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引熱議:傳統文化點燃年輕觀衆?!

一部最近上映的3D全景聲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引起大家的熱議。

3D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引熱議:傳統文化點燃年輕觀眾?!

該片取材自同名新編京劇劇目,故事來源於《三國演義》。該劇通過曹操與楊修兩者的性格衝突來體現作品的深層意蘊,描寫了人性和人類生活中最基本的兩樣東西:權力和智慧。曹操與楊修,都是出類拔萃的風雲人物,但他們既高大又卑微的雙重品性,使他們無法攜手,於是便有了一系列盤根錯節、叫人怦然心動的戲劇糾葛。

3D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引熱議:傳統文化點燃年輕觀眾?!

“明月之夜兮,短松之崗。悲歌慷慨兮,悼我郭郎!……”當影片在西安點映,大銀幕傳來曹操在郭嘉墓前聲淚俱下的唱詞時,78歲高齡的尚長榮思緒頓時回到了30多年前。1987年,尚長榮在西安從友人處得到新編歷史劇《曹操與楊修》劇本,如獲至寶,翌年隻身趕赴申城,叩開了上海京劇院的大門。新時期中國舞臺上的經典劇目由此誕生。

30年後,該劇原班人馬重新聚首,以3D電影版本獻映大銀幕。乘著高新技術的翅膀,這部經典京劇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使傳統戲曲在新時代有了重煥青春的精彩亮相。

3D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引熱議:傳統文化點燃年輕觀眾?!

起初,京劇搬上3D電影銀幕有很大的爭議。如何讓兩者有機結合,對導演無疑是一次挑戰。滕俊傑在採訪中透露,早在其執導第一部3D京劇電影《霸王別姬》時,就有一些藝術家明確表示反對,認為“還不如直接拍舞臺紀錄片”。

“京劇對錶演、音樂、動作等都有嚴格的要求,我們當然不會為片面追求創新而丟棄本源。”滕俊傑拍攝3D京劇電影秉持的原則是“京劇為本,電影為用”,該虛則虛,該實則實。以影片中“曹操為楊修牽馬墜鐙”為例,電影版保留了京劇舞臺上演員揮鞭做馬行千里之狀,同時又通過推拉搖移等機位變化、鏡頭捕捉,以及電影蒙太奇等藝術手法,把演員的一個眼神、一聲嘆息、或喜或憂或怒的情感表現得絲絲入扣,放大了觀眾的現場感和既視感,營造出舞臺難以企及的視覺效果和心靈衝擊。

3D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引熱議:傳統文化點燃年輕觀眾?!

藝術家們視藝術為生命、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就了今日銀幕上的這部大片。《曹操與楊修》6城路演、60場點映,創下中國戲曲電影放映史的紀錄。而年輕觀眾對影片的歡迎程度,出乎影片宣發部門的預料。正如成都一位觀眾網上所言:“看了電影《曹操與楊修》,我瞬間從一個帶著懷疑眼光的路人,變成了一個全然跟隨劇情、與劇中人物同喜同悲的欣賞者。”

他的這番話也引發了其他觀眾的共鳴,並紛紛予以轉載。有幾位“00後”觀眾原本只是被電影熱搜榜中“3D京劇電影”幾個字吸引,沒想到他們來了不僅沒有中途退場,還一改以往看電影中途打瞌睡的習慣。他們說,這部電影讓人沉浸在劇情中,與人物‘對話’、互動,看了就不想走了。

3D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引熱議:傳統文化點燃年輕觀眾?!

相信這部電影的成功,也給了其他劇種信心。希望以後能有越來越多的傳統戲曲、傳統文化,能夠藉以現代化科技的方式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