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忘却的八十年代,中国雷片的“新浪潮”

​相对于目前中国影坛华语电影动作大片一家独大、高唱主旋律、电审围剿等的畸形现状,很难相信,八十年代中国影坛曾经有那么一段百花齐放、几乎没有审查的历史:神怪、功夫、警匪、恐怖、喜剧,各种类型片乱七八糟地冒出来,横行银幕……

被忘却的八十年代,中国雷片的“新浪潮”

这些片子大都具有成本低、制作简陋、胡乱模仿港片、情节夸张粗俗、题材开放的特征,至于渲染暴力甚至是露点镜头层出不穷也在所不惜,而遥相呼应的观众同样大有人在,贡献出荒唐的票房。

那是个最好的年代?那是个最坏的年代?

70年代文革作祟期间,从1967到1973年的7年时间里,中国电影创作一片空白,银幕舞台上只能也只允许出现1970年到1973年拍摄的10部“样板戏”。

被忘却的八十年代,中国雷片的“新浪潮”

80年代初的电影界,随着大量老影片的开禁复映,一度使中国的电影市场空前繁荣。

80年代,中国大多数电影理论家和作者还无法真正接受中国电影的娱乐追求及商业趋向。不过为了尽快地扭转电影票房逐年下降的颓势,争取观众,在强大的压力下,各电影制片厂都把娱乐片当做拯救中国电影票房的灵丹妙药,这又使80年代中期的中国电影创作,在对待娱乐片的态度上不仅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而且明显的有些急功近利。

被忘却的八十年代,中国雷片的“新浪潮”

由三四流导演来拍摄一些“要钱不要脸”的影片,成为观众对这一现象的讥讽,为了将已经流失的电影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娱乐电影创作者大多心照不宣地向“杀得一个不剩,脱得一丝不挂”的疯狂目标前进,引人注目地生产了一些不好的或者严重缺陷的作品。

它们不是以高度思想性、艺术性教育、陶冶观众,而是为追求上座率不惜降低影片的思想水平和艺术质量,用种种庸俗低级的东西迎合某些观众不健康的趣味。严格地说,这种影片已经从艺术堕落成了庸俗商品。

被忘却的八十年代,中国雷片的“新浪潮”

比如出现长时间挤奶特写镜头的《游侠黑蝴蝶》,露点加俗鄙科幻、邪典意味直追《活跳尸》和《科学怪人》的《凶宅美人头》,刻意表现各种惨死恐怖场面的《死亡客栈》,干脆名字就是《把他们杀得一个也不剩》等,电影海报上满眼是“血”、“杀”、“案”、“情”、“色”……

在这种舶来西方电影的粗俗感官刺激下,“娱乐片”的年产量从百分之几飞速提升到百分之六、七十。这一时期,票房拜金娱乐至上的失控后下,中国影坛奉献出国产雷片的“新浪潮”,雷到荒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