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玉米價格能否上漲?關鍵要看ta的影響!

隨著玉米收穫上市,農民朋友對今年的玉米價格較為關注。玉米價格後市能否如期上漲?價格能漲到多少?會不會突破1元大關。這些都成為議論的熱點。

2018年玉米價格漲不漲,很大程度上要受玉米競拍的影響。


「秋收」玉米價格能否上漲?關鍵要看ta的影響!


目前華北新糧價格明顯低於陳糧,但壓力有限。以山東淄博地區為例,當地新糧(水分15%以內)糧點收購價集中在1800~1820元/噸,容重720g/L左右,而當地陳玉米掛牌收購價高達1950~1960元/噸。糧商表示,目前新玉米水分和雜質偏高,是導致糧點新糧收購價與下游企業陳糧收購價之間存在明顯價差的重要原因,一般除雜費用可達60元/噸之多。

進入9月份以來,東北產區遼寧及黑龍江部分早熟玉米已經上市,其中黑龍江雙鴨山地區2018年產新玉米裝車價在1700元/噸左右,遼寧30%水分新玉米收購價在1360元/噸左右,較去年同期上調約70元/噸。


「秋收」玉米價格能否上漲?關鍵要看ta的影響!


據瞭解,遼寧及吉林傳統主產區本年度受乾旱影響明顯,部分地區禿尖普遍,籽粒容重同比下降。減產預期進一步增強新季玉米高開的市場預期,預計吉林大部分地區玉米收割工作將在國慶節前後啟動,短期新季玉米上市量仍然有限,預計國慶節後新季玉米將進入集中上市階段。

展望後市,今年我國北方新季玉米上市開局良好,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普遍高開,給予新陳糧無縫對接機會。不過,對於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無充足信心。


「秋收」玉米價格能否上漲?關鍵要看ta的影響!


一方面,8月下旬至今,臨儲玉米拍賣持續呈現“量價齊升”局面,卻也成為市場的一個潛在“危機”。近日有傳言稱今年玉米競拍預計將持續到11月份,但此消息尚未證實,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近兩週以來,南方已經沒有進口高粱和玉米到貨,且這一現象可能會貫穿整個9月份,未來一週大麥到貨量在十幾萬噸。從這一點來看,傳聞中臨儲玉米拍賣“加時”1個月、延至11月也並非不可能,若按照周成交量350萬噸計算,今年玉米臨儲拍賣成交總量將達到9980萬噸,10月底臨儲拍賣結束,部分產區新糧開始上市,再加上尚未出庫的將近3500萬噸玉米(按照出庫率65%計算)以及臨儲庫8000萬噸的政策糧,屆時龐大的供應壓力或將限制玉米價格上漲高度。

另一方面,8月份開始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成為打壓玉米飼用消費的一個關鍵因素。若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影響後期生豬存欄水平,進一步導致玉米飼用需求下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