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秋分

节气|秋分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秋分

节气|秋分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节气|秋分

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2016年9月22日16時21分正式迎來“秋分”節氣,意味正式進入秋季。

秋分三候

秋分有三候,初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节气|秋分

秋分,八月中。雷始收聲,對應春分的"雷乃發聲"。是說雷在陰曆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實際上是因為秋分之後秋燥之氣漸盛,乾燥的空氣難以形成雷電,所以雷聲便消失了。蟄蟲壞戶,是講冬眠的蟲子開始儲備食物、挖洞穴,準備蟄伏過冬。水始涸,涸是枯竭之意。

節氣養生

重點一:溫補潤肺

秋天空氣乾燥,加之人體在夏季津液耗損,容易出現口舌生瘡、鼻腔和皮膚乾燥、咽喉腫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現象。沙參、麥冬、百合、銀耳、燕窩、雪蛤等都是秋季養生常用的藥膳,老同志可以將其搭配在食物中食用,或是煮粥煲湯飲用。

手腳發涼、畏冷、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等脾腎虛寒的人群,可逐漸開始服用一些溫補之品,如右歸丸。如果有上述症狀的人在服用右歸丸等溫熱之品後,出現咽喉腫痛、口乾等上火症狀,可以用炙甘草10克、砂仁5克煎湯送服。

重點二:早晚添加衣服

秋天晝夜溫差較大,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止秋涼感冒。但為了提高人體的禦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較弱而易患氣管炎的老同志應適當進行“秋凍”,少穿些衣服,以保證機體從夏熱順利地與秋涼“接軌”,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與抗寒能力。

重點三:防止“悲秋”情緒

秋季落葉蕭蕭,容易給人悲傷的情緒,所以這時的精神調理很有必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多多外出運動,多看一些讓人心情愉悅的事物,都能讓你遠離悲傷。

节气|秋分节气|秋分
节气|秋分节气|秋分
节气|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