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官方解讀《雲戰略》,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指南

雲上數字化創新是一場價值數十萬億美元的全球產業變革機遇,但對於實體企業而言,缺少的不是機會,而是究竟如何推進數字化轉型。

近日,全球三大雲計算服務提供商之一——阿里雲官方授權,阿里雲總裁胡曉明作序推薦的新書《雲戰略:企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路線圖》重磅上市,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阿里雲官方解讀《雲戰略》,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

《雲戰略:企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路線圖》 著者田豐、崔昊 中信出版集團2018-9

這本融匯了阿里雲數千個案例和多年理論方法精華的作品,可以稱作“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大到數萬人的世界500強企業,小到十餘人的生產工坊,都能通過書中的經驗和思想完成全面數字化,使數字化轉型在企業中真正落地生根,使數字化增長成為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全新發展模式。

作者田豐現任阿里雲研究中心主任,曾供職於世界500強企業,擁有17年實體產業戰略諮詢、企業架構實施、互聯網研究經驗,帶領諮詢團隊為金融、航空、政府、製造、能源、通信等領域的數十家全球大中型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項目。崔昊現任阿里雲研究中心高級戰略專家,擁有15年IT行業從業經驗,是多家全球500強IT企業的特邀專家和諮詢顧問,長期關注企業級IT市場的發展和成長,並撰寫出版多本專業著作。

理解企業真正的轉型難點

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獨特性是全球其他國家前所未有的。近年來中國市場劇變、企業跨界競爭,新模式和“新物種”不斷湧現。即使企業意識到研發、生產、內控、供應鏈,乃至企業文化等環節的發展短板,但如何全面徹底推動企業數字化,中國企業間一度缺少行之有效且模式清晰的應用解決方案。這也是近幾年制約中國企業適應競爭的一大“頑疾”。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始於“服務在線化”,大多數實體產業都會經歷“三疊浪”,即線下企業、線上企業、智能企業三波革新浪潮。當三者疊加在一起時,往往是預先戰略卡位的創新型企業遙遙領先,並且掀起所在行業的遊戲規則的浪潮。

阿里雲以近10年對中國商業環境的持續研究,230萬中國企業和用戶的實踐案例為基礎,總結出適合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遊戲規則”:根據企業的目標和核心問題,運用雲戰略的“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生態化”4種轉型模式,幫助數字化在企業中生長。

阿里雲官方解讀《雲戰略》,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

解決中國市場特殊的轉型需要

隨著雲戰略徹底打通前端和後端的產業鏈條、破除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數據孤立,企業能夠以數字化的方式推動效益增長、流程簡化和生產力提升,成功應對跨行業、跨規模、跨領域的數字化變革所帶來的挑戰,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可持續的數字化增長。

《雲戰略》所提出的“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生態化”4種轉型模式,正是符合中國傳統企業轉型需求的解決方案。通過總結茅臺、吉利汽車、中石化、新浪微博、中國郵政、餓了麼、特步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實踐案例,《雲戰略》涵蓋了製造、金融、醫療、科技、物流、出版、能源、交通等8大類20餘個小類。企業可以根據自身行業市場變化,選擇4種轉型模式中最適合的智能商業轉型目標。從拓展市場到優化管理,從提升效率到增加利潤,這4種轉型模式將幫助企業全面完成數字化轉型。

阿里雲官方解讀《雲戰略》,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

大勢之下,借數字化騰飛

中美決勝數字經濟制高點,必須依靠網絡信息科技完成實體產業轉型升級。放眼全球,中美科技創新、商業創新戰略趨同,成為互為糾纏的數字經濟雙子星。客觀來看,美國依靠硅谷、西雅圖、波士頓產業帶的科技先發優勢,數字經濟規模現居世界第一,領先歐亞。

數字經濟的主戰場是利用科技解決實體產業發展的實際難題。中國 10 萬億美元的實體產業,正採用“雲工具箱”(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互聯網架構等)替代西方的“傳統 IT 套裝”(數據庫、操作系統、中間件等),應用“雲戰略”解決實體產業轉型升級中的各種“頑疾”。

目前,全國湧現出一大批正在成功轉型的製造業企業: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組件生產企業常州天合光能將電池片A 品率提升了7%,蘇州協鑫光伏將良品率提升了1%,全球前三的中策橡膠將混煉膠合格率提升了5%。而廣東製造業規模位列全球第五,是中國智造的“火車頭”。全球前三的通信天線廠商廣東京信通信,利用數字化技術將調試效率提升了50%……

依託雲計算,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半徑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在雲上,用科技探索新商業邊界,創造新商業模式,蘊含著無法計算的價值!

阿里雲官方解讀《雲戰略》,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