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红岩” 红军之子回忆老父亲“温暖龙岩”的红军精神

龙岩是中国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长征出发地之一;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点和重要聚集地;文化和历史在龙岩汇聚,创造了许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就是龙岩的故事,因为龙岩是红军的播种机,是红军的出发地。

抚顺铝厂的老红军黄景叶就是“温暖红岩”的红军精神的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在抚顺铝厂延续了龙岩的红军精神。

近日,作者采访到了原抚顺铝厂工作的老红军之子黄林,他听说今日头条征集“温暖龙岩”闽西红色文化的爱国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主题,他便向我讲述了他的父亲经历和当红军的红色之旅。

他说,他记忆中父亲,还是在他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印象,于是讲起他的老红军父亲。他怀着对父亲敬重的心情,说起了父亲身上具备的龙岩红色文化的红军精神。

“温暖红岩” 红军之子回忆老父亲“温暖龙岩”的红军精神

老红军黄景叶

“温暖龙岩”老红军父亲的临终一幕

他说他的父亲,在1974年2月2日,12岁的他与往常一样独自起床打算热一点剩饭准备上学,这时抚顺铝厂厂里来人要接他去医院看他住院的父亲。

当时的黄林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就到了抚顺矿务局医院第二病房,只见走廊两侧站满了既熟悉又不熟悉的人,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他走进病房,听到已半月没有见面的妈妈的哭泣声。惊惶中,黄林走进病房,他看到了父亲原本黝黑的脸已经泛白。他安详地躺在病床上。

这是组织上安排让黄林最后看他父亲一眼。黄林说,这一幕他终生难忘。

“温暖龙岩”老红军父亲的凄惨童年

黄林说,记得父亲对他要求很严。尽管父亲40岁时才结婚,40岁才有黄林这个儿子,但是父亲对他没有丝毫的溺爱。从日常生活到文化学习都不能随便懈怠。

“温暖红岩” 红军之子回忆老父亲“温暖龙岩”的红军精神

抚顺铝厂

父亲对他的慈爱是令他难忘的,在治病期间,常常把他抱在腿上讲各种各样的故事,黄林则摸着他身上的伤疤问这问那。。。。。

黄林的父亲名叫黄景升,1918年出生在甘肃省灵台县,具体是哪个村,那天的生日都记不清楚了。

黄林说,他父亲有个姐姐10岁时就死了。父亲家当时很穷,他的爷爷给地主扛活,奶奶要饭。

他的父亲8岁就给地主放羊,直到17岁,近10年的时间。父亲在为地主家铲草时失去了一截手指头,腿上有地主用棍子毒打后留下的伤疤,因为丢了一只羊,他的父亲曾三天三夜躲在外面只喝沟里的水。。。。。

“温暖红岩”老红军父亲的红色旅程

父亲对他说,忘不了那是1935年的一天,快过年的时候,一天晚上刚见黑,父亲遇到两个衣着不同于老百姓的人,戴的帽子是类似羊毛的一种毛絮。这两个人看上去很精神。他们与父亲搭话,询问他的年龄,住在哪里。

其中一人还买了两个烧饼给父亲吃,据他的父亲说,还有个手指肚大东西给他,说很好吃,父亲吃到嘴里,很甜,后来才知道是糖块。那是他的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吃糖块。

当他们听父亲说,平时很少见到自己的父母,每天住在地主家放牲畜,还要挨打受气时,就问他的父亲愿不愿意跟他们去当兵,并说大家吃的都一样,干活靠自愿,以后会过上好日子,还可以把父母接到一起生活。

“温暖红岩” 红军之子回忆老父亲“温暖龙岩”的红军精神

老红军用过的弹夹

听到这么新鲜的话语,父亲决定和他们走。后来才知道,这两个人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父亲加入红军的队伍,从此父亲转战南北16年,当过炮兵,干过饲养员,炊事员,从战士到班长,副排长,很受大家爱戴。

“温暖红岩”老红军父亲战斗中光荣负伤

讲到这,黄林顿了顿沙哑的声音,接着说起了父亲的军人生涯。

他说,在一次战斗中,父亲所在的连全连人都牺牲了,战场没有活人了。他的父亲醒来时身边只有一匹马。他的父亲挣扎着找到连长、排长的尸体,将文件包拿下藏于怀中,用腿绑带将自己的身体绑在马上。老马识图,这匹马竟驮着父亲奇迹般地找到了部队。

还有一次打仗部队隐蔽时,他的父亲全身浸在冰冻的泥塘里,晕了过去,后被战友救回来放在床上。他父亲以后就落下了双手颤抖的毛病。

黄林清楚地记得,他的父亲右脚趾不全,右腿瘸,耳朵也背,他小时候问过父亲,父亲说是打仗打的。

“温暖红岩”老红军的优秀品质播散传承

1951年,他的父亲因病转业到抚顺铝厂工作,开始在抚顺铝厂电力厂二所门前打扫卫生。

由于他的父亲没有文化,因手颤不能写字,经常拿一个字典看报或看书,字典里夹着很多字条。他父亲还经常用颤抖的手写字。

听电力厂的同志讲,当时的电力厂为了安全起见,需要特区证方可进入。

他的父亲是只认证不认人。有一次,一个抚顺铝厂的副厂长自己一人到电力厂巡视,正遇到他的父亲值班。

这位副厂长没带证,他父亲就是不让他进。所里的同志有认识厂长的,给他讲情况,他父亲还是不信,不见证,谁也不行,这是厂里的规定,既然是厂长那更应该遵守。

事后,大伙都把这事当笑话讲,但是他的父亲还是倔强和顽固。

一同转业到抚顺铝厂还有老红军张子扬,黄林的岳父张洪玉、绰号“段小辨”的段玉萍,这些人都是从参加红军开始,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其中,他的父亲和段玉萍非常好,段玉萍的小辫就是朱德总司令给留的。

后来,组织上给他的父亲安排到抚顺铝厂供销处当仓库主任,定为十三级待遇。

黄林说,关于他父亲的来历厂里很少有人知道,只是在国家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抚顺市市委下来请帖,邀请黄景升参加观礼检阅,才知道他父亲是老革命军人。

他的父亲黄景升当年的待遇有特供烟,一天特供两盒,这些烟实际上都是让大伙给帮抽了。

他的父亲非常好施舍于人,有家庭困难的职工借钱借物也不用还。

黄林依稀记得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带人到家吃饭。国家特供的肉票、鱼票、烟酒、糖票等经常分给身边同志。

“温暖红岩”为了国家的财产 倔强的老红军遭遇不测

黄林说,他大约在5岁时,也就是1968年的一天,很多人把他的父亲送回家,父亲躺在床上,左邻右舍都来看父亲,说是父亲被人给打了。

从那时起,他的父亲经常看病住院,后来听大人说,那时很多干部被批斗,他的父亲是老革命才安然无恙。

当时他的父亲所管的仓库有人拿铜板出去换子弹,铜板出厂,必需有他父亲手戳,他的父亲就是不给盖,有一个姓张的激进分子,把他的父亲给打了,眼镜都打碎了。这次被打的不轻,此后,他的父亲吃啥吐啥,到医院检查是胃出血,直到最后,他的父亲56岁还是死于胃癌。

1974年,厂里在抚顺铝厂俱乐部为他的父亲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黄林记得台上摆满了花圈,有的是用鲜花做的,在那个年代很少见。中间放着用党旗覆盖着的骨灰盒。台下站满了他父亲的生前好友,同志和领导。黄林被他的父亲的好友抱起来才能够着话筒,通过话筒向叔叔大爷们道谢。。。。。

时间已过去了60多年,历史不应该忘记这些为中国革命解放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红军。老红军的精神,有龙岩的影子,有红色龙岩的血脉。

记住龙岩的革命老区,记住龙岩的红军出发地,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培养了红军的品质,培养了像黄景叶这样的老红军的优秀品质。

“温暖红岩”,龙岩万岁。“温暖红岩”,红军万岁,优秀的红军精神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