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ITAG:那些講故事的微妙時刻

現場拍攝/西門菌,阿花@TOPYS

海報設計/梁卓思@TOPYS

上週二的下午,天公作美,將深圳一夜變回原始叢林的颱風“山竹”華麗退場,瑞士國寶級環保潮牌創始人Markus Freitag與Daniel Freitag兩兄弟順利如期到來,做客TOPYS創意私聊活動。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舊天堂書店優雅而充滿書香的空間裡,密密麻麻的聽眾佔據了不同的角落,聽兩位創始人娓娓道來已有25年曆史的FREITAG品牌,從舊布回收到環保潮牌的心得分享。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TOPYS創意私聊現場

Markus Freitag & Daniel Freitag

簡介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Markus Freitag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Daniel Freitag

Markus Freitag和Daniel Freitag兄弟擁有眾多頭銜:管理者,創意人,包袋製作者,卡車防水布革新者,設計師,創始人,開發者,議員,不同領域探索家,騎行者,滑雪手,攀巖者,以及父親。

Markus Freitag曾接受美陳設計訓練,並在1991到1993年間在HGK Zurich(如今的蘇黎世藝術大學)修讀視覺傳達課程。Daniel Freitag曾擔任商業設計師,並在1988到1992年間作為自由平面設計師為蘇黎世的不同廣告公司服務。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FREITAG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時Markus還是個學生,沒法負擔很好的住所,便在高速公路旁租了一個公寓。從廚房的窗戶望下去,樓下是各色呼嘯而過的卡車,利用卡車篷布作為製作材料的靈感便是由此而來。

有限空間和材料的情況之下,兩兄弟只得把卡車篷布拿到外面,在街上完成切割與製作。因此第一款FREITAG郵差包原型,可看見灰色的卡車篷布材質,黑色的縫邊,有些許粗糙質感,因為當時用的還是母親的縫紉機。

而如今這款包,已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了。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FREITAG工廠,圖片由FREITAG提供

至今,所有的FREITAG包包的材料,都來源於歐洲高速公路上形形色色卡車的篷布。FREITAG有專門的團隊搜尋這些篷布,拿到之後將它們運至品牌位於蘇黎世的倉庫裡。

先是在寬闊的桌面上裁小。然後便是清洗的步驟,通過工業清洗的洗衣機,專業清洗所有回收的卡車篷布。在那之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精細剪裁每一款包包。FREITAG有專門的包袋設計師處理剪裁及設計,設計師沒有任何限制,自由通過自己的審美去決定每款獨一無二的包包的色彩組合。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FREITAG清洗步驟,圖片由FREITAG提供

而如今,FREITAG位於蘇黎世的品牌旗艦店,便是在當年的同一條高速公路旁邊。爬上這個由多個回收集裝箱搭建而成的旗艦店,眼前便是1993時,兩兄弟從公寓窗戶向外望出的同樣的風景。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FREITAG位於蘇黎世的旗艦店,圖片由FREITAG提供

從舊布回收到環保潮牌

分享過程中,兩位創始人也十分慷慨地介紹了自己品牌建立的心得,並給出了16個貼士,在此也節選一部分收錄。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Find your PURPOSE

找到你的目標

一個品牌的目的絕對不侷限於商業。對於FREITAG來說,品牌的目標是為了都市中熱愛城市生活、熱愛騎行的人們,找到最適合他們的聰明的產品,以及為他們提供有效的循環經濟。而實際上,如今的世界也在漸漸朝著這樣循環、環保、共享的方向邁步著。

Write your MANIFEST

寫下你的品牌宣言

如果希望與大眾保持有效和有趣的溝通,僅僅有個一句話的品牌目標是不一定足夠的。如今的FREITAG有七大板塊的品牌宣言,亦歡迎關注者向他們分享自己所理解的FREITAG品牌宣言。

這些宣言的內容包括,提倡持久耐用的、可持續的產品;維修,維修的痕跡亦是美麗的;分享產品比單獨擁有更為可貴;應更願意為最終的結果而支付;停一停,緩一緩,你反而會獲得更多的時間……等等。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Stick to PRINCIPLES

堅持你的原則

每一個加入FREITAG團隊的員工,都會得到一個闡述FREITAG品牌原則的小冊子,其中有品牌不同的堅持以及提倡。這些原則不僅維持在內部,亦會與FREITAG的不同合作伙伴分享。

這些原則可以非常簡單明瞭地告訴與FREITAG相關的人,FREITAG是什麼樣的,而什麼不是FREITAG。兩位創始人亦提到,他們在每天的工作中,都堅持以這些原則來思考以及行動。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Create MOVEMENTS

創造行動

FREITAG有一個小小的創意,名為“這不是我的點子”。形式很簡單,品牌會邀請一小群人,大部分時間為設計師,來進行討論。這個討論並不關乎設計師在做什麼,也不關乎FREITAG在做什麼,而是關乎這些來賓到底對什麼感興趣。大家在餐巾上寫下自己的點子,正是一次資訊與靈感的交換。

從這個圓桌討論生髮出來的點子,有如項目“Pumpipumpe”——提倡大家在住所信箱上貼上各色元素的小貼紙,便是與鄰居分享自己想分享的事物。技術含量不高,卻非常有趣。

從MOVEMENTS的含義說開去,其實粉絲髮起的活動亦是其中一部分,許多FREITAG資深粉絲也會主動地分享自己的收藏與自己在其中的快樂經歷。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Stay AGILE

保持敏銳

這是關於如何運營一個有組織的、時刻保持敏銳度的團隊。“我們沒有為了一整年而設的固定的計劃,而是每半年,大家一塊兒辯論那些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項目,所以我們的計劃機制是不斷滾動的。”Daniel說道。

同時,團隊也會盡量將每個點子和項目具像化,將它們畫在便籤貼上並展示出來。如果能畫出來,也表示這個點子或者項目已經具有一定雛形了。

Do what you LIKE

做你喜歡的事情

對於好的項目,不同品牌總是有著不同的維度和座標去論證,但對於FREITAG來說,最好的項目並不僅僅在於影響力的最大化,亦包括可行性——團隊是否能夠在保持影響力的同時順利實現這個項目。但與此同時,FREITAG也在座標上加入了新的維度——有趣性。

“如果你很渴望做這個項目,或者你在其中感受到了樂趣,那成功的幾率也會大得多。”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兩位創始人分享過後的自由交流時間,FREITAG的粉絲與關注者們亦拋出了各種各樣深度而又有趣的問題,現場一問一答,好不熱鬧。在此亦節選精彩之一:

FREITAG的環保概念是其與其他品牌最與眾不同之處,那麼在這一點上,FREITAG是如何推廣普及環保回收的概念的呢?

“我們在蘇黎世的旗艦店,就是由回收的貨運集裝箱搭建而成的。這幫助了我們很多,因為當人們進入這個空間之後,他們發現原來回收集裝箱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店鋪,彷彿有了第二次生命。

“當然我們也贊同這是一個龐大的傳播和溝通議題,我們也在店鋪裡通過相關陳列來講述品牌背後的故事。同時,品牌也需要通過不同的維度來講述傳達,比如在網上,比如在銷售的時候。

“舉例來說,我們有一個細節——每一個包包都是裝在盒子裡,陳列在店鋪中。當一個包包賣出去之後,店鋪就會將這個盒子反過來,換一面來陳列,而那一面有一個彩色的卡車。因此銷售出去的包包越多,你就會看到越多的卡車以及高速公路。這也是在銷售的同時,向消費者傳遞信息的舉措,我們尋找的正是這樣的,講故事的微妙的時刻。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FREITAG的簽名也很特別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分享會後與聽眾合照

在此再次感謝

各位TOPYS與FREITAG關注者的參與

感謝FREITAG兩位創始人誠意滿滿的乾貨分享

感謝深圳華僑城舊天堂書店的場地提供

很快我們也會發布兩位創始人的獨家專訪

敬請期待哦

FREITAG:那些讲故事的微妙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