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楊帆:瑞士隨筆

散文|杨帆:瑞士随笔

散文|杨帆:瑞士随笔

// 閱讀本文需要約 9 分鐘

散文|杨帆:瑞士随笔

瑞士隨筆

楊 帆

瑞士洛桑大學學習了一段時間,感慨頗多。 瑞士版圖儘管只有四萬多平方公里,不及甘肅版圖的十分之一,但如此微小的國度,卻有著不同凡響的氣度。那種氣度,應該是悠閒的生活情調,寧靜的生活方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至美追求。

每逢踏足異地他鄉,最初印象便是看其建築形態, 畢竟一個地方的建築彙集著地域文化特色,凝結著民族文化個性,透過建築才能感受其風土人情,感知其文化內涵。在瑞士,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沒有嶄新的建築,陳舊而不失典雅,陳舊而又莊重的風格里,讓人不得不敬畏,不得不讚嘆。乾淨整潔的街道上,沒有丁點垃圾,沒有嘈雜和喧囂,沒有浮躁和不安。如此安靜祥和的生活狀態,來自於悠然清閒的生活心理, 來自於這個民族的自覺和自信。

當然,瑞士的建築主體不同於中國建築,他們最高大的建築是教堂,肅穆莊重的建築格調裡,顯示著他們分割自然空間的激情和氣勢,努力向上飛騰的夢想體現在那些建築形態中。在日內瓦有此印象,在洛桑也有此印象,宗教建築成為地方建築的標誌,說明人們對信仰的推崇與敬畏,也說明了他們對信仰的虔誠與膜拜。除去高大的宗教建築,其餘建築群體還是很普通。越是普通,越能呈現地方文化風味,越能展現民族情結。雨果曾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瑞士的建築物像凝固了瑞士人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節奏,跳動著他們的生活節拍;也凝固了瑞士人的生活情節,是瑞士人定格的生活表情。

用小巧玲瓏來形容這個國家一點不過。其小巧之處,似乎都是詩歌與音樂的世界,沉澱了不少久遠的民族風情與厚重的文化意味。如果說悠閒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種至高的生命體驗的話,瑞士人真正達到了這種生命體驗。

小巧的城市與國度裡,寧靜是城市的主調,他們不論坐車還是吃飯,不管行走還是做事,都在靜謐的環境裡,都在清靜的空間中。尤其在咖啡館裡,一杯咖啡,三兩人相互暢談著,讓人彷彿進入一種幽雅的詩情畫意之中,西方有位詩人曾經說過,“給我片刻的寧靜,願意用整個天堂奉送。”

儘管瑞士人信奉的宗教不是中國道教,但道法自然的精神似乎又與中國道教很相近。隨便走近一處建築,走進一條街道,一個院落,給人的感受就是他們的生活環境與自然貼得很近,充滿濃郁的自然風味, 彷彿是自然的一部分,讓人忍不住地感嘆和讚美。人類文明的一大標誌就是人類能夠與自然分割空間,佔據自然空間來供生命棲息和繁衍。但多數情況下,隨著人類慾望的鼓脹,隨著人類需求的增大,人們漸漸會遠離自然。但在瑞士,仍然是純粹的自然情調與格調。走進他們的生活環境裡,彷彿進入了恬靜的田園之中,進入了靜謐的自然之內。繽紛的落葉讓街道多了一份色調;幽靜的街巷讓城市多了一份溫馨;爬滿青藤的老屋又讓城市多了一份厚重。

瑞士人在建設家園時沒有像中國人那樣講究風水,但其空間佈局似乎與中國傳統風水美學暗暗相通。隨形就勢的空間分配,依山傍水的自然形勢,讓其生命空間如同一幅幅油畫一樣,有著厚重的質感和綿綿的情意,讓人看上一眼就想住下來,慢慢地感受,緩緩體味,置身其中,時間彷彿停留下來,光陰也似乎慢慢消逝一樣。的確,將生命放置於山水間,放置於自然物象之中,陽光與空氣也格外清新,在如此山明水秀的環境裡生活,真有一種身臨仙境的感覺;難怪人們將瑞士比做生活的烏托邦。就拿洛桑來說,依山臨水的城市,在山的襯托中,在水的環抱裡,山與水的綿綿情意始終圍繞著城市,山與水的靈氣始終環繞著城市,每當夜幕落下,亮起來的燈光將城市烘托得格外迷人。

不難想象,人與自然的和諧緣於人對自然的尊重, 對自然的關愛與呵護,鍾情山水的瑞士人能夠將虔誠的心奉送於自然;在他們心裡,眼前的自然如同他們的伴侶一樣,必須精心的呵護,必須認真的守望。緣於瑞士人鍾情山水,緣於瑞士人呵護自然,有情有意的自然給予了瑞士人更多的回報和恩賜,給予了瑞士人更多的反芻與關愛。經歷山水靈秀、清雅、聖潔的洗滌,人的心靈也似乎清新多了、淡雅多了,人的情懷也博大起來,正是這山與水的薰染,鑄就了瑞士人精細的生活方式。

讓生活多一份精緻、多一份精細、多一份精美, 他們的民族個性裡自然少不了謹慎和虔誠,少不了勤儉與務實,更少不了樂觀與寬厚。正是這樣的個性驅使,精細化的做事風範如同血脈般地遺傳著。享有國際盛譽的瑞士表就緣於瑞士人的精緻與精細;其實他們的精緻與精細,來緣於他們的節儉,中國有句古話, 儉以養德,瑞士人的節儉是對生活的珍惜,對能源的保護,對自然的合理利用,就拿城市燈光來說,一到熄燈時分,整個城市全部熄燈,從沒有特殊和例外。當然,他們的節儉還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細節裡, 無論購物還是飲食,浪費現象極少。這是一種民族自覺,來自於他們的民族自信。

擇物唯新,擇友唯舊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而在瑞士人眼裡,越是陳舊的物器,沉澱歲月記憶越久遠的物器,越能引起人們的青睞與關注,越會讓人們珍惜和呵護,在他們眼裡,那些物器已經不是簡單的物器,已經成了時光的記憶,成了歲月與光陰的見證物。守護古老的物器,彷彿就是守護一段發黃的時光,守護一個歲月的印記。古色古香的色調,是瑞士城市和鄉村的主色調,那些古老的色調裡,沉澱了太多的時光,沉積了古老的記憶。不論走進任何一個角落,走進任何一條街道,都會發現,古舊的色澤閃爍著時代的亮色,閃爍著蒼老的光澤。在傑弗裡教授家裡做客時,就能感受到這一點,他們的房子,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程,他們室內的傢俱,至少都有數十年的時光, 住在有著百年記憶的房子裡,久遠的時光記憶濃縮在室內,沒有一絲滄桑之感,卻能給人沉靜和淡然,給人清新與雅靜,那是一種至美的生活享受,也是對自然的一種尊崇。

散文|杨帆:瑞士随笔

在瑞士,不論在公交車上,還是地鐵上 ; 不論在候車期間,還是公園角落,印象最深的是讀書氛圍非常濃。乘車間隙,人們捧著一本書在閱讀,公園角落, 人們也捧著書本翻閱,很少看到拿著手機陶醉其間的景象。在他們心裡,彷彿沒有在車上或者在公園,而是在一個寂靜的圖書館裡。車在街上奔跑,而他們卻全身心的閱讀著文字,讓書中文字洗滌靈魂,淨化心靈。

讀書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修行。進入書本之中, 醉在文字之間,忘懷天地,那是多麼美的生命境界。數千年前,我國就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說法。那時,人們將讀書人奉為尊貴之人; 的確,稱讀書人為聖人門下,那種禮遇是至高的。但現在讀書的人漸漸少了,坐在車上,手捧書本,忘我地鑽入書本的人幾乎少之又少。凡有人群之處,映入眼簾的場景都是人人捧著手機,沉醉甚至迷戀的景象。相比之下,心裡別有感觸。

文明程度也好,地域文化也罷,往往體現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裡。瑞士人隨處隨地讀書的習慣,不僅震撼著我的心緒,還觸及了我的靈魂。讀書習慣曾經是我們的民族精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的說法幾乎婦孺皆知,但在傳承和發揚上不夠,浮燥氣上升,讓人們無暇顧及讀書,或者無法靜下心來讀書。當一個地方的生活習慣成為文化傳承的載體,成為鏈接文化形態標誌的時候,地域文明自然會突現出來。放下是中國道教思想的精粹,瑞士人儘管不信奉道教,但我覺得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還是能放下,放下心頭雜念,放下身邊浮事。隨時隨地都能如同看書那樣靜下來,讓心靈在緩衝中跳躍,讓生命在緩衝中迸射光芒,悠閒愜意的生命狀態,寧靜安祥的生活方式,形成樂在其中的境界。

曾有一句名言“人生在於細節,成功來自細節。” 瑞士人如此認真幽雅的生活狀態,決定了他們做事的認真態度。享譽國際的瑞士軍刀,其做工之精細、精美、精巧,質量之上乘,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不可取代的, 這些都與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相關。瑞士人的這份認真與執著,這份耐性,才取得令世人注目的尊重。

鬧中取靜,刪繁就簡,曾經是國人至美的追求, 其實也是生命的另一高峰,而這一生命高峰能否得到, 可否體驗,不在於佔有物質財富的多少,而在於精神境界的高低,在靈魂深處有一份寧靜,這與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是相通的。記得《易經》中有一節卦,卦中談了對待節約的三種態度,安節、甘節與苦節,卦辭中以安節者平、甘節者吉、苦節者兇這三種結果來給此卦做了三種截然不同的判定,不也說明人生就是一種態度,什麼樣的態度決定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什麼樣的態度決定什麼樣的人生境界。

欹枕舊遊來眼底,掩書餘味在心頭,這是我國古人的讀書感慨,今天用之亦不為過。

散文|杨帆:瑞士随笔

我們住的地方到洛桑大學步行快則需要四十分鐘左右,慢則需要一小時左右,如此充裕的時間,恰好給了我們漫步日內瓦湖的機會。我們每天提前起床,沿著湖岸步行去洛桑大學,下午課後又從洛桑大學沿湖岸回到住的地方。正如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一樣,日內瓦湖早晚的景象也不相同,我們每天獲得的感受亦不同,她彷彿揣摸到了我們的心思,以全新的意象讓我們體驗其旖旎的風光,讓我們感受其雅緻的神采。每次依岸行走,一起的學友們都要在岸畔拍照,儘管攝影技術不是一流的,但他們都能把自己最美的笑容定格於湖岸邊,定格在湖光水色中,把自己最美的記憶留在此地,分享給親友們。那段時間,日內瓦湖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我們放鬆心靈的最佳場所。我們每天都要在湖邊徘徊片刻、感受片刻、張望片刻。湖是有生命和情感的,她敞開博大的胸襟,挽留著我們的身影;閃動深情的眸子,眷顧著我們的步履,挽留中讓我們有了情懷與感悟,眷顧中讓我們有了讚美的激情。我們又依戀著她的倩影,依戀中忍不住去閱讀那湖影,從湖影裡尋找她的履歷,體驗她的情緒與情態。

幸運的是我住的房間窗戶正好面對日內瓦湖,推開窗戶,便推開一片新的風景,拉開一幅新的畫卷。體會最深的是餐廳,從餐廳窗口恰好可以一覽湖面景色。臨窗眺望,湖面的層次相當分明,遠處是層層起伏的阿爾卑斯山,山嶺上的雪跡稜角分明,雪峰之巔是雲嵐與漫霧,山下便是日內瓦湖,雪山、別墅、湖水交相輝映,尤其是那鱗次櫛比的別墅經湖中水汽的浸染,格外明麗。

洛桑大學是臨湖而建的一所大學。出大學校園, 穿過一條公路,綠茵茵的草坪夾著一條沙礫林蔭道, 可徑直到湖邊。每當午休時分,我們沿著林蔭道到湖邊,去領略明麗如畫的湖面。偶爾趕上陽光灑落湖面, 微波湧動下,閃爍著點點金光,湖中鳥兒在波光中款款而飛,又是一幅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相生的畫面。

我還趕上了一個有月的夜晚。那晚,夜幕初臨, 一輪圓月掛於天邊,閃動在湖光中,格外驚豔。為了感受湖中月影、湖面月色,我獨自漫步湖邊,月華與燈華相映於湖面,月影與樓影湧動於湖波間。湖水漆黑如夜,但因月華與燈華的交替照映,湖面泛起了層層浪沫,縷縷光澤。倚在湖畔樹下,來一番放眼縱目, 雲淡淡、水渺渺、月依依;亦或有鳥兒驚飛,頻添湖面光影。遠山近水盡在眼底,樓閣燈花閃爍心頭,真有忘乎一切之感。

翻閱了一些資料後,我才知道此湖又名萊蒙湖, 是一個冰磧湖。她的形成,與地殼運動相關,據說在第四紀冰期,發源於阿爾卑斯山的羅納河在埃克呂澤地區被冰磧物質所阻斷,因此匯水成湖。如此幽美的湖泊,彙集了諸多河流,據資料記載,有 41 條河流都流向於她,彙集於她,粉絲如此之多,鍾情者如此之廣,構成了橫無際涯的湖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這是無容置疑的,如此遼闊的湖面,如同弓一樣依偎於阿爾卑斯山下,隨著山的蜿蜒而伸縮,隨著山的起伏而湧動,每每看到湖光山色,給人帶來的豈止是爽心悅目。她的形態讓我想到放大了的敦煌月牙泉。

正是地殼運動造成的地質結構變化,阿爾卑斯山幾經扭曲,湖水與山峰之間是山塬,是漸漸平緩的坡面,洛桑這個城市就是沿坡而建。隨形就勢的建築物, 依次排列,傍著山巒、依著湖面,向陽的山坡成了他們的生命棲息之處,清雅的屋舍裝點著湖面。湖面如鏡子一樣映照著依山形成的建築,兩者相互襯托,相看兩不厭。湖水與建築犬牙交錯,猶有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錯覺。城市背靠的坡地是當地有名的葡萄園, 遠處眺望,一畦一畦連成一片,一壟一壟金黃燦燦, 形成了至美的田園風光。雪峰、田園、別墅、湖面依次鋪開,一幅錯落有致的山水畫懸掛於天地之間,這是大自然的絕筆,也是造化的魅力。湖的對岸是法國的伊雲小鎮,享有國際盛譽的伊雲礦泉水就出產在那裡。隔湖相望,小鎮錯落在雪影下、雲嵐間、水氣中, 一湖之隔,兩個國度、兩種民情風貌,彙集於一湖之畔, 更讓人感慨萬千。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我國,大凡名山勝水,都 會自覺不自覺的與文人結成親眷,文人墨客的山水情懷, 讓山有情,讓水有意,山與水也因為文人的鐘情更具魅 力。美麗的日內瓦湖同樣吸引了諸多文人的讚美和謳歌。亨利 • 詹姆斯稱它是“出奇的藍色的湖”;拜倫則把它比喻成一面晶瑩的鏡子,“有著沉思所需要的養料和 空氣”;巴爾扎克則把它說成是“愛情的同義詞”。不 難想象,幽靜的湖面,清澈的湖水,給了文人墨客創 作衝動和創作靈感;有了文人飽含深情的讚譽,此湖 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厚。每當佇立湖岸,放眼望去,那 微波粼粼的湖波,晃動著湖面山色,搖曳著岸畔樓閣, 閃爍著堤邊樹影,使人更加心曠神怡。有時,真想駕一葉小舟,遊蕩於湖中,體驗“舟搖搖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的境界。

也許生命的最初狀態與水相關,人們對水的鐘情、對水的感恩以及對水的依戀與關愛是至深的。日內瓦湖承載著瑞士人的生命,承載著瑞士人一路走來的歲月和光陰,沉澱了瑞士人的情思,為此,瑞士人對其關愛和感恩更是至深的。他們在湖的中心建起了勃朗峰橋,沿湖還建起了玫瑰公園、激流公園、珍珠公園、植物園、英國花園等公園,又依公園修築了連綿的湖濱別墅,紅牆碧瓦掩映在綠蔭叢中,花木扶疏,水色澄碧,一直以來被視為人間勝境。

由於我們正趕上落葉時節,每次徜徉湖岸,林蔭道上便落滿了樹葉,紅得頑強、黃得熱烈,繽紛的落葉灑在林蔭道上,既有“風景這邊獨好”的詩意,更有質感強烈的畫境。漫步小道邊,葉落樹高,樹隙間透亮無比,微風吹拂,片片落葉時而隨風而舞,時而排列有序,匍匐於長廊上,成了樹的倒影、樹的回聲, 呼喚著生命逝去的悲壯,讓人不忍心踩踏,有情的瑞士人也捨不得清掃掉如此美麗的風景。隔著樹叢,水霧飄忽的湖面若美人倩目,清澈透亮又含情脈脈;環視周邊建築,依偎於湖邊,又若美人佇立妝臺著妝, 款款風情,幽幽情韻,讓人著迷。臨岸聽波聲,隔遠望煙波,放眼看燈花。所有的感官都調動起來,所有的情緒都連接起來,別有情趣。

如果說瑞士是一個精巧玲瓏的國度,那麼,日內瓦湖就是精巧之中的絕妙之筆,岸邊蜿蜒的阿爾卑斯山千峰雲秀,此起彼伏的峰巒,或若旅客相聚,或似遠客相望。山凝聚了水的精神,水彙集了山的氣宇, 山水相接處恍若水天相連。浩渺無際的湖水,她敞開胸襟,吸納潺潺清流,彙集涓涓綠波,又將彙集的股股乳汁血脈般地傳送到瑞士的各個角落,滋潤著瑞士人的生活,滋潤著瑞士人的日子。有情的山水餵養著有情的民族,他們用心呵護湖水,不允許丁點雜質流向水域,不允許丁點汙水流入湖中,清就清得透亮, 靜就靜得出奇,沒有任何修飾,卻修飾了壯美河山, 不帶任何裝點,卻裝點了民族精神。

刊於《青春》2018年第9期

— END —

散文|杨帆:瑞士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