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億信貸來了!我們將何去何從?

3萬億信貸來了!我們將何去何從?

近期最重磅的一條就是,8.21日,中國證券報報道,地方債風險權重有望在近期降為零。

很多人都看不懂,但背後卻暗藏萬億水閘。

先解釋下:

商業銀行的資產,會將不同風險級別的資產設置不同的風險權重,主要有0%、20%、50%、100%四個檔次。

風險權重為0%的,主要有:現金、人民銀行存款、黃金、國債、央票。

顯然,這些都是以國家信用作為擔保,或者能立即變現的資產。

風險權重為20%的,包含:

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債權(原始期限4個月以上);

對評級為AA-及以上國家或地區註冊的商業銀行或證券公司的債權;

風險權重為50%的,包含: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

對AA-及以上國家及地區政府投資的公用企業的債權;

風險權重為100%的:

對企業及個人的其他債權;

對AA-及以下國家及地區政府投資的公用企業的債權;

等等……

而對地方政府債權(簡稱地方債),之前就被劃為20%這檔。

這些風險權重係數,主要用於計算風險加權資產。

我們要知道,銀行發放信貸,是有資本充足率要求的,資本充足率=資本/風險加權資產。

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中國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下限,即如果資本不變,風險加權資產不得高於一定總量。

這裡就是關鍵了!風險加權資產中,地方債的風險係數從20%下降到0%,意味著什麼?風險資產大幅下降,下降了怎麼辦?銀行就補回來唄。

那麼銀行就可以大幅增持新的風險資產債權。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止8月23日,當地政府地方債餘額為16.9萬億,商業銀行持有地方債佔比達85%,風險權重20%,因此這部分的風險資產為16.9*85%*20%≈3萬億。

如將風險權重下調至0,這就意味著銀行能再釋放至少3萬億的信貸空間!

恰好8月14日,財政部72號文表示:“在接下來9月底之內,完成新增專項債券發行比例原則上不得低於80%,剩餘的發行額度應當主要放在10月份發行。”

目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總額1.35萬億,扣除已發行的2000億,剩餘的80%即至少9200億。

這預示著,近萬億的政府專項債券,將在8、9、10三個月發放完畢。

3萬億信貸來了!我們將何去何從?

關鍵是,地方債目前的年化收益率至少要比國債高出40BP(0.4%),而地方債風險權重下調至0,根據資本的逐利性,那麼銀行投資的優先級必然是地方債>國債、政策性金融債。

你還是沒明白?

財爸8月加速推動地方債發行,但是銀行信貸額度有限!所以央媽緊接著把地方債風險權重下調至0,釋放了銀行的信貸額度,一瞬間,銀行既有肉吃(地方債收益高),又有胃口了(釋放信貸額度)。

那麼地方政府的專項債券就會瞬間被銀行消化,債務壓力減輕,而銀行則可以釋放更多信貸空間去獲得更高的利潤,豈不是一箭雙鵰?

央媽和財爸前段時間還在互懟呢,其實是一家人鬧小矛盾罷了,你看現在這雙簧唱的,感情又和好了嘛。

那麼國家,為什麼要這麼幹?

追其原因,還是因為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出口已經歇氣,消費和投資也不容樂觀(下圖是消費與投資的數據)。

3萬億信貸來了!我們將何去何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趨勢(數據來源:choice)

3萬億信貸來了!我們將何去何從?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趨勢(數據來源:choice)

但要想保住GDP,唯一能做文章的,就只有國家一手把控的“投資”了。

所以這次地方政府發行專項投資債券就是針對基建領域的,去年還只有8000萬億呢,今年就變成了1.35萬億,增長近70%。

債務壓力?不存在的,地方債風險權重都被下調為零了。

那麼這次政策直接利好的核心對象主要有哪些呢?

地方政府,鼓勵國企將隱性債務轉化為顯性債務,降低系統性風險,國家為債務買單。

商業銀行,可以釋放更多的資產去獲取利潤,利好四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

大型國有企業,鐵路、公路、市政工程等公司,比如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交建、四川路橋等上市國企。

但是,銀行3萬億以上的信貸,大水漫灌,豈是一個容器裝的下的?

除去地方政府、銀行、國有企業之外,長期來看也將利好大盤A股 ,因為放水的容器,最終無非是樓市與股市,樓市國家現在是兩隻手摁著,那麼對於處在歷史底部的A股,無疑是重大利好。

而利空的因子,則在於匯率。

美聯儲加息後半程未完,美元仍處升值通道,而人民幣不但沒有跟老美一起加息,反而大力放水,恐會讓人民幣承壓。

因此在資產配置上,除了當下A股是比較好的投資標的之外,分散持有美元債(比如美元債QD基金)用以對沖匯率波動風險,也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