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国庆长假如约而至~

一连七天的自由时间,值得好好规划。尤其对于自控能力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这难得的假期过得既丰富又有意义,具有一定挑战。

这七天,应该放松身心、调整状态,也应该合理利用,时有收获。因此,十一期间,不妨引导孩子们这样过……

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1

给孩子们讲讲国旗、国徽、国歌的由来

1.国旗的由来

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每天清晨,在天安门广场,伴随着旭日的第一道霞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如今,这个周而复始的固定程式,已成为国家的象征,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一道圣洁的风景。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京成立,首要任务就是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制定国旗。7月,筹备会在《人民日报》等报纸上发布征集国旗图案的启示。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强烈反响,短短一个多月,筹备会就收到了应征国旗图案2992幅。朱德总司令、历史学家郭沫若、诗人艾青也都亲自设计了国旗图案。

负责制定新中国国旗的是筹备会下设的第六小组,组长是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副组长是叶剑英和沈雁冰;其它成员有田汉、郭沫若、陈嘉庚等各界知名人士。经过反复认真地评选,最后从近3000幅应征国旗图案中,选出比较好的38幅图案,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提交全国政协一次会议讨论。

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最后筹备会一致选定经过修改的复字第32号图案,而原稿设计者曾联松竟只是一名普通的财务员,甚至连画家都没有做过。

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五星红旗原设计者曾联松

1949年9月27日,在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上,根据代表的意见,对国旗说明又做了进一步修改,正式将国旗定名为:五星红旗。10月1日,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开国大典上高高飘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该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2.国徽的由来

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同样在《人民日报》登出全国征国徽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国特征;乙、要有政权特征;丙、形式要庄严富丽。

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投入到国徽设计中。同时,受中央之命,负责征集国徽图稿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都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外的国徽稿件112件,图案900幅。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采用。因此,在1949年9月的政协全体会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没有公布国徽方案。

后来,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师范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人力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为了赶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新国徽,设计组的专家学者们,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反复研究,梁思成、林徽音两位先生更是抱病参加设计工作。

1950年6月20日晚,周总理亲自主持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会议,最后决定采用清华大学设计的方案: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呈圆形,国徽中心部分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中上方是四个金色的小五角星以半弧形环绕一个金色的大五角星。国徽的四周,是由两把金色的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的环;麦稻杆的下方交叉点上,一个金色的圆形齿轮;齿轮的中心交织着红色授带,授带向左右绾住麦稻穗而下垂,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国徽中的齿轮和谷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五星则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寓意是: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因为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红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3.国歌的由来

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公报上刊出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国歌拟稿。可是,反动势力的代表袁世凯随即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1915年5月,袁世凯政府的政事堂礼制馆把《中华雄踞天地间》定为国歌。当时的有识之士都认为这首歌的字里行间散发着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臭气,纷纷以拒唱来进行抵制。

1919年11月,为了制订新的国歌,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国歌研究会。据说根据章太炎的建议,该会决定将相传上古时代舜所作的《卿云歌》配上乐曲作为国歌,于1922年1月由北洋政府的国务院公布通行。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国民党政府以国民党党歌为国歌。

1934年春,剧作家田汉决定创作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可惜他刚完成故事梗概和主题歌的歌词,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这时,好友夏衍接手将故事梗概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更主动要求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这首歌曲最后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关于歌词最初写在哪,田汉自己也记不清楚。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写在香烟纸盒上,但夏衍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明确否认过该说法。夏衍说,田汉的《入狱》一诗才是写在一包香烟锡纸的衬纸上。入狱前,田汉就已经把剧本梗概交给剧组,所以《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是写在《风云儿女》剧本梗概原稿的最后一页。

拿到歌词的聂耳以惊人的速度完成曲谱初稿。后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这首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怒吼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徐悲鸿、郭沫若等许多委员表示赞成。郭沫若等建议修改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的词句。但是,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该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做修改,并举法国的《马赛曲》为例。毛泽东和周恩来赞成。

1949年9月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在国歌未正式制定以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写进宪法。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体代表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

2

补上“亲情”,补上安全感

假期,是以家庭为中心进行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补补亲情这一课,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家庭氛围更为和谐、融洽,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更有力量面对成长中的风雨。

策划家庭“嘉年华”,怎么有趣怎么来

户外活动,如爬山、追逐、游泳、定向越野……让全家人一起一边呼吸着秋天清凉的空气,一边笑着、叫着,重新找回自己、认识彼此。

有趣的室内活动,如密室逃脱、桌游、棋类博弈、球类竞赛……在智力比拼中获得乐趣和力量,在亲子交融中变得更为亲密和相互欣赏。

这样的活动最好由孩子来策划,从活动主题、时间安排,到出行方式、路线选择,放手让孩子做主,相信他们会带来惊喜。

一场高质量谈话,从追溯家族印记开始

不知从何时起,家长与孩子交流的内容总在学习、考试、作业上打转,话题越来越窄,话语越来越少,而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非常需要来自家庭的深度交流。

趁着假期探亲聚会等时机,可以从畅谈家事、家史切入,孩子从中能了解父辈祖辈的艰辛,理解家族传承,只有了解家族传统,才能传承家规家训,只有立足家族历史,才能自我规划未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可进行一次敞开心扉的谈话,这样的亲子交流既有融洽的氛围,又有前期的铺垫,还有价值观的渗透,可以促进孩子懂得换位思考,自我规划发展之路。

组织家庭旅游,留下家庭共同记忆

假期里,组织一次家庭旅游,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方式,让紧张的节奏慢下来,让生活的压力缓下来,而就算是旅行中遇到尴尬和困难,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的勇气和智慧,甚至家庭成员中彼此的争吵和帮助,都是家庭成长中的独特DNA,也是一堂意味深长的“成长课”。

家庭大扫除,为经营家庭贡献心力

假期,找时间做做大扫除,还是很有必要的,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只有所有家庭成员都为家庭经营出过力,才会更珍惜彼此、更团结你我。在这种相互配合的劳动体验中,孩子能切实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爱意。

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3

来一场私人订制的研学旅行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只有亲身体会后,才能感受到深刻而且有所体悟,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的真谛。

孩子读万卷书,也应行万里路,扩展个人视野,认识世界万千,进而学会包容并且尊重各异其趣的文化。这也是近年来研学旅被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国庆假期让孩子出游,进行一场私人订制版的研学旅行很有必要。出游的选项多种多样,欣赏自然风光,可以亲近大自然;游览人文景点,可以感悟文化、历史。

以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天生就具备旅游和教育两项功能,因此,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著名博物馆都是旅行的热门选项。可以指导孩子这样来策划自己的博物馆之行:

1.提前利用网络了解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地点、交通、面积、展馆数量、藏品数量、特色展品、历史背景、闭馆时间(一般周一是公立博物馆统一的休息日)、开馆时间(避免走得匆忙,影响体验)、是否需要提前订票、不允许携带的物品(大多数博物馆不允许带食品饮料)、是否允许拍照、饮水就餐地点。

2.确定要重点参观的展馆,博物馆参观时间建议在2-3小时之间,每隔一个小时适当休息一下,否则容易审美疲劳,人也比较累。同时,努力将时间规划在中午前,避开高峰时段。

3.准备随身用品:身份证(很多博物馆需凭身份证进入或换票)、舒适的鞋、长裤+外套(博物馆空调一般开得比较足)、保温杯、小笔记本或者手机便签(记录灵感、疑惑、感想)、充电宝(有的博物馆允许手机拍照,连续使用两三个小时,充电宝还是带上为妙)、伞等。

4.参观时,可在服务台查询当日是否有讲解活动,也可取阅展览简介手册、租用讲解器、下载自主导览app。用笔记本简要记录下所见所学,也可以采用绘画的方式。

5.带着问题去看展。如果对某一件展品感兴趣,那么在上边多花点时间,尝试揭开它所蕴含的“谜”。

6.参观归来,可以给自己印象深刻的展品写一份“推荐信”。

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4

做好这些小事

让文明装点你的言行

不久前,很多人被昆明公交车上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感动——

因为担心雪糕融化,滴落在公交车地面上,小小的她就蹲在车上的垃圾桶旁,小心翼翼地对着垃圾桶口吃冰淇淋。大家纷纷点赞,说她是最美、最可爱的小乘客。

这个十一长假,有多少孩子会外出活动、游玩?又会有多少人走出国门,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中国“代言”?

为同胞留一片洁净,用中国塑造一个文明有礼的形象,何尝不是对祖国的爱惜?

让规则意识美化你的举止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纪律法规,是我们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应当遵守的。

爱国,应当维护国家的长久稳定,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遵纪守法,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享受权利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不闯红灯,拒绝暴力行为,遵守社会公德,履行好我们的义务,为祖国的长治久安贡献一份力量。

让小举动中的大爱温暖中国

有一颗豁达而又宽厚的心,虽难以兼济天下,但也能量力而行,乐施援手。

爱国,应当对同一片土地上的同胞施以援手,可能是一批捐给灾区的食品,可能是一包寄给贫困地区的保暖衣物,或者是一个乡村学生的一顿营养午餐。

我们相信爱之星火,可以燎原。当一个国家充满爱,当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存有善意,那么,这将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命运共同体,坚固咱们的中国!

十一快乐|国庆节,不妨引导孩子这样去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