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投名狀:一位開明人士之死

1911年11月27日晚,率軍在四川資州(今四川資中縣)進退兩難的端方,被手下的士兵亂刀砍死,此時,距離辛亥革命爆發,已經過去了58天。

端方的腦袋被士兵們割下來,裝到密封的煤油桶中,送到了武昌,那裡正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

革命畢竟不是請客吃法,端方的腦袋就這樣,成為士兵們投靠革命最好的投名狀。

端方此次四川之行,是為了鎮壓保路運動的。

在一個多月前,作為欽差大臣,統帥湖北新軍入川的端方,還趾高氣昂地通過了重慶的的朝天門。僅僅一個多月,端方就人頭落地,這不得不讓人感慨,時局變幻之快。

說起來,端方死得確實有些冤。

革命的投名狀:一位開明人士之死

與那些頑固不化的旗人不同,端方在晚清的旗人中算是既開明又有才幹的了。他21歲就考中了舉人,參與過戊戌變法,在1905年到1906年,他還出訪日本及歐美國家,考察國外政體。

回國後,就向慈禧太后建議,向日本學習,制定憲法,實行君主立憲。

不僅如此,端方還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省級圖書館、第一個幼兒園,也因此,他成為那時政壇上有名的開明人士。

此後,作為開明人士,端方就得到了清廷的重用,從湖廣總督,一直做到了直隸總督,成為首席疆臣,也因此成為大清政壇最耀眼的新星。

當然,人要是太開明瞭,未見得是好事。

在1909年慈禧太后出殯那天,作為直隸總督的端方,安排了攝影師拍照,結果,被政敵們抓住了辮子,最終,清廷以拍照驚擾太后為由,革除了端方所有的職務。

作為支持君憲的開明人士,端方僅僅因為一臺照相機,就被拉下了馬,對於制定《憲法大綱》才滿一年的清廷,無疑也是一種諷刺。

1911年,清廷推行鐵路國有政策,端方又被重新啟用,督辦川漢、粵漢鐵路的國有事宜。作為端方的親家,洹上垂釣的袁世凱好心給他寫了封信,提醒他要穩紮穩打,切勿操之過急。

革命的投名狀:一位開明人士之死

1906年端方訪問美國

不得不說,袁世凱確實是政治上的老手,他深知,像端方這樣被組織重新啟用的幹部,懷著感激涕零的心,肯定會急於表現的,所以,袁世凱怕端方惹出事來。

只是端方完全把袁世凱的話當耳旁風。

不僅端方,包括盛宣懷,都是被重新啟用的幹部,於是,他們也就既急切又強硬地推行國有政策。結果,引發了四川的保路運動。更加糟糕的是,四川總督趙爾豐居然下令開槍,最終引發了民變。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端方被朝廷任命為欽差大臣、代理四川總督,從武昌率領湖北新軍去四川鎮壓。

他的運氣也確實糟透了,在1911年10月10日,他剛入川時,武昌起義爆發,此後南方各省相繼宣佈脫離清廷獨立,大清已經大勢已去。

而對於端方來說,為保住自己,最佳方案是佔據成都,宣佈四川獨立,再坐望局勢的發展。

只是,在成都的趙爾豐,也看明白了這步棋,他搶在端方到來之前,宣佈四川獨立,並拒絕端方率軍進入成都。

就這樣,端方陷入了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境地。

革命的投名狀:一位開明人士之死

端方

當然,對於士兵們來說,還有選擇的道路,比如投靠革命。

而作為到四川鎮壓革命的反動武裝中的一員,去投靠革命,最好是遞上投名狀,於是,士兵們就開始打量起端方的腦袋來。

這也是端方最冤枉的地方,他待士兵真的不薄,從不克扣糧餉,從不打罵不說,士兵生病了,他還親自端湯送水。

所以,在11月27日晚上,端方被譁變的士兵從臥室裡揪出來後,就痛斥士兵們忘恩負義。

結果士兵們回道:你對我們好,是小義,我們要參加革命,這可是大義。

眼見大勢已去,端方也就徹底沒了威風,乞求士兵們不要殺他。士兵們說,你是旗人,我們是漢人,當然要殺你。於是,端方就被亂刀砍死了。

而他的腦袋在一個多月後,被送到了革命聖地武昌,示眾數日,圍觀者眾。

這種大仇得報的處理方式,是因為端方在1907年,曾凌遲處死了革命黨人徐錫麟。

革命黨人都是記仇的,這種近似同態復仇的血腥,也正是革命所需要的震懾。

而與革命黨人理念十分接近的開明人士端方,只不過很不湊巧地成為了革命的犧牲品,而端方,又只不過是在各種革命中,無數犧牲品中略微不普通的一員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