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派幹部助秋隊」長假留村幫「四戶」秋收

國慶長假正值農村秋收大忙季節,昨日上午,80多歲的普蘭店區星臺街道初店村小林屯王恆臣老漢家的地裡,有七八名男女在割玉米、剝穗子、起花生“曬鋪”,這幾名男女是幫工,由星臺街道選派幹部、村第一書記、選派幹部家屬和村幹部組成的“助秋隊”,專門為王老漢這樣的秋收困難戶秋收。王老漢感激地說:“正當俺為收莊稼缺人手犯愁時,城裡這幫孩子來了,不回大連過節,幫俺把四畝苞米、二畝花生收拾完,直忙到快晌午了,水沒喝一口,煙沒抽一支,飯沒吃一口就走了,真是讓俺過意不去啊。”星臺街道選派幹部、黨工委第一副書記朱孔夫告訴記者,節前,聽各村第一書記彙報,他們各村有不少無勞力戶、老人、殘疾人、病人。秋收,有困難戶,得幫助解決,不能把莊稼扔在地裡。於是,7名村第一書記,一致決定國慶節長假不回城,留在村裡和村幹部一起幫“四戶”把莊稼收到家。

星臺街道有7名選派幹部來自沙河口區,他們分別擔任街道黨工委第一副書記,董嵐、初店、張屯、小徐屯、高屯、福星、韓屯、徐大屯7村第一書記。下村5個月來,舍城家為農家,為第二故鄉振興,農民增收,重實幹,辦實事,特別是遭“溫比亞”大暴雨襲擊,他們奮不顧身,帶領群眾戰鬥在抗洪搶險第一線;星臺街道是露桃栽植區,桃子熟了,又幫桃農賣桃子250萬多公斤;還在市內找市場,為村民自家產的蔬菜等農產品銷售50多萬公斤;看到20多戶“四戶”種地有困難,種、管、收,所在村都包了下來。這一切當地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贏得群眾廣泛讚譽。

本文開頭寫的王恆臣老漢,全家五口人,除了他,老伴和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智障,地裡的農活全靠他一個人扛著。畢竟年歲大了,身體也不太好,種地有困難。來自沙河口區信訪局選派幹部任村第一書記張艦,在下屯走訪中瞭解到王老漢家狀況,便包下王老漢家做為幫扶戶,春種、夏管、秋收都幫管起來,每月從自己工資中拿出300元,改善王老漢家生活。國慶節這天,他放棄回城和妻子、孩子外出旅遊的計劃,留在村裡,和其他村選派幹部、村幹部一起,幫王老漢和其他五戶收割玉米,起花生、割大豆等,在城裡工作的妻子也從市內趕來幫助秋收。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星臺街道“選派幹部助秋隊”從節前30日開始,到發稿時止,為7個村“四戶”秋收,現在村幹部和村民也加入進來,形成每村一支“助秋隊”,幫助近百個“四戶”,收割玉米、花生、大豆等莊稼500多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