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餐飲衆籌的那些事

九吃今天下午問我,怎麼看待餐飲眾籌這個問題,恰好前幾天一個在北京的朋友也在問,有一個他信得過的人發起眾籌,1.5萬一股,單人最多5股,他想參與,來徵求我的意見。慚愧的是,我對餐飲眾籌不是很瞭解,以前也沒有研究過這方面的東西,所以給不出有理論依據的意見和建議。

但是,根據自己從事餐飲這麼7年的經驗來看,我不太看好餐飲行業的眾籌模式,而且,就我所關注的中籌模式來看,不管大小基本也都失敗了,因為自己對眾籌模式的排斥,所以一直也沒有用心去研究其背後的邏輯,但僅從那些失敗的案例來看,前景並不美妙。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微博時代的餐飲眾籌

就我所知,餐飲行業最早做眾籌模式,並且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應該是北京的五嶽散人,早在微博時代,五嶽散人的影響力就得到爆發,一直在微博影響力排行榜的前列,按照現在的標準,他就是最典型的網紅。

再加上他一直以美食品鑑行家自居,所以當他在2012年發起餐廳的眾籌時,全國網友響者雲集,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超額完成了一家餐廳所需要的資金,後來這家餐廳也確實如事先描述的一樣成功開起來,微博時代也確實博得不少名聲,但遺憾的是不到一年時間,餐廳就舉步維艱,尋求轉向……

最後他的這個眾籌結局是什麼樣,我因為沒有持續關注而不知詳情,這算是我所知道的餐飲行業最早的名人發起的餐廳眾籌代表,後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餐廳眾籌模式越來越多,以至於我身邊就有不少老闆在開分店時,採取眾籌模式,美其名曰“人多力量大”。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但是,“人多力量大”在餐飲行業真的如此有效麼?其他人怎麼看我不清楚,但我自己持悲觀態度,即便是現在,我也不認為眾籌模式是方向或者趨勢,在其他很多領域,眾籌模式有很成功的案例,但是餐飲行業,老實說,我認為眾籌模式要做好非常難。

眾籌到底在籌什麼

首先,眾籌到底是籌什麼?開餐廳無非也就涉及到人、財、物三個方面,我認為餐飲成本最關鍵在人上面,很多餐廳的成功並非因為菜品和味道,而是因為有一個思路清晰的老闆。因此,我理解的眾籌,首先應該是“以人為本”:通過眾籌模式來尋找合適的餐飲合作伙伴。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現實中呢?很多眾籌名義上是“籌人”,但背後實際上是“籌財”,從那些最終成為小股東的人選就可以看出。我所瞭解的很多眾籌餐廳,其加入的小股東除了給幾萬塊錢之外,餐廳的其他方面幾乎給不了任何幫助,除非,每個月必須要來消費兩次也算是幫助。

因此,很多眾籌餐廳所招募過來的小股東,實際上眾籌發起人最終只是利用別人的錢財,額外還給別人設置一個每月消費頻次的條件,那些真正決定餐廳成敗方面的人才,則要麼沒在他們挑選範圍,要麼根本不可能吸引到別人的參與,籌人最終還是變成了單純的籌財。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其次,就算是籌人,也不能只是看重“帶客”這一個方面,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言,餐廳的成敗需要平衡三要素,單一的某一個方便強,其他方面弱,無法讓一家餐廳持久的保持好生意,這是餐飲行業的最基本商業邏輯,不管什麼形式都需要遵守。

但現實中的眾籌模式呢?發起人即便目的是“籌人”,你會發現,他們物色和尋找的也更多偏向於“有粉絲影響力”這一個方面的人選,比如那些掌握有傳播渠道的媒介從業人員,比如一些具有粉絲影響力的自媒體達人,原本這沒有錯,但是如果所有小股東都是一個屬性的人,也不行。

原因在於,就算是你營銷和宣傳方面的力量再強大,產品和運營方面支撐不起,結果也會很糟糕,最後甚至會出反效果。不管是媒體人也好,達人也罷,如果介紹過來的粉絲和朋友吃一次失望一次,他們自身的影響力都會受牽連,失去信譽度,他們怎麼持續發揮營銷宣傳方面的作用呢?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因此,如果是“在乎人”的眾籌,那就應該基於餐飲三要素,在每一個要素裡面去眾籌相匹配的人員,讓各個方面都能有懂行的小股東在裡面操心,大家在此基礎上形成合力,才可真正實現人財物三者的良性發展,一家店做好以後,再謀求後續更大的發展。

但非常遺憾的是,現實中的餐飲眾籌,絕大多數都偏重於營銷端的人才眾籌,其他方面則幾乎無能為力,隨著越來越多的餐飲眾籌模式的出現,很多人片面的相信“人多力量大”,於是積極踴躍的參與各類眾籌,裡面潛藏的風險被忽略掉,我建議朋友們還是要慎重。

參與眾籌要想清楚的

第一、想參與眾籌的話,一定要確保對眾籌發起人的瞭解,如果是一個餐飲外行來做餐飲眾籌,這需要提高警惕,原因很簡單:一個對餐飲不懂的人,他們根本就不瞭解以後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也不明白應該如何籌備餐飲團隊,更不懂餐飲的基本商業邏輯。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第二、不要被參與眾籌的人有影響力而左右。有些朋友參加眾籌,是因為他認為牛逼的人也參與了,因此自己也跟著參與,要明白的是:牛人負責的餐廳與牛人參與的餐廳是兩個概念,尤其是那種只有一兩股的小股東,很可能只是人情勉為其難的參與,否則對於牛人來說,純屬浪費時間。

第三、想明白自己參與眾籌的話,能做出什麼貢獻?如果自己對於即將加入的餐廳,在以後給不出什麼貢獻,就不要奢望撿別人的便宜了。萬一參加的那些小股東都是這麼想,都想著自己不用出力,都想撿別人的便宜呢?因此,確保自己除了出錢之外,還能有其他作用,否則不要參與,這個社會沒那麼多便宜給你佔。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第四、眾籌的模式和規矩一定要在交錢之前就完全明確下來,千萬別僅僅因為一個人的信譽,而對他盲目相信,在錢財面前,不妨先把人都想成小人為好,因為一個可行性高的模式和公平透明的規矩,即便是小人也無利可圖,只能遵守規矩;反之,再有信譽的人在無約束情況下,久而久之也難免會變成相反的人。

第五、如果已經參與了眾籌模式,而且有了很明細的規矩和規則,那要注意的是具體執行團隊對這些規矩和規則的執行力度,比如答應了每個月公佈財務數據,那就必須每個月公佈,一旦開始拖延,不管什麼原因,都建議第一時間選擇退路:因為這是眾籌的合作生意模式中最基本的東西。

第六、提前做好出各種問題的心理準備,餐飲眾籌出問題是必然的,不出問題才是偶然:因為餐飲本身是一個非常繁瑣的行業,裡面可能出問題的方面太多了,即便是兩三個合夥人都經常出問題,而眾籌模式的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合作伙伴,出問題的概率和可能性更大。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第七、不要對眾籌模式發起人抱有太高的期望值和信任度,真正牛逼之人既不缺錢,也不缺影響力,他們不會眾籌。熱衷於眾籌模式的人,大多數都是帶著“花別人的錢來做自己的事”的初衷,賺錢功勞是他們的,虧錢則大多數虧小股東的錢,他們缺乏用自己錢那種壓迫感和損失所可能帶來的壓力。

第八、就算幸運地參加到一個很好的眾籌中,也請做好“中途下車”的準備,我沒看到多少眾籌餐廳的小股東賺大錢的例子,反而是一些餐廳做起來後,想方設法的“去小股東化”,僅僅把小股東當成完成第一步的墊腳石,一旦第一步做起來,遍地鮮花和吹捧情況下,很少有人能抵抗住誘惑和虛榮心,變得狂妄自大和自以為是。

關於餐飲眾籌的那些事

第九、對眾籌模式不要抱有太高的盈利期望,不要帶著撈一筆的心態參與餐廳的眾籌,如果是帶著玩的心態,有一幫關係不錯的朋友,一起來玩一個餐廳,能賺錢固然好,不能賺錢,至少有個地方吃飯,多個地方三朋四友吹牛逼,這樣的心態可能更好!

我身邊很多兩三個人合夥開餐廳的例子,非常讓人沮喪的是,連這麼兩三個人合夥做生意都要經歷各種曲折和磨難,合作的人數上升到十多人,人人還都以老闆自居,老實說,成為烏合之眾的可能,遠遠大於其他可能!因此,整體上,我對餐飲眾籌模式持悲觀態度,既不參與任何眾籌,我也不發起任何眾籌。

我連自己都不相信!

·

——作者蔣毅:豪蝦傳創始人,四川滷煮龍蝦創始人;國內首家餐飲小老闆社群【豪俠匯】創始人;從事餐飲近10年,16年作為川派龍蝦代表,受邀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