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本期非遺傳承人:王洪強,已入駐“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匠人——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韓湘子手握紫金簫,騎坐在仙鶴之上;清婉動人的何仙姑,亭亭玉立的站在荷花中間,回眸一望,風姿迷人......這幅精美的八仙過海圖就是用浮雕來雕刻完成的。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浮雕是雕刻的一種,雕刻者在一塊平板上將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來,使它脫離原來材料的平面。它是繪畫與雕塑結合的作品,通過壓縮的辦法處理對象,靠透視因素表現三維空間。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最早在原始時代的巖畫上,就已經出現了浮雕的原型,寫實性都很強,有牛、馬、羊等各種題材,經過上千年的演變發展,創新出了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其中分為高浮雕和低浮雕。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高浮雕由於起位較高、較厚,形體壓縮程度較小,更接近於圓雕,形成的空間深度感往往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有一種特別的表現力和魅力。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而淺浮雕起位較低,形體壓縮較大,平面感較強,更大程度地接近於繪畫形式,它則以這種行雲流水般的形式傳遞著充滿生氣的藝術氣息。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浮雕經過上千年的發展進化後,王洪強將這個傳統民族技藝順利的繼承了下來。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王洪強,河北省滄州市滄縣人,深浮雕藝術第四代傳承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滄縣深浮雕藝術國家非物質文化

遺產項目傳承人,河北省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滄州市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滄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滄州市工藝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王洪強從小就熱愛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在兒時看到傳統手藝人雕刻木雕的時候就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於是開始了長期的潛心學習和研究,經過二十餘年的刻苦鑽研,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北方深浮雕藝術風格,他的作品整體錯落幅度大,層次明顯,粗中有細, 遠近景明顯,其中以深、透、鏤、穿插為主要特點,立體感非常強而且極具藝術收藏價值。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清晨的陽光透過薄薄的晨霧照耀著大地,王洪強取出他雕刻了一半的“八仙過海”圖,右手拿著刻刀,聚目凝神,一刀一刀刻畫著韓湘子的紫金簫......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王洪強老師說道:“浮雕刻畫的不僅僅是人物的形態,還有整體輪廓意境,細節的刻畫凸顯作品的靈魂,我們只有用心去雕刻,把我們數十年的行業經驗融入到創作中,才能體現中國非遺的精髓,把這種文化順利的傳承下去”。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現在,王洪強受到各界新聞媒體諸多采訪報道,2015年滄州市十大文化創新項目,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大獎,並參加了河北省委統戰部組織的黨外名人培訓班。


非遺地圖|一把刻刀成就八仙過海


王洪強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浮雕藝術的非遺發展助。

更多有關非遺文化與民族傳承匠人的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 :時代記憶 (ID:tjsdj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