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踏訪記|這個國家史上首條高速公路,由中國企業承建

69歲的武卡欣·彼得羅維奇住在距離黑山首都波德戈裡察約14公里的山村耶林杜布,每天他都會數次從家中走到門口樹蔭下,坐在一把木椅上,遠眺對面聳立在群山中正在施工的五座高大柱子。

這五座間距170至190米、最高160米的柱子正是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項目斯莫科瓦茨-馬泰舍沃段莫拉契查大橋的橋墩墩身。黑山南北高速公路是該國第一條高速公路,主幹道全長約180公里,分五段建設。根據黑山政府規劃,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第三段斯莫科瓦茨-馬泰舍沃段優先建設,全長41公里,合同額達8.09億歐元,2015年5月開工,建設工期4年。

施工難度大但進展順利

從耶林杜布村一路盤山而下來到工地,便可仰望約50層樓高的橋墩。鑿毛機不停作業,各種車輛穿梭往來,工地熱火朝天。乘施工電梯5分鐘來到4號橋墩上的零號塊上,這裡距地面約170米高,但工人們在此進行鋪鋼筋、綁紮絲、焊鋼筋以及測量橋面標高等高空作業,有條不紊。

中國路橋黑山分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兼總經理助理康世飛對參考消息網記者介紹說,從施工角度而言,一方面,橋樑隧道比佔到60%,施工難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施工需滿足較為嚴格的歐洲環保標準。從組織管理來看,對內對外需聯繫很多部門,其中分包商80多家,供應商120多家,規模龐大。

即便如此,中國路橋排除萬難,項目進展較為順利。康世飛表示,目前工期已過83%,16個隧道中已有14個貫通,20多個橋樑均在施工中,其中施工難度最大的莫拉契查大橋已完成基礎、墩身和零號塊施工,正在進行主樑掛籃懸澆。

據瞭解,待第三段41公里通車後,曾經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將縮短至二三十分鐘。

項目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施工的難度並未阻止中國路橋在當地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腳步。據介紹,中國路橋在當地捐建了三所小學、捐款修建首都人行道、幫助黑山國家中心醫院提供醫療設備等等。

此外,該項目還促進了就業,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這一項目為只有約62萬人口的黑山創造了千餘個就業崗位,管理層中中黑雙方管理人員基本是1:1的構成比例。

39歲的鋼筋工白切羅維奇·布拉尼斯拉夫在該項目工地工作已近4年,採訪中他用“非常滿意”來形容自己的工資水平。辦公室職員德拉加娜加入公司一年半,而在此之前她是個無業青年,目前她還在繼續進修,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增加籌碼。

項目二分部附近村民維迪奇·博吉奇對參考消息網記者說,村裡原來沒有通水電,是施工給他們接通了水和電。

該項目在當地最大的分包商Bemax已經與中國路橋簽署了五個分包協議,涵蓋橋樑隧道路基等。其執行董事韋塞林科·科瓦切維奇透露,去年公司營業額為1億歐元,預計今年營業額將翻一倍增長到2億歐元。

在增加公司收入的基礎上,科瓦切維奇表示,更重要的是,這一項目因其規模大難度大,Bemax的年輕工程師們從中國同行處學到了更專業、更高水平的技術和經驗,得到了系統鍛鍊和培訓,因此也提高了公司的競爭力和聲譽。

成為中歐貿易重要樞紐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是該國曆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項目重要性不言而喻。黑山總理馬爾科維奇曾在多個場合表達該項目的重大意義。去年9月15日,在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16+1”)首都市長論壇上,馬爾科維奇表示,建設南北高速公路將提升黑山的地位,將南部巴爾港與中東歐主要走廊和市場相連接,因而成為歐洲和中國貿易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和運輸樞紐之一。

今年初,馬爾科維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黑山經濟增長的驕人成績主要受益於基礎設施項目,首先就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讓遊客可以更方便、更快速、更安全地進入黑山,修建高速公路可以產生多重效果,比如增加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也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同時,高速公路將貫通整個黑山,將資源豐富的黑山北部與中南部連通”。

馬爾科維奇的觀點也得到了認同。黑山下戈裡察大學校長、經濟學人與經理人協會主席韋塞林·武科蒂奇在接受參考消息網記者採訪時說,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將“促進黑山內部的快速連通,同時加快黑山的對外開放,打破‘巴爾幹化’封閉和分割的思維模式”。

武科蒂奇從經濟學家角度分析說,高速公路建設應以未來的眼光來看,“高速公路是長遠的行業,也會給黑山發展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尤其是,黑山是一個旅遊目的地,每年遊客人數大概為100萬,甚至超過本國人口,高速公路建成後將會吸引更多遊客。

每天觀察施工的彼得羅維奇總是喜歡帶朋友參觀工地或者給他們講述工程進展,看到項目進展順利初具規模,他難掩欣喜。他不無激動地對記者表示,待高速公路建好後,他將第一批駕車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