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基金,熊市過冬利器!

紅利基金,熊市過冬利器!

熊市,是最難熬的寒冬。。

在中國,很多人都不敢長期持有股票,而美國,卻大多是長線持有,本質原因是為什麼?

主要是因為中國的上市公司有個特點,不喜歡分紅,賺了錢就把錢往口袋裡一擼,一個子也不吐。

這就造成什麼情況?股民買入一隻股票,賺錢的手段只能通過低買高賣來完成,可身處大熊市,股票不分紅,誰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漲上去?

像08年到18年大盤接近橫盤十年,時間不是成本?

所以上市公司每年派發的股息,是我們熬過熊市最大的動力。

股息是上市公司將淨利潤一部分分配給股民的收益,在衡量股息的時候,一般會結合股息率來看,股息率=股息/股票市值。

好比我買了一百萬的中國銀行,股息率如果是5%,那麼它每年就能給我帶來五萬塊的收益,這樣即使股價不漲,但它起碼每年會給我接近銀行理財的收益。

股息率高的股票,除了能讓股民更加堅定的長期持有之外,還說明了其淨利潤的真實性很高,現在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很多沒有曝出來,能分紅,說明是實打實的賺到錢了。

我統計了市場上連續10年股息率高於3%的股票,只有4只如下:

紅利基金,熊市過冬利器!

我們會發現股息率較高的股票以基建股和銀行股為主,因為這類企業發展穩定,不太受週期波動影響。

比如近十年平均股息率4.71%的大秦鐵路在今年6月28日就進行了一次分紅,每十股紅利4.7元,大秦鐵路當時股價為8.21元,10股即82.1元,4.7/82=5.73%。

收益比銀行理財來得高有沒有?

10年要實現每年3%以上分紅挺難的,那再來找找近5年分紅4%以上的,根據Choice數據顯示有11只,如下:

紅利基金,熊市過冬利器!

看來A股能持續高分紅的股票真的不多,最高的雅戈爾近五年平均股息率也只有5.42%而已。

不過每年能拿3-5%的回報,熊市橫盤又如何,大不了我拿著收租養老總行吧。。

有的讀者可能會擔心了,我不懂股票,萬一踩雷了咋辦?

不用慌,我們完全可以選擇紅利指數基金作為代替。

紅利指數基金就是持有一籃子高股息率的股票,像中證紅利指數就是包含上海、深圳交易所中股息率較高、分紅穩定的100只股票作為指數樣本。

而上證紅利指數則是僅包含上海交易所高股息率、分紅穩定的50只股票。

近幾年上證紅利和中證紅利的股息率基本保持在4%以上,如下:

紅利基金,熊市過冬利器!

紅利指數基金投資的股票很多,因此收到的分紅也是零零碎碎的,這部分分紅並不會直接進入我們的口袋,而是成為基金的現金資產。

因此紅利基金大多會一年統一進行一次分紅,時間主要集中在1月份。

比如上證紅利ETF(510880)近幾年的分紅情況大致如下:

紅利基金,熊市過冬利器!

分紅比例平均在3%左右,這部分的錢主要來自於上年收到的股息扣除基金的管理和託管費用。

由於紅利ETF的分紅主要是通過持倉股票派送的股息來進行分紅,而不是基金經理賣股票來進行分紅,因此大家完全不用過分擔心紅利ETF分紅後基金權益會受到損失的問題。

所以紅利指數基金,也可以用作養老基金,比如現在在熊市底部買入100萬紅利ETF,一年能分個3萬多塊。

有的人擔心,要是基金淨值持續下跌怎麼辦?

這個確實是股票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但目前來看,安全邊際已經很高了。

由於股息率=股息/市值,如果企業的淨利潤和分紅比例不變,那麼股票市值下跌就會提高我們的股息率,在熊市時破股息率突破6%也是有可能的,這樣我們完全可以繼續加倉享受高股息,反過來,高股息,也會抑制股價的繼續下跌。

另外,上證紅利和中證紅利指數的市淨率已經跌到了0.93倍和1.01倍,雙雙破淨,這意味著股票的市值還不如淨資產來的高,這也是我們防守的第二道護城河。

退可守,進可攻,一旦市場行情上漲,基金淨值就會上漲,這頭現金奶牛,就可以賣個好加錢,豈不美哉?

說了這麼多,風險還是不得不提示的,如果中國的基本面持續下滑,企業淨利潤不斷下降,那麼派發的股息就會越來越少,這也是紅利指數基金最大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