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吹哨报到”改革引领基层城乡治理迈步新阶段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启动以来,顺义区委认真学习贯彻改革精神,立足区域改革实践,按照“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汇聚条块合力、创新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以“大党建”引领吹哨改革蹄疾步稳、持续深入。

一、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

深化党建统领。区委按照“整体整齐,联系联动”的原则,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制定《顺义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工作方案》,细化为街镇治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多网融合体制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大党建”绩效体系改革五项专项改革,并纳入全区“大党建”闭环管理,将党建优势转换为基层治理优势,形成党建与吹哨改革“一盘棋”。累计召开深改组会议1次,改革办主任办公会15次,实地调研30余次。


北京市顺义区“吹哨报到”改革引领基层城乡治理迈步新阶段


部署“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工作,并开展处级干部培训

加大宣传动员。加大改革培训、宣传力度,将吹哨改革纳入全区处级、科级和一般公务员理论培训课程,在《人民网》《北京工作》《北京信息》等区级以上媒体上发表文章10余篇,在区级媒体开展吹哨改革系列报道,形成了领导重视、基层关注、群众期盼的浓厚工作氛围。


北京市顺义区“吹哨报到”改革引领基层城乡治理迈步新阶段


《北京日报》《北京工作》介绍顺义区“六步法”经验

强化党员带动。依托“党员E先锋”,扎实推进“双报到”工作,全区共有35996名党员到社区(村)报到。以“五个一”为目标,将在职党员编入“党员服务区”“志愿服务队”;创新“党员七日服务站”服务品牌,结合社区需求“量身定岗”,创建“1图9网7日”在职党员服务新模式;将每月最后一个周六确定为“月末清洁日”,各级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在职党员参加意愿日益高涨。

二、聚焦改革主线,突出试点先行

加快街镇治理体制改革。以全区成熟完善的“大党建”绩效考核为依托,街镇对被吹哨单位反向考核权重达到35%。将6个街道的机动经费由每年8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简化审批流程,确保财尽其用。精简社区各类事项375项,保留社区20类80项事项,严格执行工作清单依法准入、动态管理、监督检查机制。

深化综合执法平台建设。依托各街镇“网格化”指挥平台和“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以“五实八条”标准落实硬件配置,以“1+5+N”模式落实人员配备。先期试点的旺泉街道在综合执法中心成立临时党支部,天竺镇将综合执法中心组建、运转与“智慧天竺”有机结合,光明、石园、胜利街道成立区域性综合执法中心,强化统筹调度。街镇统筹能力不断强化,毗邻河北沿线各镇,联合区交通局、区交通支队、区环保局等部门,开展入境重型柴油车辆常态化联合检查。潮白河沿岸各镇,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水务局、区环保局等部门,集中“会诊”潮白河水质及盗采砂石问题。首都机场周边各镇,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区住建委、区环保局等部门,全面“问诊”辖区内散乱污、群租房和“三违”建设问题。


北京市顺义区“吹哨报到”改革引领基层城乡治理迈步新阶段


顺义区石园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和天竺镇综合执法中心

助力解决中心工作难点。聚焦“疏解整治促提升”和“蓝天保卫战”两项区级重点任务,牵头任务的发改委和环保局向职能部门和属地进行吹哨,按照“既考核履职过程,又考核完成情况”的原则,横向上,确定指标考核和过程考核指标,实行分类分级、全覆盖无死角考核,避免了部门缺位、标准缺失;纵向上,定期调度,按月考核,避免了任务落项、质量降低,以责任锁定、考核绑定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共治。梳理全区协管员3538人,围绕规范管理、范围界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加紧制定管理办法,在旺泉街道、仁和镇开展试点工作。推行街镇处级、科级干部担任街巷长,全区18个试点地区1346个街巷实现设置全覆盖。制定“小巷管家”招募培训、日常管理和激励评价制度,已招募小巷管家792人。

北京市顺义区“吹哨报到”改革引领基层城乡治理迈步新阶段

街巷长工作流程

三、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创新“两哨两考核”工作机制。以事项确定吹哨层级,创建“两哨两考核”工作机制,围绕简单问题吹“小哨”,由街镇执法力量进行治理。累计开展各类执法20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次,解决各类问题2万余件。围绕复杂问题吹“大哨”,确定60项重点任务纳入“大党建”绩效考核,区级层面进行统筹调度,其中16项已彻底解决,44项正有序推进。比如,后沙峪镇西白辛庄村长达七年的回迁安置房问题妥善解决,462户家庭、1504套房源顺利分配。首都机场海关进口仓库叉车集中充电消隐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间由7个月缩减至2个月。石园街道京东鑫顺源市场安全隐患突出、双丰街道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门口道路拥堵、仁和镇前进太平村拆迁安置迟缓、天竺镇薛大人庄村环境脏乱差等一大批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创新党建引领吹哨“六步法”。为强化街镇大哨问题的解决力度,创新党建引领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六步法,即:“哨前准备定任务、精准吹哨明职责、督促督导抓协调、协同履职求实效、重大问题及时报、监督考核强问责”,首尾联系,一体贯通,形成闭环式工作机制,将哨源问题具体化、清单化、责任化、链条化,确保各单位执行规范、落实到位。

创新党建绩效考核系统。将使用“六步法”解决的哨源问题纳入“大党建”绩效考核的即时考核指标,对分解任务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实现“痕迹化履职”;分别为属地和被吹哨部门制定“优良中差”等级标准,实现“精细化考核”;党建督导组、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纪委等多部门参与督促指导,实现“全链条推动”;对于得分为40分及以下的任务,严格督办、严肃追责,形成“常态化问责”。该方法已被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授予国家专利。

创新基层治理经验案例库。创新基层治理案例工作法,将一批典型案例,纳入基层治理经验案例库,进行梳理提炼,实现“解剖一个案例、解决一类问题、形成一套机制”。目前,各单位共上报经验案例85个,精选41个形成专业化案例库。这些成功经验,为今后顺义解决同类型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示范样板,也为首都基层治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