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大學越來越好上,工作卻不一定好找

高考改革,大學越來越好上,工作卻不一定好找

高考為什麼要改革?高考是為國家選拔人才,必然要把能力和素養高的選拔出來,光憑知識顯然不行。前面我們已經談了如何改,改什麼等問題。特別是在本科合併錄取上,大家還有不同的看法,現在之所以可以合併錄取了,是因為上大學不再那麼困難,分數線一直在降,這不是說考題簡單了,不是說招生計劃增加了,而是考生人數減少,招收比例太高。我們明顯的一個感受是考大學容易了,但高分卻越來越高了。現在全國高考的平均錄取率已經超過80%,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很快將突破50%。從數量上看,我國即將進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階段。只要想接受高等教育,基本人人都有機會。

首先,上大學已經不再困難,困難的是上好大學。通過這今年的發展,大學規模數量增加,加之人口數量減少,考生減少,絕對的升學率增加。我們直觀的感受就是名校的分數越來越高,批次錄取分數越來越低。大學不再像以前那樣讓人感覺神秘,可以說,高考已經從“讓誰上大學”,到現在“讓誰上好大學”。甄別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以前,誰家孩子上個大學,總感覺了不起,現在聽到沒有了感覺,大學生多了。但競爭的壓力絲毫沒有減弱,上好大學成為大家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期望試題難度的降低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從選拔人才的角度講,其難度不會降低,考核的方面範圍會更廣,也正因為如此,高考試題必須保持一定的難度和區分度,這樣才能促進人才合理分流、配置。所以廣大考生要認識到,學習不易,不可能人人都上985、211。高考試題的難度不會降低。985、211(雙一流)大學的門檻會越來越高。高考升學途徑和考生分流渠道將越來越多...。大學也將像兩個方面發展,頂尖學校要越辦越好,肩負重大科研任務,普通大學向專業技能方向發展,培養技能人才培養任務。

高考改革,大學越來越好上,工作卻不一定好找

其次,本科合併,並不代表學校層次的弱化。高考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將一本、二本、三本合併錄取,不再分批次錄取,剛我們說了,大學招生比例的增加為本科合併錄取創造了條件,在1000個人中挑選100個人才和在1000個人中挑選200個人才,已經不怕人才因為選擇自身的問題而被遺漏了。但是,我們還要記住本科合併不會立刻消除一本二本三本學校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區別還是存在的。為什麼會有區別,一本、二本、三本實際上代表了大學的幾個層次,一本、二本、三本高校都是同等學歷和文憑的本科高校,都將獲得國家、國際、 社會上都承認的學歷證書。其中的差距就在師資、設施,目前我國可在全國招收本科一批的大學主要有教育部直屬或其他主要部屬以及部分省屬重點大學(一般多為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二本大學大多為省屬大學或者非“211工程”大學,三本院校多數收費較高。

取消了錄取批次,但學校的名字依然存在,企業選人用人還是要看畢業院校的,當然還有專業,所以不論怎樣的合併是不會消除學校之間的差距的,真可謂學校好考,工作並不見的好找。

高考改革,大學越來越好上,工作卻不一定好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