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山區檢察院: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開展以案釋法——每一個法治故事的背後

點擊標題下「藍色字體」 關注“錫山檢察”

錫山區檢察院: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開展以案釋法——每一個法治故事的背後近年來,錫山區檢察院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縱深推進以案釋法,不斷提升檢察機關公信力和人民群眾滿意度。

典型案件

充分發揮警示作用

近年來,錫山區檢察院把“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的要求有效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充分發揮重大、疑難、複雜、社會影響大、群眾廣泛關注、新類型等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面對不同對象,結合案件辦理環節,採用不同形式加強以案釋法,最大限度增強以案釋法說理的效果和受眾接受度。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群眾閱讀《人民檢察》

2016年,錫山區檢察院辦理的上海生活垃圾跨境傾倒汙染環境案是錫山區自設區以來最重大的汙染環境案件,社會關注度高。

錫山區檢察院在提前介入偵查過程中發現,從證據收集、適用法律、汙染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等方面,公安、環保、法院等部門存在不同的認識。為此,錫山區檢察院牽頭召開跨部門聯席會議,就案件的法律適用、證據標準和汙染檢測、環境淨化應急處置費用計算等問題達成共識,為更準確作出偵查指導、開展必要的釋法說理提供便利。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檢察官在農民工學法週上發放法治宣傳資料

案件到庭審階段,錫山區檢察院公訴人對10名被告人開展教育談話,從法律分析、事實認定等方面耐心細緻釋法說理,並就汙染環境罪的犯罪構成、成因以及危害後果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使10名被告人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犯罪事實,真誠悔悟。

錫山區檢察院還邀請案發地村委幹部和群眾代表旁聽庭審,在場群眾紛紛表示,旁聽了公開審查,切身感受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為了自己和子孫後代的幸福,堅決杜絕汙染環境,實現“旁聽一個案件、瞭解一部法律、教育一片公民”的普法效果。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邀請群眾旁聽達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案件辦結後,該院撰寫了《錫山區院:城市垃圾的“奇幻漂流”》等宣傳稿件,通過各級各類媒體加強對外宣傳,擴大以案釋法的範圍和效果。廣泛發揮“微宣傳”作用,利用微電影、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傳播檢察職能法律知識,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結合所辦理案件,創作微電影《守土有方》《一場垃圾漂流的發財夢》等,積極開展以案釋法。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近年來,錫山區檢察院還積極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把信息化手段應用到普法宣傳服務群眾上,主動對接鄉鎮(街道)綜治管理系統、“民情App”等平臺,構建“網上、掌上”檢察院,形成“檢察室與聯繫點相依託、檢察官與聯絡員相配合、網上與網下服務相結合”的“互聯網+檢察”精準服務民生工作機制。利用“互聯網+檢察”工作平臺,將每一個典型案例及時編輯整理,通過群眾喜歡的方式,實時傳送到群眾“手中”,普及法律知識。

尤其是近年來,結合汙染環境典型案件,錫山區檢察院加大汙染環境犯罪知識宣傳,呼籲群眾行動起來保護生態環境,並藉助“互聯網+檢察”工作平臺,接收、蒐集群眾對汙染環境等犯罪線索的舉報,暢通群眾涉法訴求,以個案延伸檢察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檢察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法律監督

積極強化監督職能

“做到誰執法誰普法,就是要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能過程中堅持做到以案釋法說理,把履行檢察監督職能的過程當成以案釋法的過程。”錫山區檢察院檢察長何瑩對記者說。

刑事執行檢察工作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管理的檢察監督,確保社區矯正對象不脫管、漏管,依法服從社區矯正管理,順利度過矯正期,迴歸正常生活。多年來,錫山區檢察院一直致力於加強對社區矯正工作的檢察監督,採取多種形式強化社區矯正對象的法治教育。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禁毒日社區矯正宣傳

今年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一批特殊人員正在傾聽檢察官介紹毒品犯罪典型案件。他們是正在接受社區矯正的涉毒品犯罪社區矯正對象。

錫山區檢察院在對全區社區矯正對象開設3批次“法德講堂”,對全區200餘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集中法治教育的基礎上,將社區矯正對象按照未成年人、不同罪名分類,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在“五四”青年節期間,組織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提升道德修養;重陽節期間,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到敬老院開展義務勞動,幫助敬老院修整草坪、劈柴;組織矯正對象旁聽案件庭審,用莊嚴的法庭、嚴肅的庭審、相似的案情,警示矯正對象遵守法律、改邪歸正,早日迴歸正常生活。

結合日常檢察監督工作,錫山區檢察院積極向涉案單位或主管部門加強以案釋法,進一步增強相關部門的法治意識、依法履職意識,共同推進依法治國建設。

自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作為試點單位,錫山區檢察院積極向行政機關開展公益訴訟法治宣傳,積極溝通解釋公益訴訟法律法規要求,尋求行政機關合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共識。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檢察官與社區矯正對象談話

根據該院辦理的首例汙染環境案件及跨省傾倒生活垃圾汙染案件,錫山區檢察院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助,共同構建環境保護“1+5”協作制度體系,即與錫山區監察委會籤《關於在履行行政公益訴訟職能促進依法行政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推動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轉發,形成《關於加強環境保護行政執法檢察監督的意見》《關於加強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協作意見》《關於建立國土資源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宛山蕩溼地生態保護的協作意見》《關於在行政執法檢察監督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等5個配套協作制度。

該協作制度體系涉及區監察委、區政務管理辦公室、區政府法治辦、區公安分局、發改、環保、水利、國土、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覆蓋面廣,形成了司法、監察、行政機關攜手合力保護公共利益的良好工作格局。

檢力下沉

法治服務保障企業

“電動車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新產品研發更新換代,希望檢察機關繼續一如既往地幫助我們加強專利知識產權保護。”在錫山區檢察院組織召開的錫山區電動車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座談會上,上市企業雅迪科技集團負責人說道。

作為全國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基地之一,錫山區彙集了以雅迪、新日、愛瑪等行業龍頭為代表的400餘家電動車企業,整個行業累計擁有千項以上專利。錫山電動車商標中被認定為省著名商標30餘件,獲得國(境)外註冊商標50餘件。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檢察官到電動車企業瞭解規範安全生產執行情況

為加強轄區電動車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2017年6月,錫山區檢察院聯合無錫市科技局等單位至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安全管理講座。之後,該院根據轄區電動車企業發展現狀,制定出臺《關於加強電動車行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意見》,從制度上規範電動車行業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工作。

2016年3月底,何瑩帶領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到紅豆集團進行專題調研,向紅豆集團現任總裁周海江瞭解企業擴大發展中的法律訴求,徵求對檢察機關服務非公企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結合辦理的侵犯知識產權案件,錫山區檢察院採取“三個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即編一本書,向轄區企業發放贈送編印的《知識產權典型案例點評》,為企業提供維權指南;建一個群,設立“錫山檢察知識產權保護之家”微信群,為企業在線提供知識產權法律諮詢服務;築一道牆,為保護企業技術秘密、商業秘密和限制離職競業,量身定製《知識產權保密協議》《競業限制合同》等協議,幫助企業有效防範企業風險與漏洞。

時下,每年春節在無錫人的餐桌上有一道必備佳餚——甘露青魚。與往年相比,這兩年春節無錫人對甘露青魚的真實性更加有自信。而這,源自於錫山區檢察院一系列保護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的舉措。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關於加強農產品品牌保護協作意見》簽訂現場

在2017年錫山區兩會上,有代表提出市場上出現假冒甘露青魚的問題。錫山區檢察院獲悉後,立即指派甘露青魚主要養殖區域所在地的鵝湖檢察室幹警進行走訪調查,並聯合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執法,全面摸底甘露青魚養殖捕撈與銷售情況。之後,該院進一步摸底調查全區具有地理標誌性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形成調查報告,最終制定並與甘露水產協會等三家農業合作社簽訂《關於加強農產品品牌保護協作意見》,加強地方農產品品牌保護。

錫山區檢察院利用派駐檢察室紮根基層的優勢,在錫山經濟開發區機械裝備產業園、雅迪科技集團公司等掛牌設立5個檢察工作聯繫點,形成了“檢察室與聯繫點相結合,檢察官與聯絡員、信息員相配合”的保護網絡體系,將檢力下沉到企業一線、將檢察服務送到企業和農產品合作社手中,打通了司法服務企業的“最後一公里”。

關注未成年人

只為孩子健康成長

“如果我的確騙了人,但只騙了一塊錢,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如果我獻殷勤主動給了別人財物,但是又後悔了,能要回來嗎?”

“網上騙子這麼多,網戀還能有靠譜的嗎?您怎麼看待網戀這個事情?”

8月3日,錫山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副主任姜中芳被江蘇省天一中學的7名同學團團圍住,你一言我一語,問題滾滾而來。他們,剛剛結束一場模擬法庭審判,當天庭審的內容是一起真實案例:未成年人小高通過網戀騙取被害人財物而獲刑。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檢察官帶領學生們前往模擬法庭

近年來,錫山區檢察院堅持“檢察官講臺”進校園,結合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開展“守護彩虹行動”“防治校園欺凌,護航未成年人成長”等“法治進校園”主題系列活動,通過舉辦講座、案例評析、檢察開放日、模擬法庭、情景劇等方式,向廣大中小學生、中專技校生等普及法律常識,增強自我保護、防範不法侵害的意識和能力。

工作中,錫山區檢察院不斷探索在校生法治宣傳模式,積極與學校加強溝通交流,尋找更加受學生歡迎的未成年人普法宣傳形式。今年6月,該院與轄區柏莊小學經籌備,借鑑大學各學院的形式,成立“紅領巾法學院”,姜中芳被柏莊小學聘為首位“紅領巾法學院”院長。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未檢員額檢察官被聘為紅領巾法學院院長

在關注學生在校期間法治宣傳工作的同時,錫山區檢察院也十分重視每年寒暑兩個長假。每年暑假,該院都與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社區委等聯合開展“法治夏令營”活動,通過開展模擬法庭、觀看案例視頻等進行以案釋法,傳授法律知識,保護孩子遠離違法犯罪傷害。目前,該院已連續13年開辦了“法治夏令營”活動。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檢察官在民工子弟幼兒園用繪本的方式宣傳法律

作為蘇南經濟發達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為無錫城市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他們的子女因各種原因多數就讀於民工子弟學校,法治教育相對薄弱。為此,錫山區檢察院開展了“法潤天使、情暖童心”全面維護新市民子女合法權益行動,到民工子弟學校開展“遠離校園欺凌”“保護自己遠離性侵”等專題講座或主題班會,結合典型案件,講解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遇到侵害時的自我救助措施,提高新市民子女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锡山区检察院: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以案释法——每一个法治故事的背后

檢察官為新市民子女家長上“主題家長會”

關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家長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錫山區檢察院利用錫山區教育系統建立的“守護天使家長課堂”微信群平臺,介紹未成年人相關法律法規和法律常識、接受家長和未成年人諮詢和在線互動,釋法答疑,為家長們提供法律諮詢服務,普及法律知識。

據統計,2016年以來,錫山區檢察院共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60餘次,累計受教育3萬餘人次。

本文刊登於2018年9月12日《檢察日報》

錫 山 檢 察

Justice will assert itsel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