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这个时候,一边是《相声有新人》对决火热进行,一边是主流的央视《相声小品大赛》积极备战,两边粉丝也掐得热闹,甚至进行语言攻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观众对相声的印象,是从电视相声来的。那个年代,尚处于扫除一切旧社会陋习的时期,旧社会过来的艺人,也在革新,做新社会新人,做与时俱进的新艺术。大家接受的文化思想是“凡文艺,必有教育意义”。相声进行了革新,同时出现了跟随时代形势的“讽刺型相声”,而且还创造出“歌颂型相声”,一起成为“主旋律相声”,而表演者则是主流相声演员。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

可能急于表达对新时代的热爱,急于出作品,疏忽了基本功,或被视作旧传统而放弃,造成了姜昆的相声基本功薄弱。在那个缺乏娱乐、没有网络的时代,姜昆靠着在央视的经常露脸,一举成名。但若在那个年代进行相声商演,相信姜昆也是能卖出票的。然,时代所限,当时的流行歌曲都被视作“靡靡之音”(不然陈佩斯也就不用去种树了)。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当时,粱左以小说型的情节冲突为包袱,创作了逗哏、捧哏一起讲故事的相声作品。后来,粱左故去,佳作不再。而后,姜昆也曾把网络段子搬到春晚上,只是创作不佳,光环渐淡。那时春晚火爆的相声,有冯巩牛群的“子母哏”相声作品。后来,牛群转行,冯巩无搭档,于是改演了“相声剧”。

此时,小品以绝对丰富的情景再现优势,受欢迎程度超过了相声。同时,被观众熟知的“相声本质是讽刺”,也有受限,就像鲁迅不再受到欢迎一样。主旋律相声的创作遇到了瓶颈,不再被电视舞台所倚重。没有节目可演,没有舞台可演,相声跌入低谷。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忽然间,小剧场冒出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一个郭德纲,带火了相声,不少年轻人更因“郭德纲”而以相声为业。郭德纲历经坎坷,由没饭吃,终能赚钱成腕儿,因为不像姜昆在有稳妥工资的主旋律宣传队,所以郭德纲在市场中,被生活所迫而练就的,类似于“平地抠饼,对面拿贼”与时俱进的相声技艺,或者说锤炼出了让当代观众开心放松的“相声产品”。

郭德纲的相声声望,很快超过了长期遁世的主流相声演员。国人有个习惯,就是位子坐久了,就会在意自己的屁股和椅子的舒适度。郭德纲就像椅子上一个另类的木头疙瘩,跟当时主旋律宣传队的相声演员(简称主流相声界)不是同一个路数。这样,就需要管理管理。可,郭德纲刚从苦难中走出来,哪能把饭碗砸掉?直接上升为矛盾,就相当于咖啡与大蒜、高雅与低俗、庙堂与江湖之争。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古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很明显,郭德纲就如此行事了。曾有一段时间,郭德纲表演时,相关屎尿屁不少,颇有点故意为之的嫌疑,但估计也找人评定过可行性。人都有本性的笑,而不是都要意味深长的笑。凭着对“笑”的把握,将相声商演开到了日本,开到了美国等世界各地(国外不能随性的讽刺社会、歌颂建设吧)。

郭德纲也上过主流的央视春晚,但似乎有点“托大”,因准备不足,临场发挥而导致笑果不及岳云鹏(那年春晚小岳岳的相声,被不少百姓认为是近年最好的相声,没有之一)。这并没影响郭德纲的火。接下来在《我为喜剧狂》、《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相声有新人》中,又给中国喜剧界烧了一把火,捧出不少新人。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姜昆冯巩老矣,主流相声后继无人,郭德纲独树一帜,不服管

一次采访中,姜昆说到2016年的春晚,感慨相声大崩盘,不如他们上春晚时分受欢迎了,而且相声有点“后继无人”,观众越来越不爱听相声(注:姜老师指的可能是春晚相声吧,当时已有不少活跃的相声小剧场)。

主流相声确实青黄不接,于是破格对苗阜进行了拔苗助长,之后有李丁、董建春,然,功底离郭德纲颇远,上春晚之后仍然不温不火。近来央视的《相声小品大赛》,姜昆多么渴望----在选手中,能出现一个能为主流相声争气的选手。

(篇幅有限,仅从相声类型方面而言,其他如姜昆郭德纲苗阜是否德艺双馨的大师等,不在此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