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蔣介石的第一謀士,自殺前卻把子女託付給了周總理!

蔣介石叱吒近代中國政壇幾十年,說起心腹愛將,陳誠算一個,胡宗南算一個,顧祝同也算一個,但要說第一心腹,這幾位都排不上號,這個人是誰呢?

他是蔣介石的第一謀士,自殺前卻把子女託付給了周總理!

此人就是被譽為國民黨“領袖文膽” 、“總裁智囊”的蔣介石第一謀士陳布雷。

陳布雷是浙江慈溪人,與蔣介石算是浙江老鄉,早年響應孫中山革命加入同盟會,以文筆鋒利、才華出眾而聞名,北伐時期,蔣介石三顧茅廬請其出山,表現出謙虛姿態,陳布雷感其“禮賢下士”的知遇之恩,加入國民黨,並擔任中央黨部秘書處書記長。

他是蔣介石的第一謀士,自殺前卻把子女託付給了周總理!

之後以蔣介石第一秘書、侍從室主任等身份跟隨蔣介石左右,起草文件、出謀劃策、撰寫講話,有國民黨第一支筆之稱,輔佐蔣介石21年,一直都是第一心腹。

那麼,陳布雷的才華到底如何?

這從盧溝橋事變後,他為蔣介石撰寫的那篇著名講話稿便可看出,其中一句:“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他是蔣介石的第一謀士,自殺前卻把子女託付給了周總理!

這句話就像“抗戰宣言”一樣傳遍全國、激勵全軍,如雷貫耳,陳布雷親自操刀的這篇講話稿受到各界普遍讚揚,影響深遠,其才華可見一斑。

為報蔣介石的知遇之恩,陳布雷很多時候明知蔣介石做法偏頗,卻無奈只能惟命是從,就如西安事變時,他內心清楚張學良、楊虎城並非叛變謀反,卻只能按照蔣介石的意思編寫《西安半月記》一書。

事後,陳布雷在日記中寫道:“不能用我的筆達我所言,為人捉刀是苦惱的。”

他是蔣介石的第一謀士,自殺前卻把子女託付給了周總理!

作為一箇舊知識分子,陳布雷內心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根深蒂固,但他又看不慣國民黨官吏腐敗、民不聊生,長期的壓抑使他最終選擇自殺以報蔣介石的“知遇之恩”,也解脫自己的痛苦。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個蔣介石最為信任的人在自殺前,竟然把自己的子女託付給了“敵方陣營”的周恩來。

陳布雷與周恩來雖然相互之間久聞大名,但直到1945年重慶談判時,他們才有了一些接觸,兩人相見恨晚,周恩來對這位清廉自守、生性正直的“文膽”是尊敬有加,陳布雷也很快被周恩來的巨大魅力所折服。

君子之交只需一面即可,國共和談破裂後,解放戰爭由開始防禦階段逐漸轉向戰略反攻,陳布雷眼看國名黨大廈將傾,卻心如死灰,他已不願再為如此腐敗的政府效力。

1947年3月的一個晚上,他和自己的副官居亦僑秘密到南京梅興園村17號拜訪周恩來,兩人在樓上單獨談了兩個多小時,臨上車前陳布雷緊緊地與周恩來握了一下手,周恩來說:“你的事我去辦,你放心。”

他是蔣介石的第一謀士,自殺前卻把子女託付給了周總理!

陳布雷此行的目的只有他自己清楚,就連副官居亦僑也是多年後才知道,陳布雷原來是專門來向周恩來託孤的。

縱觀陳布雷的一生,他是愛憎分明、奉公廉潔、恪盡職守,雖然位居中樞,大權在握,卻鄙薄政治,以“正直平凡”教導子女,從不讓兒女參與政治,但是他最小的兒子陳礫、最小的女兒陳璉都秘密加入了共產黨,這也是他託孤周恩來的重要原因。

1948年11月13日,這位沉浮政界二十多年,蔣介石的“軍機大臣”陳布雷服安眠藥自殺,後被蔣介石追授為“當代完人”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