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二月二,龍擡頭”究竟是哪一隻龍?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公號:道教少年(ID:daoyoung),用年輕的方式,詮釋偉大的民族宗教.二月二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民間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因為在這個時候,天上的龍角恰好在黃昏時露出地面,故謂之“頭抬頭”。所以這一天被叫做龍頭節或者春龍節。這隻龍,就是“左青龍、右白虎”中的那隻龍。


“二月二,龍抬頭”究竟是哪一隻龍?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

“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又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其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龍形星象,稱之為東方蒼龍。

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說文》中有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的記載,實際上說的是東方蒼龍星象的變化。易經中的乾卦,卦辭“見龍在田,飛龍在天,群龍無首等皆與之有關。

“二月二,龍抬頭”究竟是哪一隻龍?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春季夜空中的巨龍。以角宿一和角宿二為龍角。但這並不是古人最初的說法,在他們與北斗星之間,還有一顆更鮮豔的橙色兩興性,名為“大角”,顧名思義,它與龍角有關,一開始認為認為這才是龍角,但後來覺得他的位置不對就用角宿二代替了大角作為龍角,但大角之名便一直保存至今。

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代表龍角的角宿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大約一個鐘頭後,亢宿,即龍的咽喉,升至地平線以上,接近子夜時分,氐宿,即龍爪也出現了。這就是“龍抬頭”的過程。

龍抬頭出現在驚蟄前後,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將其固定在每年的二月初二。由於歲差,現在要等到清明時節,我們才能在黃昏的餘暉中看到蒼龍。

“二月二,龍抬頭”究竟是哪一隻龍?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在日本,大角星被稱為“麥星”,除了色澤相似以外,太陽走到大角星附近,還預示著秋收季的到來。

大角星的西方專名為Arcturus,意思是“看守熊的人”,這個名稱顯然和他在的牧夫座bootes有關,希臘神話中牧夫座是豐天后赫拉之命,追趕大熊和小熊的獵人。

牧夫座中的幾顆亮星構成類似領帶或者風箏形狀。除大角之外,左聶提、又聶提,梗河、招搖、玄戈、天槍以及七公等星官也位於這個星座中,只是後幾個不歸抗宿管轄。

“二月二,龍抬頭”究竟是哪一隻龍?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從伏羲氏時代開始,人們就非常重視這一天,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二月二有很多習俗,比如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

這一天民間飲食還多以龍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一天婦女忌動針線,為的是免傷龍的眼睛。

“二月二,龍抬頭”究竟是哪一隻龍?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中國的星相文化博大精深,卻因為百年的屈辱被懷疑被淡漠,反而是西方占星學大行其道。今天,我們用更洞悉的眼睛看先祖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會發現其中的震撼和偉大,文化自信、則民族自信,致敬偉大的星空帝國!

公號:道教少年(ID:daoyoung),用年輕的方式,詮釋偉大的民族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