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台灣老電影《多桑》?

如何評價臺灣老電影《多桑》?

160多分鐘的電影,加上文藝片特有的慢節奏,看到後面有點兒不耐煩,但看完再回味起來時,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觸。


和閩南相似的文化背景,連罵人的閩南語對白都覺得十分的親切。也因為如此,在“多桑”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爸爸的影子,重組家庭中的老大,很小的時候就迫於生計在外奔波,成家之後又為了兒女傾盡一生,儘管身上存在一些缺點,卻始終是孩子心中最偉大的人。

如何評價臺灣老電影《多桑》?

“多桑”勞作回來蹲坐在家門口吸菸,用閩南語問大兒子飯菜做好了沒,叫他到小賣鋪去買紅糖,大兒子提著飯盒給勞動中的爸爸送去午餐,點點滴滴的細節刻畫,加上94年的老電影給影片帶來的畫面感,接近於黑白的電影色調,配上當時鄉下特有的景和物,不時地將我拖入歲月的軌道之中,把我帶回小時候,讓我再次看到自己和父親之間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沉默是父親的代名詞,向來很少向家裡人表現出親暱的舉動,卻無時無刻都在向家人訴說著愛的故事。


影片中的“多桑”出生於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身上帶著濃厚的日本色彩,嘴裡不時地就冒出日本語,一生最大的夢想便是到日本去看富士山,Sega是他的日本名,“多桑”是日本話中爸爸的意思。因為這些日本味,他被自己孩子私底下甚至當面罵做“漢奸”、“走狗”。

看電影時,剛開始我也和他的孩子們一樣,對他的這些行為充滿鄙夷。而後卻又慢慢地理解和同情起他,出生於日本殖民時代的Sega,接受的是日本教育,感受到的是日本文化,骨子裡認定自己就是個日本人,以至於臺灣迴歸之後許多年,身上仍然殘留著厚重的日本氣息。早已根植於內心深處的日本情懷很難被改變,不被周圍人所理解的多桑,繼續孤獨而執著地捍衛著日本。

如何評價臺灣老電影《多桑》?

閩南地區的男人或多或少都帶著一些男權主義的思想,《多桑》中的爸爸也不例外,他總想在家人、親戚朋友和同村人面前表現自己。可因為做了入贅女婿以及後來工作和身體上的某些變故,他從來就不是家裡的“話事人”,甚至有點兒被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嫌棄”。


一直不理解Sega為什麼要選擇那樣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直到寫這篇文章時才慢慢察覺到箇中緣由。

Sega的兩次“墮落”,都是因為內心深處深深地覺得自己是個無用之人。早期失業之後迷上賭博,晚點身體出現狀況後不願意承認自己早已變成需要別人照顧的對象,最後因為接受不了那麼脆弱的自己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貫都樂於照顧別人的他,不想繼續忍受病痛的折磨過著生活不能自理的日子,不願面對自己身體早已被掏空了的事實,接受不了“年老不中用”的自己,他討厭被別人照顧,也不想繼續連累家裡人,不讓各種儀器加在自己的身上,他選擇體面地死去。

如何評價臺灣老電影《多桑》?

《多桑》不只是兒子對父親的回憶,更是一部記錄時代的影片,它呈現出了日本統治過後臺灣人特殊的生活故事,閒暇時候一起尋歡作樂,礦難面前將生命緊緊聯結,礙於世俗的婚姻觀,樸素的鄉土生活,和睦友愛相互扶持的鄰里關係,多年之後大都市的興起,礦場的倒閉,村裡人的陸續搬離,這些都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消失於歷史的洪流中。


附:看過的充滿臺灣本土氣息的老電影目錄,大部分都是催淚劇。

1.《搭錯車》。80年代關於父親的老電影,《酒幹倘賣無》的出處,看了好幾遍,每一遍淚流不止。

2.《當愛來的時候》,關於親情和愛情,同樣很喜歡電影中那個爸爸。

3. 《練習曲》,關於追求人生、青春和成長的故事,那句“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就都不會再做了”就出自這部影片。

4. 《飲食男女》、《喜宴》,李安導演作品,看完蠻震撼的,關於家庭和人性的片子。

5.《百日告別》、《父後七日》,閩南人還是蠻忌諱這些場景的,可是很真實,文化習俗中夾雜著許多的人性,鬧劇中帶著諷刺,關於死亡,關於親情,關於生命。

6.《一一》,之所以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在微博上看到經典臺詞,許多內容都值得細細品味。

7.《不能沒有你》,關於現實社會和父親的故事,只要涉及“父親”,就免不了掉眼淚。

——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