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去瑞典旅遊,英語說得賊溜的曾姓小哥,我來教你幾句論語

網絡時代,永遠不缺乏各種瞬間就刷屏的熱點。當然,這其實在本質上和從前並無不同,各種家長裡短總能引起大家的關注,也都願意聊聊,發表一下意見。

只不過從前沒有網絡,信息傳播的速度和範圍都極為有限,十里八村都知道了就已經了不得的大事了。

現在不同了,有了網絡,地球就成了一個“村”了,哪裡有個風吹草動的,雖然隔了十萬八千里,但也能很快就知道了。這不,最近這兩天發生在瑞典的事兒在網上已經吵翻天了。報紙發表社論了,大使發表談話了。然後,還有各種神轉折。

對這個我也很好奇,也願意瞭解一下。看了視頻,再聯繫到這位去瑞典旅遊的這位小哥姓曾,就忍不住也要說上兩句。

中國傳統上有四大姓,孔、孟、顏、曾。

這四姓的家譜是所謂的“通天譜”,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種家譜。這四姓的祖先都分別追溯到孔丘、孟軻、顏回、曾參四大聖賢,而這四家的家譜,所排的字輩——就是輩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樣的。

只說說曾姓這一系,這一系是從曾參而來,在《論語》中,除了孔子稱“子”,還有就是“曾參”和“有若”被稱為“子”,由此可見曾參地位之高。曾參也有很多名言流傳下來。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等等。

這位去瑞典旅遊,英語說得賊溜的小哥,或許雖然屬於曾氏一系,但看他那個行為,看他那個做派,恐怕是把他老祖宗的一些話全都忘了,或者壓根就沒學過,我覺得有必要帶著他一起來學習學習。


那個去瑞典旅遊,英語說得賊溜的曾姓小哥,我來教你幾句論語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論語·泰伯第八》

在曾子病了的時候,孟敬子來探望他。曾子說:“鳥要死了,鳴聲是悲哀的;人要死了,說出的話是善意的。君子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三點特別需要重視:嚴肅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別人的粗暴和怠慢;端正自己的臉色,就容易使人相信;說話的時候,多注意考慮言辭和聲調,就可以避免鄙陋和粗野的錯誤。至於禮儀細節,自有掌管禮儀的人去管,不必瞎操心。”

曾子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君子之人,撒潑打滾之類,一定不在“君子所貴乎道者三”之列。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論語·子張第十九》

曾子說:“我聽老師說過,平常的時候,人不可能淋漓盡致地發洩自己的情感,(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時候吧。”

看看視頻,看看這位曾姓小哥的表演,警察剛剛靠近,就突然主動倒地,呼天搶地,如喪考妣。難道他是在用行動證明老祖宗記錄下來的他老師所說的話是不正確的嗎?

至於網上談論的什麼瑞典警察“乳滑”也好,把中國人的臉都丟盡了也好,這些說法我都不贊同。把一個個體的偶然事件,上綱上線到全體,扣上各種大帽子,這本身在邏輯就是錯誤的。

他們的言行只能代表他自己,不要用他們的言行綁架國家。他們代表不了中國人,作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一份子,大部分中國人都還知道基本的禮義廉恥。

同理,國人也不必用近百年來弱者被欺凌的心態來理解這件事。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讓法律迴歸法律,讓事實還原真相。

子曰:“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說:“言語忠誠老實,行為忠厚嚴謹,縱使到了別的部族國家,也行得通,言語欺詐無信,行為刻薄輕浮,就是在本鄉本土,能行得通嗎?”

我隱約覺得“子”也應該曰過:“一哭、二鬧、三上吊,不是到哪裡都管用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