人,則此產早與礦產同入開平掌握中矣。所以未蹈覆轍者,昆德之功不可沒”。光緒三十二年(1906)七月七日,唐山細棉土廠內鞭炮聲大作,周學熙向工廠全體人員宣佈:從即日起,唐山細棉土廠正式由中國人收回自辦了!漢斯·昆德打開早已準備好的酒罈,同人們一起開懷痛飲。經過改造擴建和更新,加上漢斯·昆德精湛的技術,不久生產出了百年未衰的中國名牌——馬牌水泥。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歐洲採購聯絡要人:守信重諾協助灤礦引進設備

和睦·昆德是漢斯·昆德的哥哥,他是北洋灤州官礦有限公司(簡稱灤州煤礦)和啟新水泥廠在歐洲採買大型設備的主要聯絡人,此人誠實可靠,為20世紀初我國進口煤炭機械和水泥機械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我國近代採煤機械化以及水泥製造機械化的進程。1908年,李希明被派遣到歐洲採購水泥機械和採煤機械,漢斯·昆德讓他聯繫其兄和睦·昆德。在這之前,和睦·昆德已經給啟新水泥廠代購過一批蒸汽機等設備,李希明這次到歐洲,經過訪查,發現和睦·昆德代購的那些機器,“誠屬(產自)德國丹(麥)國著名之廠,且價亦屬省”,得出的結論是和睦·昆德這個“洋毛子”很實在,沒有糊弄我們中國人。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到了德國,和睦·昆德答應李希明“照料裝運”,負責將中國人購買的大批機械設備發運到秦皇島,而且比以前收取的費用要降低,“改取三分中用。非特別之電(報)費、川資(即差旅費),不別行開賬,由其自負”。李希明認為這“尚屬相宜”,說和睦·昆德比“漢泊”等商家要“妥帖”得多。李希明寫信向周學熙建議,希望自己回國後,大量購買設備的後續事宜由和睦·昆德“全盤經理”。此後,灤州煤礦和啟新水泥廠購進的設備器材,經過和睦·昆德之手,越過大洋,源源不斷地運達秦皇島和天津港口,為唐山工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南京淪陷難民救星:不畏日寇英勇救助中國軍民

卡爾•昆德(也有譯為卡爾•京特)為漢斯•昆德的長子,是南京大屠殺電影紀錄片中勇救中國難民的德國博士。1903年8月11日出生在唐山,1935年7月,曾任啟新磁廠(啟新洋灰公司附屬廠,唐山陶瓷廠前身)廠長(中層管理人員)和中國煤礦礦井顧問。1937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前夕,啟新洋灰公司董事會請卡爾•昆德以德國禪臣洋行代表、江南水泥廠代理廠長的身份,赴南京保護啟新洋灰公司在南京新建的江南水泥廠,對外宣佈該廠為丹麥、德國合資企業,希望藉助德國與日本軸心國關係和丹麥中立國地位來保護工廠。12月4號到達江南水泥廠時,日軍已經包圍南京,卡爾•昆德等人連夜趕製德國、丹麥國旗懸掛在工廠上空,還讓工人用石灰和木炭在地上組成黑白兩色的德、丹兩國國旗,使該廠免於轟炸。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南京大屠殺發生後,難民蜂擁而至,卡爾•昆德等人設立工廠保護區,掛上“德丹合營江南水泥廠,受大使館保護”的牌子,並將準備投產運營的費用,用於維持難民營運轉,收容保護救助了2萬多名難民。殺戮過後難民返鄉,而卡爾·昆德夫婦與日本人的鬥爭持續了8年。日本人企圖迫使江南水泥廠為日軍生產軍事物資,代理廠長卡爾·昆德巧妙周旋,8年未生產一桶水泥。南京棲霞寺難民營長老所寫的《以人類的名義,致所有與此有關的人》的信件,就是由卡爾•昆德譯成德文,然後再由辛德貝格送到德國西門子公司南京辦事處經理拉貝手中的。不久以後,美國的《密勒氏評論報》在報道中引用了這封信的內容,向全世界公佈了日本的暴行。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龍馬負太極:昆德家族與中國的不解情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