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夢想的引領者:甘爲人梯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飛行夢想的引領者:甘為人梯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山高為峰 學高為師

——空軍石家莊飛行學院某旅飛行教員朱峰、趙峰練兵育人紀實

8月中旬,蘇北某機場戰機轟鳴,雙機起飛後直奔空域實施雙機戰鬥特技。

“看外面”“咬住它”……僚機的機內通話不時傳來後艙飛行教員朱峰短促有力的提醒。架次結束後,他更是趁“熱”打鐵,拉著學員放下頭盔走到飛參判讀室講評。

有一流的軍隊之前,必先有一流的教員。

近年來,面對飛行模式、組訓模式、承訓模式的不斷變革,特別是隨著新大綱新法規的實施,空軍石家莊飛行學院某旅黨委著力打造一支過硬的飛行教員隊伍。他們忠誠無畏、苦練精飛,矢志藍天、忠貞不渝,憑著對黨的忠誠信仰、對飛行事業的執著堅定,孜孜追求、不懈努力,練就翱翔藍天、搏擊長空的精湛技術、過硬本領,圓滿完成新大綱試訓、警巡安保、演習演練等大項任務,成功處置一次次空中特情險情,鑄就“搏擊長空心向黨,飛行萬里不迷航”的豐碑偉業。

飛行夢想的引領者:甘為人梯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三次抉擇點亮藍色航程

前艙的學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他始終不忘初心,駕駛戰機掠過一個又一個山頭,飛越一條又一條河流,穿過一座又一座城市上空,把最初的夢想融入遙遙長空、茫茫雲海,讓自己不斷蛻變、成長,描繪出矢志藍天的完美航跡。

嚴格講,飛行教員朱峰的人生是在3次重大抉擇中洗禮成長的。

第一次,25歲的朱峰接到“留校當教員”的命令後,一夜沒閤眼……看著同批戰友們紛紛走向一線部隊,想到一眼能望到頭的留教生涯,作為身體好、技術精的尖子學員,他陷入了掙扎。找組織談條件,或是服從?

服從命令,做一名飛行教員!“你再厲害也只能飛一架,但你每培養出一名學員,我們就多出一名戰鬥員。”時任團長的話給朱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同齡地方青年相比,朱峰的青春字典裡沒有“任性”二字。他暗自把駕駛戰機巡弋萬里空天的凌雲志藏在內心深處,毅然選擇拿起教鞭。

飛行夢想的引領者:甘為人梯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朱峰細緻帶教學員。

鷹飛萬里仍以地為食,樹高千尺仍落葉歸根。“雄鷹”之所以展翅翱翔,離不開“育鷹人”的無私哺育。

第二次選擇是2010年,時任飛行大隊長的朱峰,因為換裝新機,不得不到新單位重新改裝。這對於已經接近不惑之年的他來說,學習難度可想而知。

都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到新單位改裝,從原來的飛行大隊長變成一名普普通通的飛行教員,他的愛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領導到教員,後艙到前艙,安逸到挑戰,37歲的朱峰和其他新學員一樣,從頭學起。妻子和戰友眼中的“吃虧”和“遺憾”,在朱峰的內心卻是堅定的“獲得”和“值得”。他說,“看著自己帶教的徒弟陸續走向作戰部隊,我才發現他們的成長才是我最大的收穫與幸福。”

第三次選擇是因為在飛行訓練時腿部受傷,他的兩名戰友專程從外地趕過來看他。閒聊時,老戰友建議他早點轉業“謀出路”,地方不僅待遇高風險還小。

剛開始的時候朱峰還有點猶豫,但是沒過幾天,躺在病床上的他心裡想著的總是藍天,牽掛著的總是學員,無時不刻不想著儘快恢復身體重返藍天。為此,他謝絕了戰友的“好意”。此後,他更明白了飛行事業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服從、隱忍、改變、歸屬……留教伊始的迷茫困惑,名利得失的抉擇,在時光荏苒中悄悄沉澱。面對組織的決定,朱峰及時校正人生航向,將個人理想毫無保留地統一到組織召喚上來。與其說他把青春獻給了藍天,倒不如說是飛行事業健全了他忠貞、奉獻、堅毅的寶貴人格。

飛行夢想的引領者:甘為人梯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精教嚴訓點醒向戰之惑

用雄鷹一樣尖銳的目光瞄準飛行人才培養的一流標準,戰爭模式如何變化,教學組訓模式就如何改變;戰爭對飛行人才的需求如何改變,飛行學員培養的思路和方法就如何跟進。

隆冬時節,該旅正在組織晝間飛行訓練,突然間警鈴驟然響起,戰備拉動的紅旗迅速升起。

“X號空域發現不明空情,上級命令部隊訓轉戰,立即組織查證!”只見趙峰第一個衝向飛機,隨即聽令起飛、直奔目標空域。憑藉多年飛行經驗,趙峰成功發現並處置目標,受到上級通報表揚。

飛行夢想的引領者:甘為人梯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趙峰與學員在飛行現場交流。

安不忘危,治不忘亂。雖然任教20多年,但趙峰對打仗的研究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每當與在作戰部隊的戰友相聚時,討論最多的總是新戰法。

20多年來,趙峰憑著高超的飛行技術,過硬的心理素質,頑強的戰鬥作風,時刻保持著衝鋒的姿態,處置了一次又一次的空中特情,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任務。

多年的任教經歷,趙峰對空戰模式的理解愈發透徹,由此帶來的是對學員的培養帶教也愈發嚴格苛刻。

“編隊起飛,就好比百米賽跑,指揮員的口令就相當於發令槍,起動早了就要犯規,起動晚了就要吃虧,只有遵守規則,才能做到恰到好處。”編隊飛行結束後,剛下座艙的趙峰就針對學員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逐個進行點評。

隨著教學經驗不斷積累,針對編隊飛行、起落飛行等不同課目特點,為幫助學員快速學習提高,趙峰還將技術動作要領總結成簡單易記“順口溜”。他總結的 “三四轉彎是條件,方向速度下滑點,油門拉平是關鍵”等,如今早已成為學員們獨特的“學習秘笈”。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近年來,該旅以朱峰、趙峰為代表的飛行教員,始終秉承“誠心、細心、耐心”的師德師風,甘當人梯育英才,堅持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教,一個練習一個練習地帶,有效促進學員不斷成長成才。

飛行夢想的引領者:甘為人梯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三尺講臺點燃燎原星火

正如泰戈爾《飛鳥集》中的讚美: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在朱峰、趙峰的心裡,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要成為學員的指明燈,讓他們享受著被導航的幸福。

調整改革後,承訓學員數量大幅提高,但教員數量卻“捉襟見肘”。趙峰再次請纓,朱峰也不甘示弱,兩人都主動申請帶教兩名學員。增加一個徒弟,不僅僅是由一到二這麼簡單,兩名學員從技術層次到心理特點都各不相同,想要帶好他們,就得付出加倍的心血。

飛行夢想的引領者:甘為人梯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說起教學中的朱峰,“嚴格”是學員黃兆榮感觸最深的。一次飛模擬機時,朱峰隨機設置了一道特情,黃兆榮雖然遲疑了2秒鐘,但也成功“化險為夷”。下了模擬機,朱峰就毫不客氣地指出:“遲疑就說明你還不熟悉。戰場上2秒鐘,敵人就可能把你擊落。”

不僅對學員嚴格,對自己更是嚴苛。在該旅飛行教員群體裡,大家都有這樣一個共識:首先要讓自己成為學員的指明燈,時時處處為學員做好表率。

走進該旅飛行大隊,教學訓練當中,凡要求學員背記的內容,教員們首先要能夠倒背如流。特別是各種特情處置方法,從特情現象到理論原理再到實際操作,都必須做到“一口清”,這條規矩20多年從未改變。

飛行夢想的引領者:甘為人梯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