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滑鐵盧到韓信,聊聊《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

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說完了《兵形篇》,個人總結歸納為:讓自己處於不可戰勝之地,然後等待一舉擊潰敵人的時機。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結合中外的兩個戰例來聊聊《兵勢篇》。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節選《孫子兵法·兵勢篇》

從滑鐵盧到韓信,聊聊《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

1、以正合,以奇勝。什麼是“正”,什麼是“偶”?

這裡的“正”,指的是正兵,也就是展現在敵人眼前的實力,引申為讓對方看得到的東西。“奇”的解釋目前主流看法有兩種,一是奇怪的“奇”,如果這樣理解,那麼奇可以解釋為奇謀詭計。但是《孫子兵法》並不是一個推崇奇謀詭計的兵書,孫子主張的還是以多勝少這種保證勝率的打法,所以“奇”的另一種解釋是奇偶的“奇”,那麼“奇”就可以理解為奇兵,一支多餘的預備隊。

不看那些文人墨客的註解,畢竟他們不帶兵、不打仗,解釋錯了也沒關係,看三國時期的軍事大家曹操對這段話的註釋:“先出合戰為正,後出為奇”,從這段話裡可以看出正奇分別對應先後,也就是先進攻的是正兵,後出的治敵制勝的預備隊是奇兵,那麼奇應該是奇偶的奇。

從滑鐵盧到韓信,聊聊《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

其實,如果大家真的想做成一件事情,靠妙法奇招的成功率遠低於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如果你還留有後手,也就是“奇”,那就更無後顧之憂了。在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中也有描寫:“雙方留下的預備隊的對比,往往是最後決定勝負的主要根據。一個主帥如果看到對方在預備隊的對比上佔有決定性優勢,那麼他就要下決心退卻。”

2、拿破崙的滑鐵盧,格魯希的一分鐘

拿破崙•波拿巴,一個內心瘋狂又具有卓越天才的野心家、政治家、軍事家,一手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頒佈前無古人的《拿破崙法典》,五次打敗反法同盟,並建立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司湯達評論他:經過多個實際之後,凱撒和亞歷山大終於後繼有人。丘吉爾認為:世界上沒有人比拿破崙更偉大。恩格斯更加看重他的政治才能:將他的法典帶到被他征服的國家裡,這個法典比歷來的法典都要優越的多,他原則上承認平等。

從滑鐵盧到韓信,聊聊《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偉人,在一場關鍵的戰鬥中,因為“奇”兵的失誤而最終落敗。拿破侖有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也是這樣乾的,從一個落魄貴族到讓普、奧、意都俯首稱臣。他的最後一站是滑鐵盧之戰,也就是他與反法同盟的第七次會戰。但其實在1813年的反法戰爭中,他已經遭遇了畢生最大的戰場失敗,在次年就被流放了。但英雄終究是英雄,他從牢籠中掙脫出來,發出了獅子般的吼叫,讓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封建勢力瑟瑟發抖。1815年拿破崙回到巴黎,很快就聚集了一幫效忠於他的人,他重新執政。當然,在另外一邊,第七次反法同盟也很快達成出兵協議,由英國元帥威靈頓指揮,英軍作為主攻先鋒,普魯士軍隊為增援,也就是“奇”兵,另外,俄國怕前面兩位搞不定拿破崙,也派了一支軍隊緩緩而來。

拿破崙知道,不能讓這幫傢伙聚集到一起,他的兵力也只能讓他採取逐個擊破的戰法。他首先瞄準了普魯士軍隊,普魯士的統帥呂歇爾也不傻,知道自己一個人打不過拿破崙,早早就敗退了,但他也不是個膿包,雖然敗了,但軍隊的戰鬥力還在。但拿破崙知道,他不能休息,必須儘快擊敗他們的主力,威靈頓的英軍。為了阻止對方“奇”兵普魯士軍隊的出現,他派了自己老實本分的手下格魯希去追擊普魯士軍隊,也許是天意,這個格魯希就充當了拿破崙的“奇”兵,當他聽到滑鐵盧的炮聲時,他考慮的一分鐘後,竟然選擇執行原先的命令,這是他一貫的風格。就在拿破崙和威靈頓都瀕於崩潰的時候,普魯士軍隊先一步抵達戰場,威靈頓統帥的聯軍憑藉這股“奇”兵最終擊敗拿破崙。

從滑鐵盧到韓信,聊聊《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

3、“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之間的轉換無窮無盡。

奇正之間可以相互轉換,正兵也可以變成奇兵,奇兵也可以變成正兵,反覆循環迭代,有無窮無盡種變化,有點像道家的陰陽變化,這在戰術上叫分兵戰法。就是在戰鬥中將兵力分散,分別去執行不同的戰鬥目標,這些不同的小目標的合力就是整場戰爭的勝利。不論你有幾十萬大軍,還是隻有幾個人,都要兵分幾路,相互照應,彼此配合實現最大概率取得最後勝利。如果做股票的朋友就深有體會,往往要同時佈局幾支股票,而且必定會留有一些倉位,也就是奇。資金在各個股票中不斷流動,倉位也在不斷變化,有時預留資金會上場,有時場上資金會轉為預留資金,也是這個道理。

從滑鐵盧到韓信,聊聊《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

4、“背水一戰”背後的分兵戰法

公元前204,也就是漢高祖三年,韓信以三萬兵力在井陘打敗趙國的二十萬兵馬,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趙軍主帥陳餘有點輕敵,沒有分兵。而韓信在離戰場還有三十里的時候就分兵,分出了兩千奇兵。

然後,韓信先派出一萬兵馬在河邊背水紮營,所有將士都知道退無可退只能拼命一戰,所以才有成語背水一戰。趙軍再次輕敵,認為二十萬兵馬只要一衝,那麼韓信就要到河裡餵魚了。但這一萬兵馬其實也是奇兵。現階段的正兵是韓信親自帶領的一萬精兵,這一萬兵馬直接上去與趙軍開戰,結果被趙軍打敗,敗退的非常狼狽,戰旗、戰鼓什麼好東西丟的到處都是。趙軍就來撿這些東西,而且連收營的預備隊都一起出來撿戰利品。

此時,韓信已經退到背水列陣的部隊裡,兩股部隊立刻合二為一,補充的新鮮血液,再次組合正兵。而趙軍的士兵們為了獲得豐厚的獎賞,全部都出了營寨,陳餘手上的牌一次就出完了。而韓信還有一張二千人的“奇”牌沒有打。

從滑鐵盧到韓信,聊聊《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

最後,到了半夜,漢軍的兩千兵馬奇襲趙軍大本營,將所有的趙軍旗幟全部換成漢軍旗幟。到趙軍連夜趕回來,看到自己的營寨上面飄蕩的是敵人的旗幟時,夜裡就慌了。陳餘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營寨裡,他趕緊下令奪營。這時,韓信就率領之前的兵馬在趙軍後面猛打,趙軍前後兩面應敵,指揮混亂,士兵心理一瞬間就崩潰了。韓信也因此活捉趙王,滅了趙國。

從滑鐵盧到韓信,聊聊《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

5、一點啟發,打造第二能力圈

那麼“以正和,以奇勝”對我們個人發展有什麼啟發呢。其實,我們現在身處於不斷變化的世界,行業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有時候我們只靠一項能力已經很難持續發展下去。所以,有必要打造第二能力圈,在抓住主營能力的時候,積極拓展修煉自己的“奇”,正奇互變,這樣才更有可能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