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休閒產業規劃引導「村莊」成爲特色旅遊村?

開發旅遊村趨勢:發展特色旅遊村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最佳統一,以成都的三聖花鄉“五朵金花”、欒川重渡溝千戶“農家樂”為代表的各種類型的特色旅遊村正成為各地競逐的對象,風起雲湧的旅遊村熱潮席捲全國。

特色旅遊村開發中的政府和企業角色如何界定?

住建部門為主推動的新農村建設產生的對傳統村落的破壞力和國土資源部門為主推動的一戶一宅撤村並鎮帶來的傳統民居建築的毀滅給中國的鄉土文明造成了較大的破壞,而且都只是改造了村莊而沒有培育產業。而在市場主導下的旅遊主村落卻帶來了勃勃生機,產村一體結合發展。所以,特色旅遊村的開發需要轉換思維!


如何用休閒產業規劃引導“村莊”成為特色旅遊村?


政府層面

政府作為特色旅遊村開發的引導者、協調者和監督者,而不是作為主導者。政府履行這一職責的部門應該由住建部門、國土部門轉移到旅遊部門上來。在開發初期,政府應主要起到嚴格開發與保護的界限、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啟發農民市場意識和價值觀;在開發過程中,需要協調開發商和原住民的利益關係,保持穩定和諧發展的態勢。政府引導、協調和監督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引導優質資本流向;協調政府、投資商和居民的利益關係;監督特色旅遊村的規劃審批、資源保護、開發進度、公共設施管護等方面。

企業層面:

在未來企業將作為特色旅遊村開發的主導者出現,可能之前有些企業因為時機不太成熟、土地政策、農民觀念等種種原因沒有取得成功,但現在時機已經成熟、政策也已經到位,正是企業在特色旅遊村開發建設中大展宏圖的時候。特色旅遊村的建設離不開企業的參與,企業參與會給特色旅遊村的發展帶來市場思維和理念。企業主導特色旅遊村的建設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主導土地一級開發;二是主導環境景觀建設;三是主導產業培育和發展,實現產村結合。

特色旅遊村的開發的利基是鄉村地產嗎?

1、農地入市為鄉村旅遊開發提供土地資源

發展鄉村旅遊,就需要一定土地資源。由於以前一直都沒有明確“農地入市”,很多老闆投資鄉村是有顧慮的。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不僅鼓勵農民將其手中的承包土地的經營權進行流轉,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上實現交易,而且進一步提出“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在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前提下,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

土地流轉這幾年一直都在做,但土地流轉是不能改變土地的農用地性質的,而發展鄉村旅遊不僅僅需要農用地,更需要必要的服務設施建設用地,以前從來都沒有明確提出“農地入市”的概念,所以很多鄉村旅遊投資者都覺得沒法操作。這次一號文件提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對鄉村旅遊投資具有積極的鼓勵作用。當然我們應該知道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事實上並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東部鄉鎮企業發達的地區,都是工業化初期的存量建設用地。對於增量非常大的農戶宅基地市場,文件提出的是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已經開了個口子,未來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鄉村土地資源將有更廣闊的開拓空間。

2、旅遊開發為鄉村地產提供市場保證

越來越多在參與旅遊項目中嚐到甜頭的投資商深切地體會到:要唱地產的戲,必須搭旅遊的臺。從旅遊的六要素 “食、住、行、遊、購、娛”來看,“住”是旅遊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而旅遊的高級階段——度假更是以“住”為核心功能。因此,住宿設施是旅遊區,尤其是度假區的基本設施。當遊客的短期居住行為逐漸轉變成長期居住行為、一次性居住行為逐漸轉變成頻繁居住行為,對旅遊地產的需求便會自然而然的產生,開發商也就擁有了可以作為的空間。對遊客而言,核心價值是在鄉村自然景觀中享用便捷旅遊服務和度假體驗,物業的環境氛圍和服務設施都能為消費者讓渡足夠的價值空間。 因此,要從特色旅遊村開發中獲得更大的商業機會,必須非常有效的解決兩大問題。

1)用旅遊的方式獲取土地

用旅遊的方式獲取土地首先需要拿出“漂亮”的項目開發計劃書。計劃書必須與地方政府的開發取向保持高度一致,同時,也應儘量做到讓農民認可和支持。國家對於房地產開發的限制,歸跟結底是出於對農民利益的保障。只有讓土地的利用不脫離農業用地的範疇,併為當地的農民找到一個與鄉村旅遊緊密結合,共同長期發展的契合點,才能打消政府的顧慮。而這需要有一個與當地情況相匹配的優秀的旅遊產品設計,例如,可考慮將農業種植作為旅遊區的自然景觀資源,進行主題開發,在打造吸引力的同時,使周邊農民能將主題產品的種植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既不違背政策要求,又保障了農民的長期利益。

當然,旅遊產品的設計只有能夠獲得旅遊消費市場的認可,一切才有意義。而這便要求首先要對當地的旅遊情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需要開展資源調研、市場調查等一系列調研過程,制定合理的開發戰略,並通過主題理念創意,賦予其備受遊客喜愛的主題文化,讓項目的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在項目開發中獲益。

2)用環境和體驗提升地產價值。

旅遊地產區別於一般城市房地產最鮮明的特徵是,其開發和經營是以另外一個產業——旅遊業為發展根基。無論是依賴於山地、海濱、溫泉、滑雪場等等自然景觀開發的地產,還是在城市中新建的主題公園型旅遊地產,實質都是藉助於或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產品平臺,增加地產項目景觀、環境以及服務的附加值,以彌合區位或外圍配套環境的不足。因此,旅遊休閒是先導和核心,在開發原則上,要遵循先做旅遊後做地產開發這一重要原則,沒有完善的旅遊功能,地產開發難以體現商業價值,相反,旅遊功能越豐富,環境打造越完善,地產的商業價值也會越高。

特色旅遊村的成功之鑰

如何用休閒產業規劃引導“村莊”成為特色旅遊村?


1、規劃先行

近年來,許多地方各級政府在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發展的同時,鄉村旅遊規劃注重從戰略全局和產業發展規律上把握旅遊產業發展方向,規劃先行意識日益增強。旅遊規劃是旅遊發展的基礎,確定旅遊發展的正確方向,避免走彎路、走錯路,是推動旅遊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前提。

2、協調利益

協調好政府、農民和企業三者利益,進而解決土地問題、資金問題、利益分配問題。特色旅遊村的開發與管理從本質上說是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相互制衡關係的有機整合。只有通過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參與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特色旅遊村建設才能朝著和諧穩定的方向發展。

3、聚焦市場

特色旅遊村,就是以特色實現旅遊功能的村落。旅遊就是需要城市裡的人來 “吃住行遊購娛”。所以,特色旅遊村的打造一定要關注市場的需求,要以鄉村的旅遊資源和土地資源為基礎,以實現鄉村休閒度假功能為目標,以鄉村的休閒業態為特色,以一流的配套設施為保證,並且最終能夠實現鄉村休閒商業和度假地產的開發。

4、農旅一體

旅遊和現代農業兩種產業互相促進和共同發展,將更有利於提升我國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擴大內需,帶動我國國民經濟和農村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農旅一體,可以做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場共拓,產業共建,做到相互融合,轉型升級。從而在休閒區、景點、賓館、農家樂、旅遊等產業和行業功能相互嵌入、優勢疊加,拓寬和拉長產業鏈條,形成產業融合、產業發展和繁榮局面,從而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和諧氛圍。

5、產村結合

旅遊產業是新農村建設的支撐產業,旅遊產業開發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鄉村旅遊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模式。旅遊開發對於農村的生產發展,農民收入,生活改善,文明鄉風形成,整潔村容建設等,都具有直接的作用。

6、突出特色

全國村莊建設、鄉村旅遊開發風起雲湧,如何在鄉村旅遊的開發建設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突出地方特色,保護特色建築、打造特色旅遊項目、推出特色餐飲、開發特色旅遊商品,讓遊客住得有特色、玩得有特色、吃得有特色、賣得有特色。

特色旅遊村的6大類型及發展要點

1、特色農業產業資源型村莊

由於特殊的地理、氣候、土壤和歷史積累下的品牌,很多村莊或者村莊聚落具備某一種類型的特色農業產業資源,如成都三聖花鄉的“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各地的各種類型的桃花村、梨花村、南瓜村等等。

發展要點:整合土地,大面積種植,豐富種植品種;拓展、完善和提升農業旅遊服務內涵和服務功能;制定完整的品牌營銷策略,打出本地特色農業產業資源旅遊的品牌。


如何用休閒產業規劃引導“村莊”成為特色旅遊村?


2、科技化現代化產業化農業村莊

這種類型的村莊一般都有現代的農業園區,包括設施農業、採摘農業、養殖業、果蔬種植加工、花卉苗木培育等。現代農業園區作為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調整形式,在實現高科技化生產、旅遊發展的同時,還肩負著帶動周邊地區、促進經濟發展的使命。現在基本上每一個城市的周邊都有至少一個高科技觀光園,一開始是發展現代農業,最後旅遊農業、休閒農業變成了主體模式。

發展要點:控制現代農業園區開發數量,重點開發具有潛力、特色鮮明的農業園區,做精項目;優化項目結構,注重旅遊產品創新;開發前做好調查,進行科學旅遊規劃,避免出現項目重複建設、功能雷同的問題出現,造成項目間的惡性競爭;根據季節的變換更換旅遊項目。

3、民族民俗型旅遊村、寨、部落

民俗依託型鄉村旅遊具有文化的原生性、參與性、質樸性及濃郁的民俗風情的特點,獨具一格的民族民俗、建築風格、飲食習慣、服飾特色、農業景觀和農事活動等,都為民俗旅遊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國民俗旅遊開發資源基礎豐富,特點鮮明,區域性和民族個性較強,發展優勢明顯。同時由於投資少、見效快,逐漸成為少數民族聚集區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和旅遊亮點,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受到國內外旅遊者的推崇,開發民族民俗村也是一種新興的投資方式。

發展要點:原地保護民俗旅遊資源、因地制宜、保持個性、走進百姓、活動引導、形成品牌。


如何用休閒產業規劃引導“村莊”成為特色旅遊村?


4、特色旅遊商品、手工藝品、民俗紀念品加工特色村

手工業體現了一種鄉村藝術,倡導的是就地取材、就地市場、就地升值,比如說年畫村、泥塑村、剪紙村等等。四川綿竹有一個年畫村就是年畫上牆,在白粉牆上都畫著年畫。類似這樣的地方,實際上已經構成了一個專業村,這樣的專業村發展,在全國有很多,比如說寶雞泥塑村一年的銷售額六千萬,張家口有一個剪紙村一年的銷售額也有三千多萬。這樣的一個手工藝的發展過程,既保存了鄉村文化,傳承了鄉村文化,同時又形成了新的創造。

發展要點: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深挖文化內涵,前店後坊,居住區與商業區相結合的工坊社區發展模式引導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帶動型村莊。


如何用休閒產業規劃引導“村莊”成為特色旅遊村?


5、依託知名景區/目的地的接待服務型村莊

知名景區巨大的吸引力為區域旅遊在資源和市場方面帶來發展契機,周邊的村莊藉助這一優勢,往往成為鄉村旅遊優先發展區。景區周邊鄉村與景區本身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文脈、地脈以及社會經濟等方面具有地域一致性,為鄉村旅遊的發展提供了相對較好的民眾基礎。同時,發展依託知名景區/目的地的接待服務型村莊,既有村莊自身經濟發展的主觀需要,也有景區開放化、休閒化的客觀需要。近年來,我國“黃金週”的景區擁堵現象,充分暴露出封閉型景區的弊端,景區與周邊村落配套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知名景區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攜手周邊恬淡的田園風情,實現了鄉村與景區的攜手共贏,帶動了區域的大旅遊發展。

發展要點:依託知名景區/目的地的接待服務型村莊開發,要在深度契合依託景區品牌理念的基礎上進行,依據客源市場及本身特點開發深度鄉村體驗產品,充分調動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充分闡釋鄉村風俗風情。讓開放式的鄉村體驗與封閉的景區觀光形成鮮明的對比,借依託景區之勢,走自己的特色鄉村旅遊發展道路。

如何用休閒產業規劃引導“村莊”成為特色旅遊村?


6、古建築和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古村落

古村落是指民國以前建村,保留了較大的歷史沿革,即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選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雖經歷久遠年代,但至今仍為人們服務的村落。這是以安徽的西遞村、宏村為開端,現在全國這樣的古村落已經得到比較好的利用的恐怕得有上千家,而且這種古村落充分展示了當地的傳統文化,也給客人一種非常新鮮的感受。

開發思路:用古村落建築的魅力、原住民生活,吸引來人氣,最終讓這些遊客落腳在圍繞古村落而建的各類休閒體驗項目中消費。合理規劃、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維持原汁原味、古色古香;對古村落人文環境和自然生態加以保護;對傳統文化內涵進行深度挖掘;豐富旅遊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