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紅岩」 紅軍之子回憶老父親「溫暖龍巖」的紅軍精神

龍巖是中國革命老區和中央蘇區的組成部分,長征出發地之一;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僑區,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點和重要聚集地;文化和歷史在龍巖匯聚,創造了許多的故事。紅軍的故事,就是龍巖的故事,因為龍巖是紅軍的播種機,是紅軍的出發地。

撫順鋁廠的老紅軍黃景葉就是“溫暖紅巖”的紅軍精神的一粒種子,這粒種子在撫順鋁廠延續了龍巖的紅軍精神。

近日,作者採訪到了原撫順鋁廠工作的老紅軍之子黃林,他聽說今日頭條徵集“溫暖龍巖”閩西紅色文化的愛國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主題,他便向我講述了他的父親經歷和當紅軍的紅色之旅。

他說,他記憶中父親,還是在他兒童和少年時期的印象,於是講起他的老紅軍父親。他懷著對父親敬重的心情,說起了父親身上具備的龍巖紅色文化的紅軍精神。

“溫暖紅巖” 紅軍之子回憶老父親“溫暖龍巖”的紅軍精神

老紅軍黃景葉

“溫暖龍巖”老紅軍父親的臨終一幕

他說他的父親,在1974年2月2日,12歲的他與往常一樣獨自起床打算熱一點剩飯準備上學,這時撫順鋁廠廠裡來人要接他去醫院看他住院的父親。

當時的黃林沒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於是就到了撫順礦務局醫院第二病房,只見走廊兩側站滿了既熟悉又不熟悉的人,他們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他走進病房,聽到已半月沒有見面的媽媽的哭泣聲。驚惶中,黃林走進病房,他看到了父親原本黝黑的臉已經泛白。他安詳地躺在病床上。

這是組織上安排讓黃林最後看他父親一眼。黃林說,這一幕他終生難忘。

“溫暖龍巖”老紅軍父親的悽慘童年

黃林說,記得父親對他要求很嚴。儘管父親40歲時才結婚,40歲才有黃林這個兒子,但是父親對他沒有絲毫的溺愛。從日常生活到文化學習都不能隨便懈怠。

“溫暖紅巖” 紅軍之子回憶老父親“溫暖龍巖”的紅軍精神

撫順鋁廠

父親對他的慈愛是令他難忘的,在治病期間,常常把他抱在腿上講各種各樣的故事,黃林則摸著他身上的傷疤問這問那。。。。。

黃林的父親名叫黃景升,1918年出生在甘肅省靈臺縣,具體是哪個村,那天的生日都記不清楚了。

黃林說,他父親有個姐姐10歲時就死了。父親家當時很窮,他的爺爺給地主扛活,奶奶要飯。

他的父親8歲就給地主放羊,直到17歲,近10年的時間。父親在為地主家剷草時失去了一截手指頭,腿上有地主用棍子毒打後留下的傷疤,因為丟了一隻羊,他的父親曾三天三夜躲在外面只喝溝裡的水。。。。。

“溫暖紅巖”老紅軍父親的紅色旅程

父親對他說,忘不了那是1935年的一天,快過年的時候,一天晚上剛見黑,父親遇到兩個衣著不同於老百姓的人,戴的帽子是類似羊毛的一種毛絮。這兩個人看上去很精神。他們與父親搭話,詢問他的年齡,住在哪裡。

其中一人還買了兩個燒餅給父親吃,據他的父親說,還有個手指肚大東西給他,說很好吃,父親吃到嘴裡,很甜,後來才知道是糖塊。那是他的父親有生以來第一次吃糖塊。

當他們聽父親說,平時很少見到自己的父母,每天住在地主家放牲畜,還要挨打受氣時,就問他的父親願不願意跟他們去當兵,並說大家吃的都一樣,幹活靠自願,以後會過上好日子,還可以把父母接到一起生活。

“溫暖紅巖” 紅軍之子回憶老父親“溫暖龍巖”的紅軍精神

老紅軍用過的彈夾

聽到這麼新鮮的話語,父親決定和他們走。後來才知道,這兩個人就是中國工農紅軍。父親加入紅軍的隊伍,從此父親轉戰南北16年,當過炮兵,幹過飼養員,炊事員,從戰士到班長,副排長,很受大家愛戴。

“溫暖紅巖”老紅軍父親戰鬥中光榮負傷

講到這,黃林頓了頓沙啞的聲音,接著說起了父親的軍人生涯。

他說,在一次戰鬥中,父親所在的連全連人都犧牲了,戰場沒有活人了。他的父親醒來時身邊只有一匹馬。他的父親掙扎著找到連長、排長的屍體,將文件包拿下藏於懷中,用腿綁帶將自己的身體綁在馬上。老馬識圖,這匹馬竟馱著父親奇蹟般地找到了部隊。

還有一次打仗部隊隱蔽時,他的父親全身浸在冰凍的泥塘裡,暈了過去,後被戰友救回來放在床上。他父親以後就落下了雙手顫抖的毛病。

黃林清楚地記得,他的父親右腳趾不全,右腿瘸,耳朵也背,他小時候問過父親,父親說是打仗打的。

“溫暖紅巖”老紅軍的優秀品質播散傳承

1951年,他的父親因病轉業到撫順鋁廠工作,開始在撫順鋁廠電力廠二所門前打掃衛生。

由於他的父親沒有文化,因手顫不能寫字,經常拿一個字典看報或看書,字典裡夾著很多字條。他父親還經常用顫抖的手寫字。

聽電力廠的同志講,當時的電力廠為了安全起見,需要特區證方可進入。

他的父親是隻認證不認人。有一次,一個撫順鋁廠的副廠長自己一人到電力廠巡視,正遇到他的父親值班。

這位副廠長沒帶證,他父親就是不讓他進。所裡的同志有認識廠長的,給他講情況,他父親還是不信,不見證,誰也不行,這是廠裡的規定,既然是廠長那更應該遵守。

事後,大夥都把這事當笑話講,但是他的父親還是倔強和頑固。

一同轉業到撫順鋁廠還有老紅軍張子揚,黃林的岳父張洪玉、綽號“段小辨”的段玉萍,這些人都是從參加紅軍開始,經歷了整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其中,他的父親和段玉萍非常好,段玉萍的小辮就是朱德總司令給留的。

後來,組織上給他的父親安排到撫順鋁廠供銷處當倉庫主任,定為十三級待遇。

黃林說,關於他父親的來歷廠裡很少有人知道,只是在國家五一、國慶等重大節日,撫順市市委下來請帖,邀請黃景升參加觀禮檢閱,才知道他父親是老革命軍人。

他的父親黃景升當年的待遇有特供煙,一天特供兩盒,這些煙實際上都是讓大夥給幫抽了。

他的父親非常好施捨於人,有家庭困難的職工借錢借物也不用還。

黃林依稀記得小時候,他的父親經常帶人到家吃飯。國家特供的肉票、魚票、菸酒、糖票等經常分給身邊同志。

“溫暖紅巖”為了國家的財產 倔強的老紅軍遭遇不測

黃林說,他大約在5歲時,也就是1968年的一天,很多人把他的父親送回家,父親躺在床上,左鄰右舍都來看父親,說是父親被人給打了。

從那時起,他的父親經常看病住院,後來聽大人說,那時很多幹部被批鬥,他的父親是老革命才安然無恙。

當時他的父親所管的倉庫有人拿銅板出去換子彈,銅板出廠,必需有他父親手戳,他的父親就是不給蓋,有一個姓張的激進分子,把他的父親給打了,眼鏡都打碎了。這次被打的不輕,此後,他的父親吃啥吐啥,到醫院檢查是胃出血,直到最後,他的父親56歲還是死於胃癌。

1974年,廠裡在撫順鋁廠俱樂部為他的父親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黃林記得臺上擺滿了花圈,有的是用鮮花做的,在那個年代很少見。中間放著用黨旗覆蓋著的骨灰盒。臺下站滿了他父親的生前好友,同志和領導。黃林被他的父親的好友抱起來才能夠著話筒,通過話筒向叔叔大爺們道謝。。。。。

時間已過去了60多年,歷史不應該忘記這些為中國革命解放事業和經濟建設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紅軍。老紅軍的精神,有龍巖的影子,有紅色龍巖的血脈。

記住龍巖的革命老區,記住龍巖的紅軍出發地,這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培養了紅軍的品質,培養了像黃景葉這樣的老紅軍的優秀品質。

“溫暖紅巖”,龍巖萬歲。“溫暖紅巖”,紅軍萬歲,優秀的紅軍精神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